浅析石屏县农民增收的难点与对策

2016-05-14 19:17杨丽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本情况农民增收对策

杨丽华

摘 要:石屏县第八次党代会提出2016年总体达到小康,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能否尽快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近几年来石屏农产品价格下跌的现状,分析农民收入下降的原因,指出农民增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农民增收;基本情况;原因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6-0026-0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确立的奋斗目标。石屏县第八次党代会提出2016年总体达到小康,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红河州的一个农业大县,8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应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收入。能否尽快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只有让广大农民,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农民都富裕起来,惠及全县各阶层人民的小康社会才有可能建成。

一、石屏县农村基本情况

石屏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中游北岸,国土面积3 389平方公里,总人口294 438人。辖7镇两乡141个村委会1 066个自然村。农业人口225 840人,占总人口的86%,人均耕地0.87亩。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4.3亿元,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34%;农村经济总收入18.6亿元;乡镇企业11 758个,总收入1.9亿元,从业人员32 173人;粮食总产7.2万吨,农民人均有粮319千克;蔬菜14.7万吨,水果1.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 719元。

二、石屏县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石屏县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还未显现

经济规律要求市场供求关系必须处于基本平衡,而供求关系的平衡,不仅是总量上的平衡,还包括结构上的平衡。石屏县农产品价格下降,原因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引起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价格下降。这是因为:一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过大,其他经济作物则较小。长期以来,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量种植粮食作物。2010年粮食总产10.3万吨,达历史最高水平,粮食供给出现饱和。二是种植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从“吃得饱”转向追求营养,健康,安全环保,对农产品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由于没有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而适时调整种植结构,仍按原来的品种和规模进行生产,致使农产品出现结构性相对过剩。三是自国家对烤烟实行“双控”“双降”政策,烤烟的收购价大幅下跌,烟农的收入随之大减。

(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强弱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成正比。自农村实行土地承包政策以来,石屏县的农民生产经营活动一直以户为单位,处于“户自为战”的分散经营状态,在经营上必须承担很大的风险。一方面,处于分散经营状态下的农民,面对充满风险的市场只能凭经验,凭感觉,有时纯粹想当然地做出相关的经营决定,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结果往往是投入颇多,收益甚微。另一方面,由于农户经营协调性差,组织化程度极低,粗放经营管理,更不易实行标准化管理,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形成品牌,价格不易上升。

(三)市场信息不灵,难以做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

农户单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还存在着市场信息不灵的问题,不能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及其发展趋势来安排生产。一是由于农民受自身文化素质所限,很难搜集到适合其需要的信息,即使面对许多市场供求信息,他们也难做出较准确的判断,因而不能根据市场信息进行生产。二是由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少,速度慢,即使得到有关信息,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很难做到及时调整,结果往往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量大,导致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大幅降低,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三是由于信息不灵,产品不能运到需求量大的市场,被中间商低价收购,蒙受损失,存在着“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

(四)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只是小学毕业,受初中以上教育的只占极少部分,由于文化素质偏低,面对新的农业技术显得无所适从,表现为:一是很难选择到适用且市场需求空间大的新品种进行生产。二是即便选择了,也难以熟练掌握相关的管理技术,只能是粗放管理,所生产出的产品无论是质量、包装还是安全环保等方面,均达不到国家相关标准,产品难以进入市场,只能进行低价贱卖。三是难以搜集和判断市场供求信息,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安排生产,造成产品的真趋同性,影响价格。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举措

(一)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

首先,按照“新型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强县,文化旅游大县”的建设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巩固已取得成绩。在山区、半山区坡地重点布局种植10万亩万寿菊;在交通方便的坝区水浇地,布局种植10万亩公无害蔬菜;在公路沿线两边,布局种植10万亩优质甜橙。其次,各乡镇要围绕“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原则,把本乡独具特色的优质水果、干果、药材、蔬菜等产业发展起来,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做大做强这些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力争打入省外市场甚至国际市场。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最可行的方式,它集产供销于一体,把农业生产,农用生产资料的提供,技术措施的采用以及农产品加工、保鲜、贮运和销售环节统一起来,延长产业链;它解决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把资源、人才、技术和资金集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规模优势,借助群体力量,拓展市场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目前主要可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如和源有限责任公司、红河州绿色天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石屏宏弦食品厂共组织1万多农民种植白菜、辣椒、番茄、萝卜、西兰花等无公害蔬菜,并负责收购外销。又如豆地湾村委会,引导78户外出承包土地2 200亩,种植蔬菜、水果,发展订单农业,并成立3 105人组成的果蔬研究会,带领农民闯市场;马鞍山村蔬菜贩运老板投资78万元,建起冷库,加工冷冻蔬菜销往广东、上海、杭州等地,每年销量在6 000吨以上,实现利润200万元;引进外资新建农贸市场、食品罐头厂、保鲜塑料织袋厂,以上几项,解决了本村富余劳动力800多人的就业问题。

(三)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实践证明,在收入分配领域,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人收入也越高。为此,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改变其就业和收入状况。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使因贫困而失学或辍学的中小学生得以完成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石屏县农村基础教育现状是绝大部分农民子弟在完成基础教育后,难以升到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而是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力大军之中。针对这一现状,应考虑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使农村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学到一些职业技能,为其日后求职打下一定基础。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切实需要,以调整产业结构为契机,开展相应产业所需的技术培训。

(四)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能否规避风险,应对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农民能否及时、准确、充分地掌握农业信息,安排农业生产。因此,应从“信息兴农”的高度,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全面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覆盖全县,纵横贯通的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高效的农业信息传输网络。一是要构建以农业部门为中心,连接各乡(镇)农科站信息平台和农业信息传输网络,并实现全县农村信息网站联网运行和联网发布。二是充分利用农技推广体系及其技术力量。将信息体系建设与基层农经站、农技推广站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农技推广体系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节约信息网络的建设成本,还能促使传统农技推广体系转变职能,更新力量,焕发新的活力,实现信息工作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紧密结合。三是辅助龙头企业建立农产品供求信息站,政府企业一起上,全面推进石屏县农业信息化发展,为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服务。

总之,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石屏县22万多农民随石屏县经济的发展,尽快富裕起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高农民增收的幅度。只有实现农民的小康,才能真正地实现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 佘猛.石屏农业产业概览[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4.

[2] 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D].北京: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2.

[3] 何忠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中国农民网,2011-07-18.

[4] 朱方长,陈艳芬.农民的未来小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9).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基本情况农民增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解析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云南省首次接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患者基本情况分析
关于县级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