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洋洋
[摘要]
结合实践,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探析,认为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首先要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其中心思想就是“适中”, 一、在家庭消费上要坚持“适中”原则,二、在期望水平上要坚持“适中”原则,三、关爱程度上的“适中”原则。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适中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105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社会栋梁之材,是所有父母的心愿。特别是在今天竞争残酷的环境下,绝大多数的家长,在衣食住行方面都是倾其所能的满足子女的欲望,“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见一斑,但是这些美好的期望又往往会像肥皂泡般破灭,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思想本位,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教育子女的思想观念包括养育观、人才观、学习观、消费观。若家长在育人理念上与社会现实太过离谱,就会导致在教育孩子时,在言语行为上造成失误,更有甚者,发生严重伤害孩子的事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就谈不上什么效果了。我在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主要就是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中心思想就是“适中”。
一、 在家庭消费上要坚持“适中”原则。
家庭消费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着父母对孩子教育功效的正常发挥,孩子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如果很少得到物质的保障,一学期下来,连一本课外书都没得购买,同时孩子在身体和心理发育时期也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这必将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习成绩的稳步上升;无节制的消费又会让孩子觉得优越无比,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性,行动上显得懒洋洋,娇滴滴,学习上没目标,没动力,内心也柔弱易挫,这必将导致孩子们在人生道路上易走弯路,对人生观、学习观、价值观容易产生误判,使其德,智,体,美,劳得不到均衡发展。班里的韦小姣家庭条件较好,因而她的行为举止时常会流露出骄傲、得意之色,如有一次学校庆祝教学楼落成,分发一些糖果,她竟然不屑一顾地扔在地上,为此,我在班上进行教育工作,再到她家去与其家长进行沟通,提醒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在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并积极配合教育后,该生待人谦和了许多,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从这一学生的事例中,我得出一点感想:富裕优越的家庭,要重视对孩子勤俭节约方面的教育,不可挥霍无度,适可而止。当然,家庭贫穷也不要过于抠门,在学习上,生活上也要尽量地满足孩子的正当需求,同时也要教育好子女,不可有攀比之心,尽力达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二、 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应保持“适中”原则。
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值,一样也要坚守“适中”的原则,如果不看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去追寻高水平的期望值可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教育悲剧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发生过,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长时间地处于高强度的状态,很容易变得焦躁不安,彷徨无助,精神状态极差。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之心的面貌也就荡然无存了,出现的只会是顽劣、叛逆的个性。所以,我经常对家长说,要破除狭隘的人才论,要根据孩子自身的成长条件和个性特点,制订适合他们的成长计划,那么效果就会更好。本班张小华同学的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儿子读大学,他跟我说,他天天都提醒儿子一定要考上大学。我注意到他的儿子性格过于木讷,不爱说话,太老成持重,而且成绩也很难提高,因而我跟这位家长说,应适当地给孩子减压,不要让他的神经整天都绷得紧紧的,给孩子一个适中的自由空间,培养孩子不能太急功近利。通过谈话,这位家长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念头并逐渐放松了心态,孩子慢慢变得活泼,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
三、 对孩子的爱要坚持“适中”原则
对孩子的爱,如果方式方法不恰当,就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无论是学习方面的关注,还是在生活方面的关怀爱护都是一样,学习方面,如果家长指手画脚,干扰无度,要求过高,就容易毁灭孩子明确的学习目标,漫无目的地购买学习资料,强迫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做父母的认为是关爱有加了,但孩子会误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情,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原动力,降低学习效率。对孩子要求过低也不行,太容易完成任务,不用努力,也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需要做的,是尽可能地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适时提示,当学习遇到困惑时适度地激励孩子查找原因,适时地改进。当孩子遭遇失败时给予的只是鼓励再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生活方面的溺爱往往造成亲子之间矛盾突出,关系紧张。因而,我总是想让家长清楚,对孩子的关爱应当是理性的、适度有加,既不过分溺爱,也不是放纵自流,不闻不问,对孩子的爱,应是张弛有度。正如马卡连柯要求家长对爱的程度中写道:“正如空气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分量的。”只有如此,父母的关爱才能达到教育的预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