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伴"让我们更好地远行

2016-05-14 00:42李芳
培训 2016年6期
关键词:品牌化体系人才

李芳

本来以为与年会仅有半日的缘分,但是,幸好有“培伴”这神一样的存在,让我没有完全错过今年的盛会。

初遇《培训》杂志,到现在已经有六个年头了,而真正参加年会却是今年头一遭。年会前,我早已通过微信群、朋友圈了解到了各种信息。年会还没开始,那热腾腾的气息已扑面而来。

我怀着期待又新奇的心情,一遍又一遍阅读着年会的日程安排。十二个主题,每一个都是我们在培训工作中绕不过的环节,每一个都是我不想错过的“大餐”。可是分身乏术,我只能选择最感兴趣、工作中最迫切需要了解的主题——培训体系与学习项目设计。

遗憾离场

为了保证能够全程参会,我提前安排好了自己的工作,并协调好其他参会同事的任务。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只参加了半天的开幕式,甚至连鲍勃·派克(BobPike)先生的演讲都没有听完,就匆匆赶回单位处理一些突发又必须处理的工作。

短短一个上午,我已经能够感受到盛会的强劲冲击,朱主编关于培训行业未来五大趋势的思考、胡博士对于培训行业的十大疑惑的分析,都让人感觉到创新这一时代要求对于培训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当时心里的遗憾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本来以为与年会仅有半日的缘分,但是,幸好有“培伴”这神一样的存在,让我没有完全错过今年的盛会。在之前的开幕式上,当主持人强势推出“培伴是什么”时,全场笑声一片,有说广告词的,有说主持人台词的,而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对着显示屏上美丽的五角花瓣进行了扫描。就是这个动作让我在接下来的两天内,同步聆听了我所关心的主题演讲,这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直播相伴

处理工作之余,我在“培伴”直播的相伴下,听到了崔连斌、闫吉伦、章森等行业“大拿”在“培训体系与学习项目设计”方面的深度分享。崔连斌先生的“基于战略目标的关键人才发展项目设计”从战略目标的高度,定位了人才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了发展路径中涉及到的学习模式、学习系统、课程开发、内训师管理、培训评估等一整套体系建设的观点。

随后,闫吉伦先生在演讲中总结,《培训》杂志对于演讲主题是有思考有设计、有逻辑顺序的,崔博士从体系建设的高度给出了人才发展路径的理论和模式,而他就以品牌化运作实例来说明人才发展路径的模式。

确实,听完一天半的主题演讲,发现“培训体系与学习项目设计”专场以崔连斌先生的人才发展战略设计总领话题开篇,接下来包括培训项目品牌化运作的实例、学习地图描绘、内训师团队的建设和培养、课程设计技术、学习项目设计方法等。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有战略目标构建,有方法论解读,有案例模板示例,既各有特色,又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学习之后,我确有眼界大开、脑洞大开的感觉。我没有想到培训项目的营销能做到环环相扣,学习项目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而更具有生命力,内训师居然有那么细致的维度和能力项可以衡量,微课的开发和制作竞然可以现场演示——也没有想到即使有网络与技术,我还是未能免除无法参与现场互动的遗憾。

获得专业成长

虽然每位嘉宾的分享都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他们有思考有激情,有深度也有热度。这些纯度极高的浓缩精华为我今后的思考指明了方向,甚至可以在工作中结合自己的实际将一些精华直接加以运用。比如我们今年在重点培训项目(支局长培训等)方面,就可以借鉴品牌化运作的方法,从项目名称确定开始,进而在课程设计、氛围营造、学习过程、转化跟踪、成果展示等步骤中,以塑造培训品牌的标准来开展一系列工作,力争把一些优秀的经验化作实际操作的养分。此外,关于内训师的7个维度和28个能力项的标准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可以用于内训师选拔和培训过程。

直播结束,我深觉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培伴”仿佛能体察到“小伙伴”们学习的渴望,贴心地在直播之后提供了专门的资料下载专区。嘉宾们的无私分享让我们可以无数次重温那些精彩的内容。今年的年会,因为有了“培伴”这个好伙伴,我虽然不在现场,但是也几乎拥有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

实际上,年会的故事只是我和《培训》故事中的一部分。六年《培训》的“培”与“伴”,让我逐渐摆脱了培训“小白”的状态,并且始终保持职业的敏感度和工作的进取性。近两年,我也把她推荐给了更年轻的培训师团队,让他们也开阔眼界、汲取养分,不断获得成长。《培训》以其对培训的职业化考量和专业化思考,为培训人搭建了自我培训和学习的平台,如今她又衍生出美丽的五角花瓣,将陪伴我们扬帆远行。

猜你喜欢
品牌化体系人才
探索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的“大兴路径”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分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毛遂自荐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为国家选人才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