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车在河床上颠簸前行,靠参照物来判断方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海主任两眼一直环视着前方。走到野骆驼可能出现的地方,总是要下车用望远镜四处张望。凡是遇到大片生长有骆驼刺、芦苇等沙生野草的区域,我们都要让车停下来,熄火,静静地等待观察,因为这些地方是野骆驼进食的地方。这些动物反应十分敏捷,一遇风吹草动,还没等你发现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一
2015年6月,我们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出来,没有按原路从疆内返回,而是直奔新疆、青海、甘肃交界的库木塔格沙漠拍摄野骆驼。车一路向东,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顺着简易矿山公路到了老茫崖又调头朝北。
第一次来到柴达木盆地的纵深,对车窗外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尽管景色单调,却没有一丝的困意。公路两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荒漠戈壁,因为是高原,没有太高的灌木,只能看见一些低矮的植被。
路过冷湖镇,找了一家面馆吃中午饭。点菜时看见菜单上印制有冷湖雅丹地貌的图片,非常漂亮。菜单上的图片是老板自己拍的,他大学毕业在这里一个矿山就业,就留在了这里开了这家店。
下午4时,翻越当金山,从省道并入215国道,进入甘肃省境内。这是我熟悉的路,2003年从西藏返回新疆时,道路的路况还很糟糕,如今已经是双向高速公路。天刚亮,我们就赶到了甘肃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甘肃省安南坝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海拉尔主任热情接待了我们,并表示明天由他亲自带领我们进入保护区。
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西部,阿尔金山北麓,库木塔格沙漠南缘,北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邻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靠青海省。地理坐标介于东经92°20′~93°19′,北纬39°02′~39°47′之间。总面积为396 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128 5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4%;缓冲区120 5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5%;实验区147 00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7.1%。野骆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至今能拍到它的人并不多,是我多年的梦想。第二天,天蒙蒙亮,海主任就抱着他600定焦的相机设备等在宾馆门口了。一路上,我不停地询问有关野骆驼的情况,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从地域情况、保护区建设到野骆驼的种群、习性都如数家珍。
目前全世界有4个野骆驼分布区,共有不到1 000峰野骆驼。其中,大约500峰分布在我国新疆的罗布泊地区、阿尔金山北麓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的自然保护区。安南坝是我国野骆驼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他野生动植物物种也很丰富,共有高等植物24科68属116种,脊椎动物17目41科120种,其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一级7种、二级2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4种、附录二的17种;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43种。保护区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保存地和避难所,保护这些物种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安南坝保护区内有乌什喀特、安南坝、多坝沟、冬格列克4个保护站,胡杨泉、斯班泉等小型引水工程。
二
来到保护区安南坝保护站,小巴等4名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在保护区匆匆吃了早饭,便进入野骆驼栖息地的库木塔格沙漠。进入这片区域就没有路了,车在河床上颠簸前行,靠参照物来判断方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海主任两眼一直环视着前方,虽然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可野骆驼每天的行踪并不掌握。走到野骆驼可能出现的地方,海主任总是要下车用望远镜四处张望。他说,这也要靠运气,有时常规巡查野骆驼就在眼前不远的地方,有时专门来拍它却不见踪影。每当发现粪便,海主任都要下车捡起来闻一闻,用手掰开看一下,查看四周散乱的蹄印。他说,从粪便的形状、足迹推断,应该是当天早上,或者前一天夜里留下的。我们兴奋不已,说话的声音都小了,生怕惊动了附近的精灵。凡是遇到大片生长有骆驼刺、芦苇等沙生野草的区域,海主任都要让车停下来,熄火,静静地等待观察,因为这些地方是野骆驼进食的地方。这些动物反应十分敏捷,一遇风吹草动,还没等你发现就跑得无影无踪,一般发现它都是在它的下风口,只有这样才能接近它。
在保护区,我们一直绕着一座山走,海主任说,这座山叫大红山,位于保护区中心,是保护区内唯一一座高山,我们今天的路线就是绕着山转一圈,大概有100多公里。每个保护站都有划定的巡逻区域,工作人员每15天轮换一次。茫茫戈壁中,沙尘暴是常有的事,巡逻遇到恶劣天气分辨不出方向时,山是最好的参照物。
车在一块纪念石碑前停了下来,上前一看,是2007年中国首次库木塔格沙漠综合考察组为深切怀念朱震达先生而建,真是一块不朽的丰碑。正是那次对土壤、植被、动物、气候的全面考察,为建立罗布泊库木塔格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奠定了基础。海主任谈起他认识的英国学者、野骆驼专家约翰·海尔先生的故事。他先后陪约翰·海尔5次进保护区考察,七八十岁的海尔先生每次都是骑骆驼考察,有一次在胡杨泉,天上下着大雪,他和考察队员们一起在野外风餐露宿几天,靠执著终于等到野骆驼露面,他的耐心和奉献精神让人感动。也让我想起新疆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家冯刚拍摄野骆驼的经历,为了拍摄野骆驼,在罗布泊野骆驼经常喝水的水塘边挖了一个掩体,自己在掩体里住了一个月,克服了孤独和寂寞,也同样令人感动。
三
阳光高照,大地上没有一片阴影,干涸的河床,光秃秃的山峦,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我们停下车匆匆吃了点东西,所有人的眼睛都在注视周围的一切,就连鸟儿也没放过。等待再等待,也没有野骆驼的踪影。
车行进在河床的乱石滩上,车轮高一下低一下的,车里的人也跟着节奏摇晃,驾驶人员全神贯注地开着车,其余的人也聚精会神地盯着窗外,不放过任何一个活动的东西。路途中不时有黄羊从红柳丛中窜出,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注视着我们这群不速之客。中午时分,从山体的走势判断,我们已经转到了山的另一面。沿着一条峡谷进到野骆驼最容易出没的胡杨泉,海主任说,一次他们巡逻到这里,偶然发现一群狼正在围攻一峰母骆驼和刚出生不久的小骆驼,幸好他们到得及时才救了小骆驼一命,不然小骆驼就成了狼群的盘中餐了,回去在保护站饲养基地就可以见到收养的小骆驼。
野骆驼如果在这里生活,不仅要吃骆驼草,还得有水喝,我们决定下一站到斯班泉碰一碰运气。
在斯班泉,我们见到了人工挖掘的水池,这是一个从山里水源地靠埋设地下水管引入这里的5米见方的水塘。海主任在水塘周边仔细查看,没有发现新的蹄印,断定近几天没有野骆驼来水塘饮水。希望又一次破灭。
回到安南坝保护站,太阳已经西落,晚霞映红了周围的山体,也映红了保护站小巴等几个工作人员的脸,保护站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的映衬下更加火红,让我感受到一种神圣、一种留恋。结束了环绕保护区100多公里的行程,没有惊喜,但让我们领略了保护区的大漠风光。一天的奔波和劳顿,虽然辛苦,却真正让我们体验了一把在这里工作的艰苦。人的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平淡中度过的,平凡的工作岗位,平凡中的坚守,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却活出真实的自我。
在保护区旁边的野生动物救助站,我们见到了梦寐以求的野骆驼,几峰救助的小骆驼悠闲地在吃草,经过人工喂养已经不是那么怕人了,也终于圆了我的野骆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