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玄歌
我家有一堵郁闷的墙。
它隔音效果很差,几乎不过滤任何声音,对所有谩骂和赞美照单全收。在各种杂音中,我找到一长串火药。火药来自于我颇不对头的对门,但导火索却在我手里。
事情起源于一部电影——《菊次郎的夏天》,一部以温情著称的电影。那日电影频道播放着这部老片,我看着穿着背带裤的大人越来越像个孩子。可正当看到悬念揭晓处,对门的小钢琴家手指开始在琴键上蹦极。我撇了撇嘴,被迫从那夏日的青石板中抽出身来。当电视上的人儿眼波正润时,对门又用手溜出一气滑音,似将我从雪山之巅推下,重音此起彼伏。我立着眉,抚平手臂上的鸡皮疙瘩。“那一定是一个有一双黝黑的手,眼光狡猾的人。”我愤愤地想着,把沙发拧成一团,握紧。我抬眼望向窗边的古筝,决心以后在对门看电影时也给他这么一击,让他不得安生。
四级、六级……两人的琴谱都不断来回翻页,时隔三年,对面的少年钢琴家竟然又弹起了那让我仿佛置身于雪山的曲子。他有些生疏地弹着,如细碎的呻吟。我停下手中的笔,猛地缠上指甲,气冲冲地弹起古筝,气焰如少年将军带着千军万马奋勇杀敌,胡乱拨了一通,却只打在棉花上。我起身,贴墙而立,听那呻吟声变低成长长的悲鸣,我蓦地心里抽动一下,觉得那或许是双白净的手,穿着白衬衣的女孩腰杆挺得笔直,鼻尖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眉头紧锁,眼睛紧闭,只有嘴角有上扬的弧度。
突然而来的重音像一块石头被丢进了湖里,对门仿佛在我心中打着水漂玩,不等最后一个涟漪消去,我便将全身的重力压在贴着墙的耳朵上。高音猛地变低,仿佛一把大刀拦腰砍断雪山,我整个人被埋在雪山中,像个雪球似的直线摔在琴键上,弹起又落下。忽然,雪崩瓦解,声音断了。
我快步走到门口,把自己摔出门去,敲开对门,想要个解释。
开门的是对面的少女钢琴家。
对门的少女穿着带有油渍的衣服,裤脚挽得高高的,头发被她自己挠成一团,显然是苦恼许久。我猛低下头,不敢看她,责怪张口就变成了期期艾艾的鼓励。她没有说话,坐回钢琴凳上。
琴音开始,有些遥远的真实。时间似乎也交叠在一起,我从雪山上狼狈地滚到向日葵花田中,我拨开几簇叶子,只见一对穿着黑西裤的腿极慢地向前走着,另一对穿着背带裤的腿向后蹦去……夏日的蝉鸣响着,似乎在为这温情伴奏。
少女蓦地看向我,阳光照在她脸上,眼睛里神采奕奕,逆光中的她狡猾但十分真诚地笑了笑。我怔了一下,鼓起掌来,真诚地说:“你弹得很好。”她眨了眨眼睛,隔空与我击了下掌,像运动会上的竞争者的握手言和。我松开了手,松开握了几年的导火索。
墙君再也不用忍受我的叨叨和亲热了。因为我眼里已和对门一样,是略带狡猾的真诚,狡猾只因我如孩子般,得到了心爱的糖果。
音乐,你怎么就放任我与你共同享受我真正的朋友,那赤子之心,与你共享那有些狡猾的真诚。
2013年初,我看《菊次郎的夏天》,对门在练它的主题曲。
2016年初,我听对门再弹这首主题曲《夏日》。
2016年四月,我弹古筝,她弹琴,共弹《夏日》。东西乐器的合奏有些怪怪的,但成长不就是各种尝试吗——只要他们是真诚的。钢琴不再悲鸣,而是夏日的赞美曲……
【金老师评】
俗话说“不打不相识”,由于隔音效果奇差的墙,两人在冲突中相互了解,最后成为好朋友,情节曲折但真实可信。作者以少女特有的视角,写出了其中的心路历程,穿插着音乐和想象,描写生动而丰富。“对门又用手溜出一气滑音,似将我从雪山之巅推下”“气冲冲地弹起古筝,气焰如少年将军带着千军万马奋勇杀敌”“音符从高到猛地变低,仿佛一把大刀拦腰砍断雪山,我整个人埋在雪山中,像个雪球似的直线摔在琴键上,弹起又落下”这样的比喻独特而贴切,体现了敏锐的语言感觉,为文章增色不少。这启示我们,最好的修辞是选用合宜的词语,准确表达我们的见闻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