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文化的内涵实质就是中国文化的内涵的一种具体表现,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人修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载体,通过个人修为提高自身素养,从而促进个人发展是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内涵。茶文化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而二者重德和求和的品德共性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茶文化;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品德共性
中图分类号: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137-03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册,每一册史卷、每一页史料都满溢茶的甘甜与清香。
在当代,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茶文化源自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又因其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茶德、传播茶道、修身陶情和促进经济贸易、民族团结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文化与茶文化中的修身养性功能在重德和求和的精神境界层面具有高度的共性,二者具有品德共性。
一、重德的品德共性
(一)茶文化中的重德品德
重德品德是中国茶文化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基本内容。中国茶文化讲究茶德,通过茶德的注重和培养来形成和提升饮茶人的高尚人格,提高饮茶人的个人修为能力,进而实现饮茶人的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通过对制茶程序的研究和茶文化精神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茶文化中茶德的确立和追求,源自于作为自然产物茶叶的自然属性显现,更是通过人们饮茶过程中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时又是饮茶人所确立的茶文化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首先,茶叶的制作程序包括采摘、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过程,这一过程就是茶德自然特性的体现,人的道德也是通过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修为过程才最终呈现;其次,重德是茶人所崇尚的精神品德,“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避违,庸众而野。”(《荀子·修身》),这是茶文化中礼仪的教化,才是茶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注重了自身视、听、言、动等方面的自身修为,只有茶人具有了茶德,才能做到敬心于内,外动于行,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修养,修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唐代文人刘贞亮将茶的好处概括为“十德”,茶可以散郁气、驱睡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意、尝滋味、养身体、可行道、可雅志。他不仅把饮茶作为养生之术,而且作为修身之道了。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之所以被其成为嘉木的原因就是茶树生长随遇而安,可长在山野、可长在烂石和黄土中,其生长过程坚然而幽深,但是,无论生长环境如何,其提供给世人的茶叶却清香怡人、晶莹清澈,尽展茶文化的清新幽雅。茶的生长品行可以看作人的成长过程,这些清纯质朴、幽静阳刚的自然本性特征通过饮茶过程为纽带再折射到饮茶人的身上,就表现为饮茶人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体验、理解和品鉴;同样,这种自然抱朴的品行通过饮茶过程对自然和生活的体验后又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道德世界里,则就演化成人的一种精神追求、理想信念、人生智慧和性格品德了[1]。因此,中国茶文化中重德观念的发生和形成,源于茶所生所长的自然属性。当代茶学专家王泽农先生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中写道: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
(二)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的重德品德
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注重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这也是中华传统修生文化中重德品德的体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荀子·修身》),拥有高尚道德的人比王公贵族更有价值。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核心就是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只有道德高尚了,他的言行举止就顺天理、合法度、尽人情了。这种高尚的道德包括“仁义礼智信”。“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仁者也,推崇惠施于民,匡世济众。“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为人应重义轻利,不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他义,甚至在有的时候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礼”:履也,体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众人依据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而恪尽职守,尽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仁德和义务。“信”:不疑也,诚实也,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强调自尊自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可信可爱。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品行修养的人,一定是是一个富有精神力量和感召力的人,其所道之言、所行之事,化雨春风,令人赞叹敬仰。
茶文化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都是一种蕴涵丰富的文化,具有坚实的思想积淀,这种积淀就变现为人性理论。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把人性理论推演论说,无论是圣人还是普通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后天的成长环境不同,人性也是随之改变的。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和董仲舒的“性三品”都是重视了个人后天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无论是先善还是先恶,无论是上中下之品,后天的修养作用极为重要。唐代的李翱、宋代的张载和朱熹也都从不同的侧面进行了人性的论述。在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内容特别丰富,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的重德就是修身养性。中国古代这些丰富的人性理论为茶文化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的重德思想奠定了基础[2]。
二、求和的品德共性
(一)茶文化中的求和品德
在茶文化中,“和”的内涵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和顺和平和等,但是,在“和”的内涵中最重要的还是指和谐,即通过茶这种文化来传播和传承和谐之意,达到以茶求和、以茶促和、人茶和谐,进而达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求和的茶文化品德包含了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人们用来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的行为的价值尺度,可以说求和品德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3]。
茶文化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儒释道哲学“和”的理想信念。其具体表现为:首先,儒家推崇的“和”是中庸之道,节制为本。“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中庸》),“未发”为中,“皆中”为和,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未发、节制而不放纵自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必须融入自然、亲和和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一》)。其次,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无量寿经》),强调舍弃亲缘关系一视同仁的“言色相和”,尤其在茶文化中的“禅茶一味”更是要求人们六根清净,达到“明心见性”的“和”。最后,道家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对“和”的追求就是人物合一,能够体验物的本性,也是就是人生活的本性了,达到“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茶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儒释道三家“和”的哲学思想和理念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这种哲学思想和理念既是天地万物自然规律与人物两化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的体现。茶是自然之茶与人文之茶的结合,表现为自然植物之茶叶、自然川水之山泉的融合与人身生理满足、人文审美愉悦的共通想结合过程。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茶经》蕴含了丰富的“和”理念和“和”品德。例如《茶经·四之器》中关于煮茶用的风炉的制作介绍,“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这种茶炉(即风炉)是陆羽根据“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大胆设想并对茶炉的制作和使用做了详细论述。他能够把熟知的茶性与大自然的运行规律相结合,充分表现了“和”的思想与方法。这种茶炉煮茶时,放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柴木,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综观整个煮茶过程就是一个求和的过程,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在《茶经》中还对茶的采摘时间、煮茶时的火候掌握、泡茶时茶汤浓淡和用水的选择等诸多方面都做了细致论述,这些论述无一不体现茶文化“和美”的自然法则[4]。这种“和美”的自然法则形成了中华民族长期而独特的处世哲学、理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处事行为上,就是以和睦、和谐、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人与人关系和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同时,我国著名茶文化专家陈香白教授认为:中国茶文化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在所有汉字中,再也找不到一个比“和”更能突出“中国茶道”内核、涵盖中国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5]。
(二)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中的求和品德
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的民族,注重对精神境界的坚守和追求。这种精神境界理论阐明了人的本质是善、或可以为善、或可以通过后天的修身保持先天的善性,从而使人的行为达到善的标准,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精神境界理论,以“仁”作为修身的理想目标,认为个人达到“仁”的境界,不仅能够自身保持守仁的高尚品德,同时对他人也能以“仁”为人际准则,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仁”就是理想的精神境界,即“仁者安仁”(《论语·里仁》)。同时,孟子将“仁”与“义”相结合,提出了以“仁义”为个体人生最高理想的精神境界理论,这种境界理论以人性善为基础,以心性修养为路径,达到仁义的思想的精神境界[6]。这些精神境界理论阐明了修身的理想目标和理想追求,而这些理想目标和追求变现为个人的“仁”,那么从社会整体来看,这种“仁”就表现为群体的“和”,既是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的“和”,又是人与物之间自然关系的“和”,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关系的“和”,所以,中华传统修身文化“仁义”的最终归属还是求和,也就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际关系和谐、群体相处和谐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是整体社会和谐的三个基本体现,而这三者和谐的基础就是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品德特性。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是儒学的身体观,也指明了人际和谐、群体和谐和天人和谐,那么,修身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这是个人立身处世行天下的基本能力。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内涵就是以人为核心,把人看作是处于社会关系体中的人,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的论述,而不是孤立的人,展开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链条,使之处于不可割裂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和谐关系之中。
茶文化的重德求和与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重德求和具有品德共性,而这种品德共性根源于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首重人品,为人之道,以“德”为先,以“和”为贵;茶之道,茶文化,人之道,人修身其理莫不如此。
参考文献:
〔1〕鲁鸣皋.试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J].农业考古,2003,(2):30.
〔2〕吴春岩.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高教学刊,2015,(17):34.
〔3〕朱海燕,王秀萍,李伟,刘仲华.“和谐”:茶文化的核心思想[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6.
(责任编辑 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