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澜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4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和数据统计法,对武术散打中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散打训练和比赛中, 散打力量训练是武术散打训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力量的大小也对技术的完成质量、发展提高以及使用的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武术散打技术动作的完成是在抗阻力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良好的力量素质很难完全发挥技术动作。因此结合专项的特点提出相关的散打力量训练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武术散打 力量 训练方法 作用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显示,目前世界上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散打运动。国外对散打的力量训练方法文献比较匮乏,国内散打的力量训练方法比较多。但这些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运动员的训练要求,都说明了力量素质在实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运动员在技术水平提高的同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力量素质的提高。在实战过程中就难以对对手产生有效的击打效果,甚至在完成一些高难动作时自己容易受伤。所以本文针对散打的力量特点,重点对武术散打中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对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的完善做了铺垫。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以吉林体育学院武术散打院队1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4人,女生1人,平均年龄在18-20岁,平均体重为56-65kg,平均运动年限为5-10年。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吉林体育学院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翻查阅20篇文章及近10篇论文和专著,收集、整理出了武术散打的训练方法的相关资料。为本文研究结果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2.专家访谈法
多次请教武术散打专项的专家,因此更进一步了解有关散打力量的训练方法。并对本文散打中力量训练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搜集、整理、总结,以及访问专家和观察运动员日常训练,对散打中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散打力量的训练方法做了铺垫。通过国内外各种大型比赛经验总结和专家的研究,散打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成为运动员散打水平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发展力量训练已经成为了重点,对于散打这种技击运动有句俗话:“练技不练力,空得花架子,练力不练技,有力无处使”。 所以发展散打力量越来越受到重视,速度力量、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是散打运动力量素质的主要特点,通过专家访谈结合切身体会和大量的观察总结出,达到力量与速度、耐力的协调统一才是现在武术散打的力量特点。
三、武术散打中力量训练的方法
(一)速度力量训练(爆发力训练)
所谓的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一种,爆发力是散打运动员能否重击对手的关键。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结合。通过观察武术散打院队15人的日常训练。他们采用的是冲刺跑和台阶的训练方法,使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肌肉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其次还借助于外力,手抓杠铃以最快的收缩速度克服一定的器械重量,以发展运动员的爆发力。这样才能把爆发力直接应用到散打的实战中, 直接提高散打运动员的击中效果。
(二)最大力量训练
最大力量是指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值。爆发力指数=最大力量/用力时间。而训练负荷强度控制在75%左右, 负荷量在8次左右, 每次练习的组数为6组左右每组做完练习都以最快的速度做冲拳或踢腿,这样把速度和力量练习相结合, 还可以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在最大力量训练中,有80%的人能适应训练程度,而且这两种训练方法体现出的训练效果一般,并不是很理想,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根据自身素质可以改变负强度以及负荷量和练习组数,制定出更完善的训练方法,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最大力量训练是使肌肉不断适应新的外部刺激, 从而不断提高运动员的力量。
(三)力量耐力的训练
力量耐力就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耐力的指数=练习阻力×重复次数。力量耐力对散打运动员起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散打比赛的后半程, 一些运动员由于力量耐力不够, 出拳乏力, 甚至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的结果, 往往在前几个回合场面占优的情况下, 被对手扭转局面。散打的力量耐力训练通常以极限次数完成训练, 如跑圈和拉练等,散打院队12人在进行力量耐力训练时,通常完成10圈的400米,或者出去拉练进行长跑训练。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本文对武术散打中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研究,丰富了国内散打力量的训练方法的文献,为各大院校散打力量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进一步认识到达到力量与速度、耐力的协调统一才是现在武术散打的力量特点。在散打力量训练的过程中,不要单一发展力量,要注意和比赛要求相适应。
2.在散打力量训练的时候要遵循散打中力量训练的原则。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所以在进行力量训练时候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家利.浅谈武术散打的力量特点及训练方法[J].警官文苑.2010(02).
[2] 谢宜海.爆发力及其训练手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