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军 浩博
22岁做校董,23岁创业,24岁当选区议员
他年轻有为
只要自己认为坚持的是对的
那就不要去计较当前的回报
只要付出,终会有收穫
心中的信念,是他一路前行的阳光
拥有乐观,在创业路上披荆斩棘
拥有温暖,致力於青年服务和地区服务
向着阳光前行,让年轻洒满正能量
为梦想——奋斗不息的十年创业之路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人还是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读书时,杨文锐先生显然不是成绩最优秀的,由於中学会考成绩並不理想,被挡於大学之外。但他绝对是很有人生方向和坚持梦想的人。“读中学时我就培养了自己的爱好——对IT非常感兴趣。”
未能直接升入大学,卻幸运地遇上香港开始推行副学士学位,即先在专上学院读两年副学士,通过考试再在大学完成剩餘两年的学士学位。得此机会,他顺利考入香港科技大学,报读了计算机工程专业。“15岁就一边唸书、一边兼职为一家公司做技术。到中六时基本上把市面上的专业试都通过了。”循着兴趣的指引,他有条不紊地一步步準备着自己。
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的第二年,杨文锐先生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於是在精心筹划下,他和朋友一起合作成立了一家公司,做远程教育和电子教育系统的开发。那年他才23岁。之後由於个人参与地区工作分散了时间和精力,他退出了合夥创办的公司。
计算机是杨文锐先生的专业,也是他坚持的事业。後来,他第二次创业,成立了科晫有限公司。科晫基於互联网科技,不断与时俱进,逐渐打造了一支集开发、执行、动画、维护等全面综合性的队伍。公司提供从创新思维到实际执行的服务,业务涵盖多渠道销售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在线和移动应用开发、“O2O”战略规划、数字和社交媒体营销等方面,合作客户既有大品牌和大型团体,也有小企业和个人群体。科晫立足於香港市场,不断深化开发内地市场,2015年公司在深圳成立了分公司,作为後援团队之一。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今年,也是杨文锐先生创业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他经历过失败,也面临着重重考验,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创业了十年,可能头五年都在一路奔波,原地打转。但只要你认为自己所坚持的是对的,那就不要去计较现在所取得的回报,也不要觉得蹉跎了时间,也许回报的确与预期会有差距,但你所获取的经验是看不到的。贵在坚持。”
谈及梦想,他说,一方面看到香港有发展科技的条件,卻没能成立起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他希望能通过专业协会的推动,让科技研发能真正应用起来,也进一步提升科晫的整体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开展服务,为年轻人成长多做一些有帮助的事。
拼创业——需要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在2014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作为成功自主创业的“过来人”,杨文锐先生积累丰富的经验,也乐於分享其创业的故事和心得。
创业不是一句口号,必须有清晰的想法。创业和自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创业涉及到团队和管理,与客户和员工都有产生契约关係,一旦开始就不是立即能停下来的。“所以年轻人创业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去尝试,但也要考虑到其中的风险。”
创业还要有敢於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谈及初次创业,他回忆说,当时和搭档租了个很小的地方,请了几个人做远程教育和电子教育系统的开发,而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出生於一个基层家庭,一切都要靠自己。他一度口袋里只剩下两块钱,第二天还要给员工发薪水。“没有办法,没钱就只能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我白天工作,晚上找了一份兼职老师的工作,用晚上赚的钱补贴白天的开支。”他就是这样一路撑过来的,当然创业路上的挑战远远不止这些。
“每个创业的人都有可能经历破产的威胁。”杨文锐先生的团队不断壮大,而2012年时,由於一个大型项目遭遇失败,公司遭到重创,一下子从三十多人的团队精简到只剩几个人。“如今在香港创业的压力非常大,要平衡好团队人员和业绩的关係。这些都是需要凭感觉和经验去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
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集体的事。杨文锐先生非常清楚一个团队的重要性,所以他从不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老闆,而是置身团队中,一起奔跑。“没有他们我做不来,他们没有我也不行。每个人各有所长,作为公司领导者,为公司营造和谐的气氛更为重要。”人才是一个团队的核心,为了留住人才,他会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大家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向上爬。每一个进来公司的人,他会特别花时间与他沟通,了解员工的想法,也让员工看到公司的发展前景和他的上升空间。
对於现在香港年轻人的教育问题,他亦非常关切。他经常同内地交流,对比香港青年和内地青年,他认为香港部分年轻人在工作上的主动性和全球性观念还有待加强。“这跟香港年轻人的成长环境有关,他们从小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中,没有受过苦,面对问题也有父母帮忙解决。再者,他们思考问题还不夠全面,容易随波逐流,缺乏自己的分析。”他认为,其实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在很多方面都很有优势,年轻人若能把握好,机会也是很多的。
勤服务——为青年成长和地区服务尽心尽力
作为青年人之一,杨文锐先生一路创业,经历了不少坎坷,他深感在学校学习与在社会中工作的差異。早在读大学时,他就参加了互联网专业协会,还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因此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大型公司的行业专家等,加深了他对行业的了解,拓展了知识面。他希望自己也能为帮助到更多的年轻人而尽一份力,协助他们加强对社会的理解。
2008年,他牵头创立了马鞍山青年协会。“我希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从组织一场活动、策划一个方案开始,让他们多认识一些学校以外的东西。所以我常跟他们说:走出校门,你会比别人成长得更多。”马鞍山青年协会现有会员几百人以及庞大的义工团队,通过底下的两个社会企业,一方面开展环保方面的服务,另一方面为一些学业不如意或辍学的年轻人提供培训服务,帮助他们寻找工作打下基础。“做这些培训,只是想为他们多提供一些发展机会,他们未来怎麽走都由他们决定,让他们提前感受下社会,也是一种经验和资源的积累。”
此外,杨文锐先生还希望能通过服务,推广中华文化及相关联的事务。因此他带着计划案向政府申请举办青年艺术节,得到了香港童军总会、香港青年协会等社团的大力支持。因此,他的团队每年都会举办书法、国画、舞蹈、展览等多个项目的活动,成百上千人热情参与,展示了青年风貌,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2008年,国际青年商会将“傑出青年领袖”的荣誉颁发给了杨文锐先生,以表彰他为青年人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和为青年服务做出的贡献。这对他来说既是鼓励,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他担任了两届沙田区区议员,八年的地区服务工作让他受益良多,地区服务所做的可能都是些极琐碎的事,但很多都湧现温暖和令人感动。他曾经接触到一对父女,小女孩七岁卻有先天性心臓问题,一直等待着做换心手术,他陪着他们联繫了很多地方,等待着希望的出现。在生命的最後关头,她等来了一线生机,让他又能在社区里看到了这对父女的身影。“当小女孩跟我打招呼说‘我回来了的时候,让我对生命、对社会产生了新的理解,感受到了服务的力量和生命的温暖。如果我完全不参与地区服务,公司也许会经营得更好,但於个人而言发展是不全面的。社会中每个人成长和生活的背景都不同,每个人都有你值得去学习的地方。”当选为区议员时,他才24岁。
不久前,杨文锐先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心中也多了份牵掛,以往忙於工作鲜少有晚上九点前回家的,如今团队运作成熟,事业上了轨道,他也尽可能多花些时间陪家人。
自母亲2005年去世,杨文锐先生一直希望能努力做出些成绩给父亲看,让父亲为之骄傲。如今虽取得了初步成绩,他说离成功还很远。无论未来的路怎样,相信他坚持梦想的决心不会移,积极向上的心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