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突围

2016-05-14 08:55贾廷峰
财富堂 2016年7期
关键词:藏家画廊水墨

贾廷峰

和2005年、2006年的市场起伏性调整不一样,随着中产阶层的崛起和全民审美素质的提高,“70后”“80后”甚至“90后”逐渐成为社会中流砥柱,他们的收藏动机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更关注贴近时代及富含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

作为中国水墨领域一级市场的前线战士,我先是经历了古代、近现代书画的传统入手,又与当代体制内的画家实战演练二十多年,过眼书画,数以万计。对于行业的不断学习、深入、思考、反省,我意识到水墨画自身存在着致命问题。抱着这种忧虑和对解决问题的探索,我在2009年进驻798艺术区并创立了首家以中国水墨为主推方向的艺术机构——太和艺术空间。通过这些年的展览,将我个人认为具有当代学术意义的水墨作品实际投放市场来加以检验,汇集以往经验,得到以下几条结论,现略作表述,以期指正。

我以为,艺术家作为生产者的解决办法分别为:生发传统、直指当下、面向未来。优秀的水墨艺术家,一方面必须深刻了解传统文人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语境,借物移情和聊以自娱的自赏性目的,造成了历来中国画的创作“重神轻形”,追求“气韵生动”的极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精神性是中国水墨作为东方美学样式对话世界的最大杀手锏,这一文化根性必须得到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保留优秀传统的前提下,却需要摒弃传统绘画中的“程式化”劣根性。

在各种流派、主义、观念滥觞于今日之中国美术界的现实境况下,趋于泛社会化创作的群体意识已经夺取了眼下舆论和审美的至高审判权,并裹挟强大力量正在逼迫个体意识做出立场坚决的表态。越是在这个时候,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显得突出重要,当代艺术的进步来自于个体价值的挖掘,不依赖于群体抑或潮流即可独立存在。艺术之于人类的崇高意义必然存在某种慰藉或者指引,所以关于中国水墨的发展,其所指能够具有关乎未来的预见和导向是很有必要的——诚如杜尚之小便池。当然,这种预见和导向的萌发,难度很大,一方面既要有深厚的学养和实践能力,在不断的琢磨推敲中才有可能抓住一线希望;一方面又要有足够的勇气,敢于打破常规,敢破敢立,真正做到“与古人不同,与今人不同,与自己不同”。

其二,是画廊作为运营者的解决办法:自身建设、保证品质、藏家体系、同业联合。

加强画廊队伍的自身建设,且不谈场地的扩充、设备的精良,画廊工作人员(不论是老板还是员工)的个人修养和专业素质必须加强,专业素养的具备是画廊能成为培养优秀艺术家之地的最关键因素,也是画廊越走越远的关键所在。

画廊应始终保证展览的品质和学术价值。虽然具有学术意义的作品在当下还难以被市场接受,但我们必须承认学术的预见性,梵高的后印象派,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都是在先具备学术价值的基础上才得以被市场认可的,所以学术与市场并非对立,学术引导市场,市场检验学术。

竭尽所能完备画廊的藏家体系,这里所说的藏家并非倒爷,是真正懂得欣赏且具备相当鉴赏能力和购买能力的藏家,他们大多因喜爱而收藏,轻易不出手藏品。藏家系统的充实对画廊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画廊能向其推荐艺术品从而盈利,二是利用藏家的关系获取更多的艺术资源。同样,画廊对于收藏家的重要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一是画廊经营者多为浸淫艺术行业若干年的行家,他们丰富的经验能使藏家在收藏道上少走很多弯路。二是在艺术品投资方向上,画廊经营者的独到鉴赏能力和市场前瞻性能给藏家收藏艺术作品带来很大的助力。三是在画廊绝少会买到假画,但凡有点实力的画廊是绝不会买假画的,因为他们深知“招牌”和“客人”的重要性。

各画廊应该携手联合,资源共享,共同坐庄。由于现今的中国画廊大多还处于小规模单打独斗的阶段,其各方面的实力都难以和拍卖行抗衡,也时常因为资金的短缺而处境堪忧,所以在单个画廊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寻找合作伙伴,携手其他的画廊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其三则是收藏家作为消费者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成为真正的“艺术藏家”和而非投机的“艺术炒家”。

猜你喜欢
藏家画廊水墨
水墨
水墨人物
藏家之友
画廊
藏家之友
画廊
当代水墨邀请展
汉江水墨石专题藏家通讯录
画廊
酒泉藏家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