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豫婷
小时候,爸爸给我做过一个黄黄的、很亮的灯笼,长大以后才知道,那是奶奶教会爸爸做的小橘灯。
在奶奶那个年代,家里很穷,更没有灯去照亮。于是,奶奶就把树上结的最大的橘子摘下来,削掉“盖”,挖去瓤,在里面放一小节蜡烛,然后用细绳套住,小橘灯就大功告成了。渐渐地,小橘灯成了我儿时最心爱的玩具,而如今奶奶只身在老家,那只小橘灯,放在我窗前估计已经干瘪了。
九月,秋高气爽。周末时候,爸爸从橘园回来买了些橘子给我。看着这又大又圆的橘子,我忽然想起那只小橘灯。重阳节快到了,我想也为远在老家的奶奶做个小橘灯。在爸爸的帮助下,我也学会做“小橘灯”了。那天晚上,家里不开灯,因为屋子里已经挂满了“小橘灯”。
重阳节的晚上,我和爸爸下楼散步,却发现楼道的灯不知道为什么不亮了,变得很黑很黑。我便突发奇想:如果在门口挂上一些小橘灯,那么我们出门就方便了,邻居们也会感受到这小橘灯的温暖了。于是,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爸爸。爸爸听后笑了,对我说:“好啊,就让这暖暖的小橘灯,照亮所有看见的人吧!”我赶紧把家里的“小灯笼”们提了出来,在楼口的报箱上放置支架,挂起了我的小橘灯。虽然它们可能不到天亮就会熄灭,但至少在天黑的时候,照亮了回家的人们。
回到家,我连忙打电话给奶奶,告诉她,我和爸爸非常想念她,为她做了个最好看的小橘灯。我的小橘灯还照亮了所有可以看见它的人,这样,来来往往的人们就不会害怕黑暗了。奶奶听了,笑得一直停不下来。挂了电话,我擦去眼角的泪花,也舒心地笑了。
(指导教师:董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