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媒體報導稱,為降低勞動力成本,富士康科技的子公司富智康在其江蘇省昆山市的工廠中引入機器人,並削減 54% 的工人數量,從原來的 11 萬人減到 5 萬人。對此富士康新聞發言人劉坤回應,富士康並沒有進行大舉裁員,「昆山園區員工數量是在過去六、七年間自然減少的結果,而並非是裁員……在2010年前後富士康就已經有用機器人來代替工人的計畫,如今這項計畫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工業自動化改造將讓企業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與專利積累,確保集團處於領先地位。」
隨著近年來大陸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企業謀求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提升投入產出比和生產效率,主動進行「減員」或「裁員」的「瘦身」行動,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據昆山市政府調查顯示,多達600家企業已經計畫在不久的將來引入機器人。昆山共有約4800家台企,占其GDP的60%以上;如果自動化計畫進展順利,可能會減員250萬人。而同樣為台商重鎮的東莞,截至2015年底,一共申報「機器換人」專案達1262個;到2018年底,東莞八成的工業企業將要實現「機器換人」,按每更新20萬元人民幣的機器可減少4.5人的用工來計算,該市每年預計可減少約4萬人的普工需求。
一方面是製造企業對機器人需求的井噴,另一方面是對只會簡單重複操作的普工的殘酷替代,一升一降,帶來了行業及人資市場的微妙變化。
6月16日,大陸知名家電企業美的集團,對全球頂尖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德國庫卡集團提出45億歐元的收購要約,擬獲得庫卡集團至少30%以上的股份,吹響了分羹迅猛增長的機器人行業的號角。
而不久前東莞智通人才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該平台上的機器人相關職位數為645個,約為2015年同期3倍。隨著大量企業「機器換人」改造專案投產,人才需求缺口將不斷加大。「保守估計,未來兩三年,東莞製造企業對機器人技工崗位的需求將呈指數型增長,最少能達到數萬個。」
毋庸置疑,製造業的自動化升級改造已經「箭在弦上」,儘管這對已經步履蹣跚的製造業來講,是一個考驗資金實力和生存能力的大挑戰,但已「不得不發」。早行動早規劃,就會爭取到「主動減員」的一線生機,否則就只能「被動裁員」、關門走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