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适应享青春

2016-05-14 22:11郑晔豪晏廷飞
师道 2016年7期
关键词:规划家长生活

郑晔豪 晏廷飞

一、问题的起源

开家长会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类似的抱怨:“我小孩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成绩很好,怎么到了高中下降这么快,你看数学、物理都经常考不及格了。”家长们有此疑惑和抱怨,源于其对高中学业与考试缺少了解。初中、小学属于义务教育,考试也属普及性考试,难度较低;而高考属选拔性考试,平时考试的难度自然较大。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学生进入高中以后不能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和生活,遇到某些困惑未能及时解决,给其学习、心理带来负面影响,影响了学业成绩。

最近,笔者把一个学期以来学生在周记中所反馈的高中生活困惑记录下来,希望通过理解学生的心声,为帮助他们更好、更快适应高中生活,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学生的反馈

学生A:来到高中感觉到学习压力更大,学习内容更新太快,还没有搞懂就开始下一章,晚修作业多,压力大。

学生B:未开学之前对高中有美好的幻想,到了高中后发现很现实,高中算半个社会,人际关系更复杂。和初中相比累多了,在宿舍要做很多事,感觉没时间学习,学习越来越吃力。

学生C:刚开始不适应高中的生活,与同学交流有障碍,当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虽然能适应,但是觉得高中的交际和初中还是有很大区别。整体上觉得高中还是很有趣,生活很丰富。

学生D:一开始入学的时候不能适应环境,不懂如何处理日常小事,学习也很难进入状态,现在慢慢适应了,一切都好起来。

学生E:上高中后不会规划一个星期的花费,常常出现钱不够花的情况。学习任务比初中多了好多,作业量也增多了,高中学习更注重思维灵活,不同于初中死记硬背。

学生F:一开始不习惯高中的住宿生活,感觉要干很多事情,很忙,时间安排得很满,休息时间少。

学生G:遇到的人越来越复杂。感觉累,想学好但是自制力不够。

学生H:进入高中生活后其它方面都还好,就是觉得竞争压力很大,对学习感到忧心,更让我意识到要加倍努力学习,考上好的大学。

学生I:进入高中以来觉得生活很充实,高一比初三都累,每天晚睡早起。高中自主学习的机会多了,不适应。高中学习很紧张,学习方法与初中非常不同,感觉到竞争激烈。

学生J:有时候老师讲的题目不明白,有时候老师讲得太快,跟不上节奏,老师的课堂不够有趣。感觉越来越累,对生活、对未来有点迷茫,感觉生活琐事越来越烦。

学生K:用晚自修测试占了四分之一时间以上,导致作业不能提前完成作业,不能抽时间复习。

学生O:自上高中以来,觉得生活学习较初中忙碌,特别是快期末考试的时候,学习压力很大。作业经常写不完,没有时间复习、预习,老师上课的节奏太快,课后也没有时间去整理。总觉得做事没头没尾,眼一晃一个学期过去了,落下好多东西,心好累!

学生P:上高中以来,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也逐步掌握了高中的一些学习方法,尤其是最近进步比较大,学习也终于进入状态了,感觉最近收获了很多。虽然累但充实,加油!

学生Q:自习课太多,自习课不知干什么,没有太多收获。高中知识比初中深奥,跟不上。

学生R:高中学习知识量大,难度加深,学习紧张,不敢松懈。

三、问题分析

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对进入高中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满意度不高。学生在学习上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学习压力大、学习进度快、知识难度加大、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知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学习任务过重等。进入高中,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增多,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不得不加快节奏,再加上高中的知识难度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降低,学习压力加大也就不难理解了。学习有困难,进一步又导致了复习、预习的时间减少,甚至完全没有。不复习、不预习,又导致了学习效果降低、学习效率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人际关系的障碍,是仅次于学习困惑的第二大障碍。这一点是和前几届的学生最大的区别所在。个中的原因,应该是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独生子女的交往对象多数为成年人,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脾性,普遍存在固执、任性、依赖性强的特点。进入新集体后,在集体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但一些独生子女仍“以自我为中心”与他人交往,不能善解人意,从而致使其不能也不善于与同龄人正常交往。

进入高中后,要开始住校,很多学生在生活自理方面也感觉到吃力,甚至为此很苦恼,比如宿舍的内务、生活费的管理等。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学生是独生子女,原来在家里什么都由长辈包办,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进入高中后,生活上的琐事,比如洗衣叠被、拖地擦窗等,都要自己亲自去做,原来没做过,突然要自己亲力亲为,学生短期内自然难以适应。第二,一些同学虽然原来在家里也会帮忙做家务,对宿舍内务等琐事倒是能适应,但是原来住在家里,现在住在学校,不习惯身边没有父母的日子,产生了一些负面的情绪。

总的来说,学生中有精神压力的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生活上的困惑,时有身心疲惫之感,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负面影响。

四、建议及对策

1. 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

对很多学生而言,进入高中后住校产生的各种不适应,归根结底是生活的不适应,或者说学生过于娇气,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不应对他们过于宠爱,一切事务都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例如,要求孩子在周末承担一些基本家务,诸如洗碗、拖地、洗衣服等,也可以要求孩子学会做饭,至少学会做一道菜。于教师而言,可以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传达“孩子的生活孩子料理”的观念,让家长明白,“懂生活、会生活的孩子才会有出息”,“会料理生活的孩子也会规划自己学习”,鼓励家长在孩子的生活琐事上放手。

2. 教会学生规划自己的生活

学生进入高中后,很多事情要亲力亲为,自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都比初中要多得多,学习上对自主性和自觉性的要求也更高了。然而,由于他们大多对家长、老师的依赖性非常强,到了可以自主的时候,反而不知所措。比如自习课无所事事、不懂得如何安排学习任务,每天的课余生活缺少规划等。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可利用班会课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简单的培训,让他们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1)时间规划

教会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和课余时间。学习时间的规划包括自习和晚自修如何更好分配各科的学习时间,以及如何分配作业、复习、预习的时间。只有学会分配时间,学生才不至于在自习和晚自修的时候一团乱麻,学习井然有序才会有效率。而课余时间的规划,同样十分很重要,合理规划好课余时间可以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减少生活中的困惑,以健康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

(2)理财规划

有学生不能很好规划自己的生活开销,一周的生活费,前三天就花光了,后面的两天只能到处借钱,为生活与学习平添烦恼。家长和老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理财,合理支配自己的生活开销。

3. 注意初高中教学衔接

(1)知识内容的衔接

初中高中的知识在难度上有很大区别,台阶比较明显,尤其是数学、物理等科目。教学中应该注意初中高中知识的衔接,铺设台阶,适当降低高中知识点的难度,让学生能够顺利迈上新台阶。在一些学生容易卡壳的疑难问题、关键点上,教师应该放慢教学的节奏,给学生多一些时间理解和消化吸收。

(2)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高中的学习方法与初中差异非常明显。在初中,即使是理科也有很多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只要学生能背下来就好,而在高中,即使是文科类的知识点,也需要学生理解后才能解决问题。不少学生在初中习惯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进入高中后很不适应。为此,教师应该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让学生掌握一些通用的学习方法,并引导学生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压力就会得到缓解。

4. 为学生营造人际交往的良好氛围

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解决,需要家长、老师、学校共同努力。学校不应该仅仅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孩子,除了开展发展孩子智力的“知”教育,还应该多开展一些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感”觉教育。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沟通树立典范,营造平等沟通的氛围,毕竟家庭是培养孩子优秀品格的沃土。对老师而言,需要以身作则,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另外,班主任还需要利用班会课的机会开展一些集体趣味性游戏和文体活动,增加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互信和了解。让学生在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中学会包容与接纳他人,学会与他人的沟通,这比灌输给学生一堆沟通技巧的教条更有用、更有效。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广东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规划家长生活
家长错了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生活感悟
家长请吃药Ⅱ
无厘头生活
犯错误找家长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