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教育感想

2016-05-14 16:17邱洪胜
师道 2016年7期
关键词:汉族西藏生活

邱洪胜

我们中山市实验中学是承担为西藏培养人才项目的学校之一,今年高二年级便有67名西藏生源的学生。为了对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我们强调以生为本,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一、摸清班底,分析问题

接管高二级西藏生管理工作之后,我用了整整一周时间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整理分析。我发现,高二级西藏生人数虽然只有67人,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文化习俗、语言交流上差异较大,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具体情况如下:

1. 散插带来的问题。67名学生分插在15个理科班和7个文科班里,每个班多的5人,少的才1人。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住宿都得跟班,只有女生相对集中在一起。由于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在短期内融进汉族生的学习生活圈子有一定难度。这种分散插班的形式也给我的管理带来许多困难。

2. 地区差异带来的问题。全班67名学生来自西藏几十个县(市),藏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怒族、纳西族等十几个民族,宗教信仰不同,多而复杂,思想文化意识差异较大。

3. 家庭背景带来的问题。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单亲的、父母离异的、从小跟着爷爷辈长大的,或者随亲戚成长的都有,他们各自独特、曲折、复杂的成长经历,形成了相应的个性和品质。他们汇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群体,给因材施教带来很大的压力。

4. 距离带来的问题。西藏与中山相距几千公里,世界屋脊与平原,内陆与沿海,经济落后与发达,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学校与家之间距离遥远,导致学生一年都没和家人见面,甚至两年没见过父母,只能通过手机两端联系。

二、针对问题,寻找方法

中山市实验中学培养西藏生已有十多年,积累了不少教育教学经验,但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学生个体,总会带来新的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最佳的教育与管理方法。

1. 树立榜样,明确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前进的方向,学生有了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在第一堂班会课上,我就用本校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西藏生的录取通知书,鼓励他们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学习,奋力拼搏,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2. 奖励优秀,激发动力。每个人都希望被赞美,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源自于个体渴望被尊重、被认可的精神需求。一旦这种精神需求被满足,人就会充满自信和动力。所以每次月考后,我都请来年级部和西藏部领导,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他们的成绩和进步,对考试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快的同学进行奖励,发放奖状和奖金,并拍照留念,在校园网上公示。他们从中得到很好的激励,进而更加努力学习。经过两次月考的总结表彰,学生的学习状态逐渐步入正轨,学习气氛越来越浓,拼搏进取之心日益彰显。他们在期末考试都取得好成绩,学校满意,家长更为高兴。

3. 整合力量,构建教育合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要让学生成长成才,必须整合所有的教育力量。西藏生分散在不同的班级,而班主任直接管理学生,对学生情况最了解,他们的教育力量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所以我利用每周的周日班主任会议时间,向相关班主任讲述一些西藏生的情况,说明这些情况的利弊,向他们介绍处理这些情况的有效方法。此外,根据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构建有效的家校沟通渠道,借助家校联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力量,诸如班主任、年级管理人员、校领导、教师、家长(亲人)等等,对西藏生进行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西藏生受表扬和表彰的人数大大增加。

4. 藏汉结对,超越自我。因为地域、文化、思想观念差异较大,西藏生与汉族生几乎是来自两个不同的世界,但他们要一起生活、共同相处,学习相同的文化与技术。为此,我们鼓励每个西藏生交结汉族生朋友,即藏汉结对。我们每个学期检查一次,了解他们是否交到汉族好朋友,如果发现问题则及时纠正。当有些西藏生在交结汉族生朋友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会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给他们信心和力量。西藏生有了汉族生好朋友,就有了好的生活和学习同伴,生活在异地就像在家乡一样,有了更多安全感和舒适感,也就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学习。

5. 随乡入俗,自主发展。西藏生的家乡在高原,世界屋脊,气候干凉,空气洁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但来到亚热带沿海地区平原的中山,就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中山气候湿热,特别是夏天,人在户外活动通常是汗流浃背。因此,西藏生来到中山,就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习惯,随乡入俗。这对西藏生来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自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反复强调,经常提醒,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让他们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当然,西藏生大都能歌善舞,直率豪爽,这些优良品质,我们要着力发扬光大,为他们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例如,每周五的文化广场都可以看到他们尽情展示才艺的身影。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点赞”,“点”即对西藏生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点迷津,引导向善,让他们判断是非曲直、明白事理;“赞”即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突出或者有进步的西藏生大加赞赏,让他们以后做得更出色。由于我们的管理和教育全面而中肯,西藏生进步的幅度大大提高。他们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很少再发生,作业完成情况良好;思想品德日益长进,从保安和舍监反馈信息显示,同学们都能按时回校,按时就寝;学习成绩进步明显,与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对比,除了一个学生因住院治病没参加考试之外,其他同学都考完所有应考科目,成绩远远超出学校预计的目标。其中李欣仪以612分总分排年级第一、全市第84名;全部67人中有44人在年级排名中有进步,其中不少学生进步60名以上。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汉族西藏生活
天上的西藏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曝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
神奇瑰丽的西藏
蒙古族与汉族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对比调查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