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县龙首山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防治对策

2016-05-14 17:09刘文慧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森林防火防治对策因素

刘文慧

摘要 分析了龙首山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和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发生的因素,从增强防火责任意识并创新工作思路、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防火队伍建设、注重森林防火新技术的应用、增加防火基础设施投入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森林火灾的措施。

关键词 龙首山林区;森林防火;现状;因素;防治对策;甘肃山丹

中图分类号 S7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174-01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森林化为灰烬,使林地失去了森林的覆盖,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旱、风、沙灾害,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失。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部的龙首山林区在防止风沙蔓延,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当地人称为“沙漠前沿的绿色屏障”,在山丹县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做好龙首山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对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 森林防火基本概况

1.1 自然状况

龙首山林区位于山丹北部山区距县城逾50 km,东经100°54′~101°00′,北纬38°55′~38°59′之间,林区总经营面积3 490 km2,林地面积1 549.5 km2,非林地面积1 884.6 km2,林区海拔高度在2 100~3 118 m之间,坡度在30°左右,多为陡坡、急坡,林区气候为大陆性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4.9 ℃,最冷月(12月)平均温度-10.6 ℃,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3.5 ℃,年极端最高温度37.5 ℃,最低温度-28.7 ℃,降水量180~200 mm,蒸发量2 300 mm,平均相对温度60%,无霜期140 d左右,早霜在8月下旬,晚霜在4月下旬。林区大小沟系常年干涸,只有出现大雨或暴雨时偶有流水,在距离林区5 km以外有泉眼2处,但来水量少水质差。林区主要植被有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组成的针叶林、少量山杨(Pop-ulus davidiana)组成的阔叶林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爬地柏(Sabina 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DC)等组成的灌丛,以及由苔草(Carex tristachya)、棘豆(Oxytropis)、针茅(Stipa capillata Linn)、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等组成的山地草原、山地荒漠植被类型。

1.2 防火基础设施情况

在林区成立了龙首山自然保护站,下设资源管护站4处,配备了风力灭火机6台、油锯2台,二号工具300把,铁锹90把,灭火服20套,电台及望远镜各3部,以及其他防火器具200件以上,组织站职工动手沿河床维修的砂石道路43 km,设置巡山查林便道30 km以上。林区距周边村社较远,位于山区的2处资源管护站主要依靠太阳能供电,管护站及林区移动信号较差,部分地段无移动通讯信号。

1.3 社会经济情况

林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相接,居民多以牧业为主;周边分布还有山丹县东乐乡和红寺湖乡2个镇6个行政村,林缘区居住人口1 013人,周边坟场较多、车辆和人员可沿多处便道进入林区。

2 引发森林火灾的因素

2.1 气候条件因素

由于林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和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共同影响,林区冬春季气温逐年升高,降水量减少,大风天气也明显增多,致使林区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极易因不慎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给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带来很大的难度。

2.2 可燃物

随着近年来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区实行封山禁牧,开展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生态恢复项目,使林区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局部地段干枯杂草厚度达到5~10 cm,而含水量接近风干状况,遇火即燃。同时,有林地以青海云杉纯林为主,含有大量的油脂和挥发性油,属易燃树种,一旦起火容易形成树冠火,很难扑救,造成森林防火形势越来越严峻。

2.3 火源管理

保护站周边牧群活动频繁,随着龙王庙的修建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进山上庙进香和观光旅游的车辆及人员逐年增多,加之2011年“山丹县集中整治乱埋乱葬”活动的开展,山丹县东乐乡北山滩坟地整体向林缘区迁移,上坟烧纸的情况时有发生,生产性用火、上坟烧纸钱、上庙进香等行为发生的具体时间难以预测,防不胜防。

2.4 森林火灾防控能力

林区位于大山深处,防火基础设施装备建设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水资源匮乏。林区附近的水源在5~10 km,且来水量少、储量有限,需从距林区15 km外的周边村社运送,不能满足扑救森林火灾的需求。二是通讯联络及电力设施滞后。林区内及管护站移动电话信号差,部分地段还存在盲区,且职工供电要依靠太阳能,出现火情通讯联络和电力供应都无法保障。三是林区交通不便。通往林区的防火道路因经过的河床较多,每年出现强降雨时常被冲毁,防火道难行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并且通往森林分布区的道路均为日常职工巡山查林所走的羊肠小道,车辆无法通行,一旦起火,车辆和人员无法迅速抵达火场,影响了森火灾的及时扑救。四是森林消防设施和火灾预警能力不足。林区使用的消防物资简易,无专用的消防用车,更无现代化的消防、灭火、运输等设备,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能力不足。

五是火灾扑救队伍力量有限,经费不足。林区无专业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半专业扑救队伍不足20人,沿山各乡镇的义务扑火队员又距离林区较远,没有固定的办公经费、办公地点,也没有专项森林火灾扑救经费和培训经费。防火队伍在防火技能、技巧、临场处理火灾事件的能力、安全与自救等方面亟需培训提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林火扑救管理的需要。

3 防治对策

3.1 增强防火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思路

经常性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森林防火学习培训工作,教育广大职工要克服林区长年来没有发生森林火灾而产生的麻痹心埋,时刻树立“防火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意识。从加大巡山林力度和及时查火灾隐患入手,做到勤巡山、勤查林;注重火灾隐患的排查,及早发现并排除隐患,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排除;针对林区周边草原坟场多、放牧户多的实际,加强周边群众用火管理,严防草原荒火引发森林火灾,做到防患于未“燃”。

3.2 加强宣传教育

在森林防火宣传中要在创新宣传方式上下功夫,前往中小学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课、要求学生书写以保护森林或森林防火为题材的作文;结合清明、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等上坟烧纸人员多的点,开展文明上坟祭祖扫墓的宣传教育,逐步扭转传统的上坟烧纸钱、烧坟草、放鞭炮、点蜡烛等用火陋习,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野外违章用火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提倡安全用火。

3.3 强化野外火源管理

加强对造林区、封育区等重点区域,庙宇坟场和畜圈矿点等场所的看管,严格执行入山登记制度,对入山车辆及人员开展防火宣传和防火检查,严防火源入山。在用火高峰期和高火险时段,采取制高点监测、现场看守火场和加大巡查密度等方式,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况,切实从源头上杜绝森林火灾隐患。

3.4 加强防火队伍建设

建议当地政府部门成立专业森林扑救队,从防火基础知识、防火器具使用与维护、防火技巧和安全自救等方面制定培训计划,积极开展培训;组织林区职工对防火器材勤检查常使用,并做好油料及生活物资的储备工作,确保出现火情能拿得出、用得上;并通过组织联合开展森林扑火实战演练,提高扑火队伍实战能力,逐步形成管理规范的森林防火队伍体系。

3.5 注重森林防火新技术的应用

积极学习世界先进灭火技术,在灭火技术上大力提倡化学灭火、爆炸灭火、人工降雨灭火和航空灭火;在林火监测中注重电视监测、微波监测和卫星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林火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防火通讯技术方面逐步实现由地面站、防火基地、无线电通讯和空中飞机组成的林火通讯系统。

3.6 增加防火基础设施投入

当地政府部门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将改善林火扑救队伍生活状况、机具装备、交通工具、防火基础设施和防火宣传等方面的建设,列入财政预算,下达专项项目资金,逐年改善林区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状况。

4 参考文献

[1] 赵守平,刘建泉.东大河森林防火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甘肃林业,2011,27(1):3-4.

[2] 张忠禄,王福成,冯巨文.林区护林防火措施与成效研究[J].中国林业,2010(10):48.

[3] 陈润饮.浅谈山区森林防火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科技博览,2010(27):250.

[4] 马力,马俊,常学向.祁连山(北坡)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与防治对策[J].甘肃林业利技,2002,27(1):32-33.

猜你喜欢
森林防火防治对策因素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