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秀
摘要 详细阐述了大通县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主要包括深耕整地、良种选用、种薯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大通县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春播;种植技术;青海大通
中图分类号 S532.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7-0085-01
马铃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及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深受人们的喜爱。马铃薯适应性广,喜冷凉的气候条件,块茎生长的适温为16~18 ℃,当地温高于25 ℃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为15~25 ℃,超过39 ℃停止生长。其栽培简单、产量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
大通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气候特点为温差大,太阳辐射强,大部分耕地土层深厚,以中性为主,耕性良好,但有机质含量不够丰富,为典型的一年一季种植区域。大通县的气候特点和条件适宜马铃薯春播种植。
1 深耕整地
马铃薯适合砂壤土种植,砂质土生长的马铃薯块茎整洁、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便于收获。如果在黏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利用高垄栽培。马铃薯喜pH值5.6~6.0的微酸性土壤,但在pH值4.8~7.8范围内均能生长。发芽期需土壤疏松透气,幼苗期、发棵期生长过程中,有利于根系扩展和发棵[1]。
2 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种植马铃薯获得优质产品、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条件。一个丰产性好、适应性好、块茎品质优良、满足一定的用途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即为优良品种。根据大通县的地形特点和气候特点,主栽品种有青薯6号、青薯2号。其品种特性:青薯6号,株型直立高大,株高(91.53±5.38)cm;薯块圆形,薯肉白色,致密度紧;芽眼浅,芽眼数5~7个;结薯集中,休眠期(35±4)d,单株产量(0.90±0.23)kg,单株结薯数(5.66±1.77)个,单块薯重(0.50±0.09)kg;薯块中淀粉含量19.12%,粗蛋白含量2.12 %,VC 25.08 mg/100 g,还原糖含量0.17%,蒸食品味好,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07±5)d,全生育期(138±8)d;耐早、耐寒;适宜在川水及低、中、高位山旱地种植;水地种植产量37.5~45.0 t/hm2;中、高位山旱地区种植产量30.0~37.5 t/hm2。
青薯2号,晚熟、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薯块大、表皮光滑、芽眼浅,淀粉含量高达24%,抗病、高产、品质优良、口味佳,适于食品加工。本品种适宜性广,在大通县海拔3 200 m以下地区种植,通常产量为25.5~33.0 t/hm2。
3 种薯处理
挑选出符合品种特征、表皮光滑、完整、无伤冻、无病虫害的薯块作为种薯。北方地区一般采用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挖宽1 m、深50 cm的催芽沟,按室内催芽方法将切块摆放在沟内催芽,沟上搭小拱棚。一般1 kg种薯切50块左右,每块以25 g左右为宜且至少有1个芽眼。换块时切刀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
4 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终霜日前推迟20~30 d为适播期,一般应在4月20日左右播种,播种深度10~12 cm。一般以垄距65 cm、株距20~25 cm为宜,保苗6.75万~7.50万株/hm2,播种量2 250~3 000 kg/hm2。栽培青薯6号品种,播种期4月中旬,水地密度4.5万株/hm2,旱地密度6.0万株/hm2。栽培青薯2号品种,应选择疏松、肥沃、湿润、排水性好的土壤,前茬最好是麦类作物;施足基肥,适时播种;川水地区4月上旬播种,浅山地区在4月中下旬播种,半浅半脑山地区在4月下旬播种,脑山地区在4月底至5月上旬播种;播种时选择芽眼刚萌动、薯皮新鲜幼稚、无病虫的壮薯作种薯,播种量约2 250 kg/hm2,行距为70 cm,株距为25~30 cm,保苗5.25万~6.00万株/hm2;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块茎播种后,地下10 cm土层的温度达7~8 ℃时幼芽即可生长[3]。
5 田间管理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尤喜有机肥。马铃薯一生中,需要大量的肥料。在氮、磷、钾三要素中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
按照无公害生产标准和肥料施用准则,以有机基肥为主,一般施优质农家肥45~60 m3/hm2、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270~300 kg/hm2、硫酸钾75 kg/hm2或马铃薯配方肥750 kg/hm2。栽培青薯6号品种,开花前要及时浇水,地皮微干时培土,施肥和浇水同时进行。栽培青薯2号品种,施农家肥30 m3/hm2以上,化肥为纯N 120~195 kg/hm2、P2O5 37.5~45.0 kg/hm2、K2O 135~180 kg/hm2;科学田间管理,齐苗时除草松土,避免伤根,开花前培土2次以上,做到垄高、沟深、培土厚层[4]。
6 病害防治
主要有病毒病和早疫病。在马铃薯早疫病防治上,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 d喷1次,共喷3次。封垄后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每隔10 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病毒病主要靠块茎一代代传下去,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适时进行化学防治,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防治蚜虫的药剂很多,其中内吸剂有乐果、氧化乐果、蚜灭多(蚜灭磷)等,有渗透作用的如敌敌畏、灭多威(快灵、万灵)等,有触杀作用的如辛硫磷、毒死蜱(乐斯本)、敌杀死(溴氰菊酯)等。发病初期喷洒抗毒丰(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1号乳剂1 000倍液。
7 参考文献
[1] 郑光辉,李令伟,孟晓英,等.春播马铃薯“鲁引一号”双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09(1):52-54.
[2] 康雷,李平.东北地区春播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134.
[3] 党彦超.脱毒早熟马铃薯春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1(2):7.
[4] 夏金明,姚淑娟.春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2(3):26-27.
[5] 李爱国,宋聪敏,李和平,等.河北省低平原区早春播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4(9):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