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明
摘要:介绍了山地苗圃的建设方法,并对其实践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了山地苗圃培育的苗木所具有的坏境适应能力更能满足泸水县林业的生产和发展需求,提出了泸水县苗圃建设中采用山地苗圃的必要性。
关键词:山地;苗圃;建设;意义
中图分类号:S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2902
1 引言
植树造林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而优质壮苗的生产是营造林的物质基础,有了优质壮苗,再配合科学的造林技术,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人工林的质量。实践证明,苗圃是生产优质壮苗的基地。随着泸水县林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对苗木的需求将大幅增加,现有苗圃生产的苗木已无法满足营造林项目的需求,需要及时建设一批苗圃以满足苗木的生产,而固定苗圃的建设已不适应泸水县苗木的生产需求,因此如何合理建设和分布山地苗圃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2 山地苗圃的建设
山地苗圃一般设在造林地附近的山地、疏林地或现有林地的林缘地。其优点是:距造林地近,避免因在运苗过程中使苗木失水;在与造林地相同的坏境中培育的苗木,造林后能适应造林地的坏境条件,造林成活率高;育苗的抚育管理简单省工。但在山地建设苗圃要注意土壤的水分、养分和光照等条件。在坡度较大的山地,因坡向不同,土壤水分、养分和光照等有显著差异。泸水县地处怒江峡谷中上游,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气候干旱,立地条件较差,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条件建设山地苗圃,现分述如下。
(1)低山区。因山地的不同坡向,导致受光的条件不同。日照时间长的阳坡,土壤干旱而瘠薄;日照时间短的阴坡,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较好,但光照不足,温度低,冬季苗木易受冻害。因此在低山区建设苗圃时,在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选择东南向较好,东向早晚温差大,易受冻害,其它坡向因干旱或寒冷也不适宜。但在无灌溉条件的地区,要选择阴坡,如北向、东北向。在无西北风为害的地区,西北向也较好。
(2)高山区。在高山地区虽气温低,但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较好,因此应选择光照和温度条件较好的东南向和南向,西南向如土壤水分较好也可选用。
(3)土壤条件。山地一般以土层厚薄来判断其土壤条件的好坏。在土壤水分和光照适宜的前提下,要选择土层深厚、石砾少的地块。土层厚度以不低于40~50 cm为宜。宜选择土层厚的生荒地,不选撂荒地,尤其是新撂荒2~3年的不可做苗圃。
(4)水源。选择有水源或靠近水源的地方。根据培育的苗木种类不同,对灌溉的要求不同。培育实生苗的苗圃,对灌溉条件要求不高,如:华山松、漆树、铁核桃等;培育嫁接苗的苗圃,对灌溉条件要求较高,如:核桃嫁接苗。
(5)位置。选择造林地附近,交通方便的地块。在林缘选择苗圃地要距密林20 m以上。不要选择在山梁、山谷、洼地、盆地和风口等。
(6)灾害。选择在动物为害少或其它灾害少的地方。
3 实践意义
过去对育苗的要求是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苗木。因此,泸水县的苗圃建设一直以固定苗圃建设为主,由于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苗圃大部分都在低海拔的江边沿线水田里,造林地又大部分在高海拔的山区,由于育苗地与造林地的海拔相差太大,苗木不适应造林地的环境,其次造林地交通不便,苗木都是靠人背马驮运输到造林地,造成苗木运输时间过长,苗木脱水而影响造林成活率。自2003年起,泸水县就开始逐步建设山地苗圃,通过十几年的山地苗圃建设和生产实践,在山地苗圃的建设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其培育的苗木应用于造林后取得的成效得到了肯定。因此,将其推广应用是具有实践意义和必要性的。
3.1 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固定苗圃在苗木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苗木的出圃率,过量施肥、灌溉和使用激素,导致生产的苗木适应造林地环境能力降低,造成成活率和保存率低,苗木生长缓慢。而山地苗圃培育的苗木,由于其苗圃是设在造林地附近的山地、疏林地或现有林地的林缘地,距造林地近,避免因在运苗过程中使苗木失水,在与造林地相同的坏境中培育的苗木,造林后能适应造林地的坏境条件,能够有效的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3.2 有效保护农田
由于泸水县地处怒江大峡谷中上游,山高坡陡,可利用土地资源匮乏,平缓的土地都建成农田且面积有限,并大都划为基本农田。要建设固定苗圃就必须占用农田,而固定苗圃的建设,投资较大、使用年限长、一般面积较大,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机械化生产,必须要求土地平整。这样就导致长期占用农田,破坏农田,与基本农田保护政策发生冲突。而山地苗圃的建设,其苗圃是设在造林地附近的山地、疏林地或现有林地的林缘地,属林业用地,可以有效地保护农田。
4 发展山地苗圃的生产意义
山地苗圃的建设和经营,目前只是成功应用于部分树种中,对其它树种的效果还需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但就其生产意义来说,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泸水县地处怒江大峡谷中上游,造林任务以防护林建设为主,而在防护林建设的造林地,往往是山高坡陡,生态脆弱,并经过多年的雨水冲刷和河谷的“焚风效应”,导致土地贫瘠,气候干旱,立地条件较差,因此,对造林苗木的环境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固定苗圃培育的苗木由于适应性差,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因此,进行山地苗圃的建设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孙时轩.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南京林业学校.土壤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3]孙肖飞.苗圃经营与管理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2013(8).
[4]林 挺,余译智.造林容器育苗技术[J].绿色科技,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