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古树名木现状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6-05-14 10:12郭维建
绿色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护管理古树名木

郭维建

摘要:指出了红河州13个县市均分布有一定数量的古树名木,通过开展现地调查,对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及管理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当前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和机制。

关键词:古树名木;分布现状;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S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0703

1 调查的开展情况

根据《云南省绿化委办公室转发全国绿化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调研考察文件的通知》,红河州统一安排布置了古树名木保护情况调查工作,组织该州13县市林业局技术力量,在2001年普查基础上,按国家林业局古树名木分级标准,开展了现地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14大类,包括地点、树种、保护措施等主要内容。县市调查后,收集数据进行了汇总分析。

2 古树名木调查结果

2.1 红河州古树名木现状

红河州现存古树名木3502株。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古树2099株,占总数的60%;名木1403株。占总数的40%。可按全国古树分级标准列入计划的古树名木中,有国家一级古树133株,占总数的3.8%,二级古树501株,占总数的14.3%,三级古树1465株,占总数的41.8%。红河州古树名木树种主要是榕树、黄连木、华盖木、鹅掌楸、长蕊木兰、拟单性木兰、红椿、翠柏、清香木、麻栎、滇朴、油杉、紫薇、紫檀、铁核桃、银杏、酸角、芒果、桂花、栓皮栎、野生茶、多毛坡垒、银木荷、旱柳、漆树等98个树种,树种具有明显的滇南中山地区分布特点。树龄最大的古树名木是宝秀秀山寺的一株1100余年的樱花和1株1000年的梅花(表1)。

2.2 古树名木数量增减情况及增减原因

此次调查全州古树名木总量较2001年增长了676株,其中增加的数量为779株,减少(死亡)103株。

古树名木增量的主要原因:一是树龄放宽到90~100年,古树调查资源出现了增长;二是2001年普查时存在漏登、档案不规范等现象,部分古树名木未被登记。古树名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受干旱、霜雪、雷电灾害影响死亡,以及病虫害危害、管理不到位和非法移植等因素造成了损失(表2)。

2.3 90~100年树龄古树资源情况

90~100年树龄古树有2512株。树种主要以野生茶、榕树、西南桦 、芒果、滇朴、云南樟、酸角、黄连木、石栎等为主。

2.4 古树名木分布情况

(1)区域分布。红河州十三县市均有分布。分布较多的县市是红河、石屏、建水、开远、元阳,占总数的98%。农村拥有古树名木数量3093株,占总数的88.2%;县城建设区拥有古树名木数量409株,占总数的11.8%。

(2)生长位置分布。位于寺院45株占1.3%,位于单位或庭院976株,占27.8%,位于山林1341株,占38.2%, 位于房前屋后、路旁沟边、地头山坡等处1140株,占32.7%。

(3)散生、群生状态分布。散生古树名木1521株,占43.5%,群生状态1981株,占56.5%(表3)。

2.5 古树名木认定的挂牌情况

各地均按照《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要求,开展了古树名木认定和挂牌工作,完成较好的县市是石屏、开远、个旧、建水、蒙自、泸西。

3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现状

红河州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一直受到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州绿化委按照《云南省珍贵树种保护条例》加强对县市指导和督查。石屏、开远、个旧、建水、蒙自、泸西等县市制定了管理方案,开远市出台了《开远市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蒙自市、建水县向古树业主单位下发《古树名木保护责任通知书》,石屏县成立了以县委宣传部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林业局、文体局、民宗局、住建局、旅游局及各乡镇相关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全县召开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会议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挂牌仪式,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挂牌仪式并对石屏一中、宝秀秀山古树名木进行了挂牌。有的县市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宣传不到位,群众还未养成爱惜古树名木的习惯,在大树上乱刻乱划、拴绳挂物、拴牛马牲口、剥皮取材、乱搭建筑物或堆放杂物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古树名木生存环境也缺乏保护,在大树周围挖沙取石,使得许多古树名木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管理责任制未落实,许多古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非法移植、伤病危害等因素客观存在。

4 当前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保护古树名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全面

目前红河州古树名木保护缺少严格细致的地方性保护法规、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用的保护资金,古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和管理,红河州大部分古树属集体所有,多数古树保护管理单位不固定、人员不落实、责任不明确,使大量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老树复壮措施的实施,濒危树木的抢救等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古树名木的具体保护工作难以落到实处,造成林业部门无力管,保护责任单位无法管的被动局面。

4.2 缺乏保护古树名木的思想认识

由于受红河州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生活环境、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古树名木的价值不被大部分群众所认识,损害、毁坏、恶劣对待古树名木的行为时有发生。要使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还需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4.3 古树名木保护资金不足

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红河州除公益林管护资金外,没有管护古树名木的正常资金渠道和来源,保护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古树名木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4.4 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工作还需要加强

结合古树名木调查,各地对古树名木保护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宣传工作,但是宣传的频度和深度不足,广大群众对古树的价值、作用和保护的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欠缺自觉保护的意识,对一些保护单位和个人的保护经验和事迹不能及时进行表彰宣传,良好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

4.5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缺失

古树名木大部分散生分布在农村,保护措施和手段不足,长期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对古树名木采取的有限保护措施,多数仅是简单的砌石台围护、围栏保护或扶撑,管理粗放而缺乏科技含量,由于古树树冠较大,现有的和围栏多数又较小,仅够围住树干部分,石台外部浇灌水泥,不利于古树根系生长,无法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有的古树虽然枝繁叶茂,但主干已腐烂中空,存在安全隐患,有的古树病虫危害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古树名木管护技术不系统、不科学、不规范,保护、复壮、管理技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地处偏远僻静处的古树,调查人员难于到达,普查及保护仍有遗漏,保护工作也无法开展。

5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建议措施

5.1 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建议成立专门机构,专人负责。政府和群众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使各项养护管理措施能够顺利实施。

5.2 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宣传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普、讲座等各种宣传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广泛宣传保护古树的政策、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保护古树名在保护生物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在科研价值,旅游发展方面的重要意见,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5.3 加大古树名木保护力度

根据古树名木现状,采取拍照、挂牌、建档、建立台账等方式,分级进行建档管理,有计划地开展管理保护工作,将其列为绿化和保护的重点工作,落实管养责任部门和管养责任人。积极推行古树名木认管认养活动、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指导古树名木保护责任单位做好扶撑加固、浇水施肥、病虫防治及濒危古树名木的抢救和老树复壮,整治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的不利因素,彻底消除古树下存在的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各类损害、毁坏和偷盗古树名木的不法行为,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轨道,进一步改善古树名木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庆峰.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26~28.

[2]刘 斌.合肥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初报[J].安徽农业科学,2001,7 (35):6101~6102.

[3]钟志华.古树名木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2).

[4]李国瑾,杨 颉.云南省林业厅.古树名木抗旱保护措施[N].云南科技报,2010-03-26.

[5]肖 兵,杨 婕,王少兵,等.古树名木资源与园林树种规划[J].绿色科技,2016(3).

[6]胡祥林,应有富,王国兆.浅谈古樟树的移植保护技术措施[J]绿色科技,2014(7).

猜你喜欢
保护管理古树名木
林业工作站在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中的作用
徐州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自然保护区风景资源保护初探
刍议古书画文物的保护管理和收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