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璐
摘要:以北京市京承高速通道绿化工程为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工程以2014年北京市APEC会议的召开为背景,根据两侧绿化现状常绿少、色彩单一、林下无地被的特点,以及护网内火炬黄栌长势好等现状,结合APEC会议在晚秋初冬召开,提出了留红添金、开窗透景、增加常绿、割灌透绿的设计手法。建成后,既保证了APEC会议时色彩缤纷的效果,同时又通过丰富树种、增添层次、增加慢生树种及常绿树种的比例等方式,大大优化了林相,提升了绿化品质。
关键词:京承高速;通道绿化;APEC会议;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7503
1 项目概况
京承高速通道绿化工程于2014年启动建设,以2011年11月上旬在北京市怀柔区雁栖湖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为背景。京承高速是从北京市城区和首都机场去往会址的必经之路,京承高速绿色通道是北京市“五河十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之一,是平原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骨干廊道,也是重要的国道、旅游景观干道,是展示城市发展和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为更好服务于会议召开,京承高速通道的绿化美化建设工作被市委市政府列入了2014重点绿化工程。
京承高速沿线自2003年通过多年绿色通道建设,已形成良好的绿化基础,但目前高速路两侧绿化带存在林相层次简单、景观类型单一、缺株断带等问题,景观效果不能满足美丽北京城市发展需要。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2014年平原造林,现对京承高速绿化实施加宽加厚、填平补齐、增绿添彩的升级改造工作。因此,该项目近期是为APEC峰会打造一条色彩靓丽、特色鲜明的景观大道,提升首都国际形象;远期则是借此良好契机改造提升两侧原有林林相、季相景观,形成一条春有花、夏有彩、秋观红叶、冬季绿色不断的高速公路绿色通道。
2 设计目标与原则
2.1 设计目标
京承高速通道绿化工程依托于平原造林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对京承高速两侧永久带绿化的改造提升和对新增绿化的造林,构建树种丰富、结构合理、自然协调、稳定健康的森林生态体系,改善城市宜居环境,满足市民生态需求,提高首都的生态承载能力、绿色增长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世界城市奠定基础,实现增加碳汇、美化环境、提升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项目标。
2.2 设计原则
(1)填平补齐、宜宽则宽、成带连片的原则。以现有林带为基础填平补齐,加宽加厚,成带成景。
(2)大尺度、大节奏、大混交的原则。以车行视线为主,兼顾其他,尺度要大。
(3)适地适树,快慢结合,方便维护的原则。选择抗性强,景观效果好的树种
(4)常态有彩,冬季有绿、佳时有花的原则。通过此次打造,提高整体的沿线四季景观。
(5)全面提升、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的原则。全线两侧对于长势弱、断带、杂乱、单调的地方进行增、补、换和遮挡,重点打造收费站、桥区、服务区等。
3 设计难点与方式
3.1 设计难点
首先,高速两侧已有现状绿化,且已存在10年以上,规格较为成熟,如何在尽量不破坏已有绿化成果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景观,成为首要难点;其次,项目跨度长,达44.3 km,涉及北京市朝阳、昌平、顺义、怀柔等区,容易遍地开花、设计形散、难以突出重点;第三,为APEC会议服务,景观级别较高,且会议召开时期正处于北京地区植物景观单一之际。
3.2 设计方式
(1)如何解决两侧绿化厚度不够、缺株断带不连贯、树种单调、速生树过多、缺乏色彩等林相差的问题?依据项目政策,将新纳入项目范围内的平原造林地块与原有林相结合,统一设计,加宽加厚、填平补齐,保证绿带不断。在新植树种的选择上,加大栾树、元宝枫、国槐、银杏以及常绿乔木等中、慢生树的比例,并同时达到增彩延绿的目的。
(2)如何解决项目跨度长、跨区多,重点难以突出的问题:项目分改造林带(沿高速两侧30 m宽绿化带)和新造林带(新纳入项目的平原造林地块,与改造林带相接)两个部分。改造林带原有树木主要是3~4排速生杨为背景树种,国槐、垂柳、桧柏等为主要树种,但部分长势弱,较稀疏,种植形式单一,常乔和色叶体量不够,且京承高速多为高填方路段,原有树木在高速护网内火炬、黄栌、紫穗槐等遮挡下,大部分路段只能看见树木的树冠,规格体量难以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根据此现状,提出留红添金、开窗透景、增加常绿、割灌透绿的设计手法。具体指的是保留长势较好的高速护网内现状火炬、黄栌,保护现有的秋季红色景观线,在道路沿线将常绿、色叶组团(油松\桧柏+金叶榆\栾树\白蜡\元宝枫\金叶白蜡)搭配成80~150 m长的更新组团进行有节奏的布置(图1~5)。在收费站、服务区等重要节点处,协调护网内建设单位适当对黄栌和火炬进行修剪,将新植组团透出来。在沿线背景景观较好处,如水塘、河流等,在新植树木的同时,可适当将原有速生杨进行移除,将远景借进来,合理改变现有节奏,避免视觉疲劳。
另外,改造林带位于前景处,介于公路多为高填方路段,落叶乔木规格应选用胸径大于12 cm,常绿乔木应选用高度大于5 m,避免视线遮挡。
新造林带散落分布于改造林带之后,种植上应与改造林带有机结合,种植组团不可碎散,应注意集中连片,加大常绿组团、金色叶组团的比例。与改造林带相互呼应,形成视觉冲击。栽植方式以自然式群团状栽植为主,做到针阔结合、乔灌草复层异龄混交。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栽植好种、好活、好看、好管的乡土树种为主,可适当选择适应性强、观赏效果突出的引进树种。速生和慢生树种混交、常绿树与落叶树搭配、乔木灌木树种结合,重点地区加大观花、观叶、观果植物比例,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道路两侧及林下活动区域的落叶乔木树种分支点高度应不小于2.8 m。原则上每100亩绿化面积内至少要有5种以上主要乔木树种,每种主要乔木树种比例应不小于10%,常绿乔木比例占乔木量的20%以上。
(3)如何解决APEC会议召开时,北京地区处于植物景观单一之际的问题?植物的物候期基本恒定,但也会因为当年温度差别而有所提前或推后。2014年APEC峰会召开时间为11月中上旬,很可能所有落叶乔木均落叶,且林下地被荒芜。
介于项目的特殊性,在树种选择上,注重加大常绿乔木的比例,并增加常绿种植组团,延长景观期。在地被选择上,同时注重当年及来年景观,采用一、二年生花卉与宿根地被的混播方式,地被覆盖率达到50%~70%。根据各区沿线长度,地被分布分为3段(表1)。
4 结语
通过该项目的设计实践和总结,还是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间以及问题需要探讨。例如,在绿化改造项目中,新植树木与原有树木的比例应如何设定才能达到见景与保护的平衡?本设计改造林带更新组团体量在80~150 m左右,建成后结合车速从视觉效果看,还应整合节奏,适当加大延长体量,减少个数,可以更好地突出形成视觉冲击。
但总的来看,通过增绿添彩,整合节奏、抚育管理、大规格苗木造林等一系列手段及措施对沿线两侧绿地进行填平补齐,加宽加厚,达到合理调整林相结构,提升景观和生态效果的目的,实现全程“绿不断线、彩不断链、四季常绿、景观自然”的效果,满足APEC会议景观布置需求,展现了生态首都的美丽形象。
参考文献:
[1]游 震.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理念与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
[2]王大龄.高速公路系统景观的特点与美学特征[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1).
[3]项新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融公路与自然环境之中[J].公路,2002(4).
[4]杨余红,张品英.弥勒市城市面山绿化景观改造建设项目作业探讨[J].绿色科技,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