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彤
热考题
一本书,是一面时代的镜子,照出你完美的一刻;一本书,是一块历史的化石,带你探索古老的神秘;一本书,是一架文明的梯子,让你的品德超出一般;一本书,是一艘小船;让你遨游知识的海洋。书是我们生命里的一部分,如果世界上没有了书籍,就如人失去了精神,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
请以“爱护书籍”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今年高考结束后,又有学生撕书庆祝,这种“仪式”已经流行几年了。今年甚至有人拍到了雪花似的书籍碎片从天而降的“盛景”。有同学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宣泄三年来积蓄的紧张情绪。
是不是不撕书,就无法发泄情绪?那么,在“撕书仪式”还没有出现之前,那些经过高考却没有撕书的同学,是不是因此落下“后遗症”了呢?就算同学们需要宣泄情绪,但能不能选个不伤及书籍、不辱没斯文的方式呢?
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焚书事件,由于执政者的文化暴政,很多珍贵史料在焚书事件中被毁……这些让历史蒙羞的暴行对文化的伤害,不会随着被烧毁的书籍逝去。珍贵史料无法找回,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焚书这般野蛮的方式对知识的否定和诋毁,想必刚放下历史书的同学们还没有忘记。书是知识的载体,即使现行的教育使同学们极度压抑,但那也不是书之过,既然如此,怎么可以通过撕书这种没有任何益处的行为来发泄情绪呢?
在现今社会,任何人都有压力,考生的压力并不是最重的,且眼下的社会给了考生们最大的保护和包容,历次考试前社会各方面为考生“让路”的举动就是明证,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就能有辱没斯文、辱没知识的特权。
每当看到学生疯狂的“撕书庆典”在学校里大行其事,老师又置若罔闻的新闻的时候,我便在心底发问:老师们为何选择“袖手旁观”,允许自己的教育对象用撕书这般粗暴的行为减压?无论是书,还是备考的资料,那都是三年来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的见证,学生撕毁书和备考资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老师三年来辛苦教学的否定。学生们欢呼着,将书本撕成碎片,尽情发泄的时候,老师心中会作何感想呢?学生做出这种不尊重老师劳动成果的行为,也是中国教育的失职。
现在的学生与以往的大不相同,他们的毕业典礼已经成人化、社交化,这无可厚非,因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社会的包容性也是逐渐增加的。然而,无论社会的包容性有多大,也不能允许甚至纵容对知识与文明的冒犯。作为读书人,更应该尊重知识,珍爱书籍。
有很多人爱书如命,自己的书绝对不外借,甚至不允许有一点折损,这其中承载着爱书人对知识的珍视,对文化的尊重。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尊重知识,爱护书本,崇尚文明,难道不应该是我们中华儿女应该践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