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
陈锡勇教授曾担任全国纺织中职校化纤与纺织复合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棉纺织专业委员会织造学组委员、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棉织专业委员会委员、常州市纺织工程学会棉纺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长三角非织造材料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锡勇长期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同事们的尊敬。他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量并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组织和参与编写“十一五”高职高专教材《棉纺工程》、《毛纺工程》、《机织技术》、《筒并摇工国家职业标准》、《纺织工艺与设备实训》等,主编全国“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棉纺工程》、《纺织工艺与设备实训》几十余万字,其中《棉纺工程》被评为200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他主持和参与建设的“纺织工艺学”、“纺织工艺技术应用”课程分别被评为2006年、2010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由他主持建设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被评为2012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近十年来,他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讲台上绽放青春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专业技术,坚持以应用为教学宗旨,明确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在理论和实践上始终坚持以培养社会需求和人才的全面素质着手;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采取兴趣的激发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课堂讲授与专业学习方法的指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担负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陈老师还一直担任班主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知识复合型与技能复合型的双重复合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
教学中,他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有关的专业资料,收集纺织生产的信息,并依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确定最佳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及最佳的教学反馈渠道。他还通过观察、练习、交流和总结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他广博的知识、趣味的讲解、严谨治学习惯赢得了师生们的热爱,被授予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先进班主任”、“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敏锐深入的观察力,用汗水浇灌科研之花
面对知识经济下的职业教育,陈老师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做出一系列调整,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同行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建议。
在科研活动中,他在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工作的同时极参加技术项目研究活动。2007到2008年,陈锡勇主持了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综合职业能力的《纺织工艺》课程包的开发”教改项目;2007到2009年,他指导并参与了江苏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开放式校内纺织实训基地中的综合性训练”教改项目;2009年到2010年,他主持了常州市工业攻关项目“嵌入式PLC在细纱机上电气控制的设计与应用”科研项目。近10年来,由他主持的市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参与省级课题2项,主持和参与院级课题5项,主持和参与校企合作课题5项,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碰撞思想火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陈锡勇教授深知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的根本原则。因此,他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专业工厂实地体验生产工艺流程,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强化了专业知识,并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学习。他坚持“以导为主”,积极利用多种方法、渠道创建学生的学习、实习及就业环境,在组织纺织工艺课程实践教学中,明确具体的任务与要求,积极与企业加强横向联系,并且有针对性的配置校内实训设备。
他还积极参于社会工作。2004年5月,陈锡勇在上海长三角非织造材料工业协会理事会议上作了名为《优化非织造人才培养》的报告;2007年12月,他在江苏省织造年会及新产品研讨会议上作了名为《产业用纺织品开发》的报告;2009年7月,他在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全国织造新产品研讨与开发会议上作了名为《阻燃纺织品与阻燃法规》的报告;2009年12月,他在江苏省织造年会及新产品开发会议上作了名为《亚洲及台湾纺织现状与合作发展》的研讨报告;2009年9月,他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纺粘法非织造布分会会议上作了名为《水冷过程对熔喷驻极体非织造织物的影响》的研讨报告; 2011年12月在江苏省纺织工程学会棉织专业委员会会议上作“赴德国、瑞士、韩国学习考察”报告。他还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培训与服务工作,与长三角企业进行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为地方经济服务,尤其为中小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以提高员工素质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
陈锡勇教授作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带头人,在教书育人中依然抓紧学习、认真思考、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锻炼意志、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一件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着不平凡的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