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爱军
前几天,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两个细节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巴黎圣母院,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站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前,抬头向上专注地看着什么。突然,一个焦急的女声传来:“你在干吗?快过来拍照。快点!”“妈妈,我在看顶上的雕花,那个纹路……”“看什么看,快来拍照。你要看雕花,让爸爸拍下来,你回家在电脑上想放多大看就放多大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小女孩跑过去了。拍完后,妈妈似乎忘了让孩子再去看顶上的雕花,更别说让孩子爸拍一张建筑照片了。
之后,妈妈搂着女儿边走边不断启发她:“巴黎圣母院,咱们亲眼见了哦,可以好好写篇作文了吧?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你以后若不记得什么是哥特式建筑,就想想巴黎圣母院的样子。它还是一本名著的书名,对不对啊?这本书谁写的啊?作文开头你怎么写啊?”和妈妈滔滔不绝的兴奋相比,孩子恹恹地沉默着。
费心教育孩子的妈妈,为什么不能给孩子留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她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巴黎,用自己的心感受巴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巴黎呢?
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自己的好奇心、兴趣、意愿、情感、思维、审美和语言,最好的教育是激发和引导孩子自由发展。孩子喜欢看雕花,妈妈就应该停下来陪孩子一起看;如果行程紧张,不拍照又何妨?鼓励孩子写篇作文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不要用“八股文”的程式来加以规范,而要以激发兴趣为主——“我手写我心”。如果孩子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写作文,还有享受生活、欣赏风景、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就写作本身来看,有意思远比“有意义”重要得多。有意思是孩子本真的自然流露,而“有意义”则是成人眼中程式化的“八股文”。为什么“孩子恹恹地沉默着”?因为妈妈的一己之好,屏蔽了她身体的自由和心灵的自由。
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家长。他们带着孩子回家省亲、外出旅游、参加活动,甚至散步、郊游、逛公园、去市场,都是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对孩子指指点点,把自己所谓的审美观强加给孩子。公园里,孩子被无名的红花绿草所吸引,家长却硬逼着他去看荷花、观牡丹;在海边,孩子一心想着捉浅水滩里的小鱼、螃蟹,家长却饶有兴趣地引导孩子欣赏碧海蓝天。一旦外出,家长就让孩子写作文,而且要尽量写得“有意义”。结果,孩子宁肯待在家里,也不愿意跟着家长出门。记得有一次,我带学生出去春游。当学生听说是没有附加条件的“纯玩”时,个个欢呼雀跃,大声地喊起来:“老师,我爱你!”“万岁!”“解放了!”“好幸福啊!”……
“理解一切,即宽容一切。”更进一步,“即使无法理解一切,也要努力宽容一切。”给孩子一些自由,他会让你笑,让你暖,让你思考,让你通向他小小的内心世界,看到他最真实的喜怒哀乐。“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徐志摩语)。”给孩子一些自由,让他按照他成长的节奏和方式成为独特的自己。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日照,276826)
编辑 / 丁 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