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是有情痴

2016-05-14 16:37张康
醒狮国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长生殿临川汤显祖

张康

汤显祖所拥有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成绩在中国文化史上是少有的。近代以来,自日本学者青木正儿开始,陆续有学者将之与莎士比亚并举。汤显祖和莎翁的相同之处最终落脚都在一个“情”字。从汤显祖的艺术实践中逐渐析出的“情”字,不仅在明代后期散发着强烈的思想启蒙的光芒和巨大的女性主义觉醒力量,更是其后人们对汤翁美学接受的最直接也是最深层原因。

从泰州学派中所流淌的自由主义和人文力量实在和西方人文主义的某些核心思想高度合拍。对人和人天性的接受和认可常常遭受一种落后的伪崇高人性论的压制和阻挠。莎翁戏剧如此,汤翁亦如此。“临川四梦”相继问世后,一大批剧作家受到汤显祖的影响开始追步其创作,短时间内便形成了规模性的剧作流派,后世称为“临川派”,而流派中的这些艺术家的名字,今天我们一一叨念,就会更切心地感到汤翁当时的艺术地位竟崇高到了何样的程度。

如吴炳。他是因编纂《绿牡丹》《画中人》《西园记》等剧闻名于世的《石渠五种曲》的作者,其中《绿牡丹》名列《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为越剧保留剧目,久演不衰。

如孟称舜。著名戏剧《娇红记》的作者,而该作更是名列“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如洪昇。著名戏剧《长生殿》的作者,其地位和艺术成就无需赘言。洪昇在《长生殿例言》中道:“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其对汤显祖的崇敬和膜拜已经到了奉为圭臬的地步。

允许我提一下孔尚任,如果我们细细品味《桃花扇》中的儿女情思和家国之感,就会发现处处都有汤显祖的线索,后来宋荦所说的“新词不让《长生殿》,幽韵全分玉茗堂”正是最好注解。

再次列举这些名字,回过头来去看汤显祖在中国戏剧艺术史中的位置,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汤翁如此受到后人爱戴了,汤翁对天性和自由的歌颂开启了明末市民的心智大门,《牡丹亭》问世后,当时的青年人中引起了现在追星眼光看来都感到惊奇不已的社会反应。传说娄江一位名为俞二娘的少女,因读牡丹亭后,感同身世,自伤不已,竟在17岁的大好年华便怀着悲恨离世了。杭州优秀演员商小玲在亲身表演《牡丹亭》第十二出《寻梦》时,心中苦情郁结,竟当场七绝而死,玉殒舞台。这些惊奇的逸闻之真伪虽有待考察,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当时礼教对人的长期禁锢和压迫到了何种地步,一部性情之作一旦开启了天性和自由的大门,汹涌澎湃的情感力量便可以超越生死,用超越性的死亡事实,给阴云重重的伪人性论礼教以最为不屑的嘲讽和批判。

也正因此,汤翁也遭受许多封建卫道士的恣意攻击,诅咒他“死时手足尽堕”,甚至“有入冥者,见汤显祖身荷铁枷”。同治十一年,《牡丹亭》被列为禁书。

可是光芒不能被遮蔽,层层禁毁不但没有让汤翁艺术生命力丝毫减损,反之在明亡入清后,广泛受到爱戴和追捧。甚至许多戏班以上演汤剧为荣耀。由明入清的著名文学家钱谦益领袖明清之际文坛数十年,他十分推崇汤翁,曾作诗高呼:

“一代词章孰建镳,近从万历数今朝。挽回大雅还谁事,嗤点前贤岂我曹。”

“峥嵘汤义出临川,小赋新词许并传。何事后生饶笔舌,偏将诗律议前贤。”

——钱谦益《初学集》卷十七

钱牧斋深刻认识到汤显祖作品的戏剧史和思想史意义,认为汤翁的作品正是中国文脉的复归和诗经文学传统的复兴,足以照耀当代,流传后世。而那些并无见识的后生根本不能领会汤显祖的意趣神色。钱谦益这种当时独绝超拔的认识不仅是出于对汤翁艺术魅力的认可和赞叹,更是对汤显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地位和捍卫,而清代对汤显祖戏剧意义的认知也大多基于此。

而王夫之更以一句“好驴马不逐队行”来批评名声大噪的“七子”不过是死守陈规的呆板教师,终日在前人框框中自我欣赏,而汤义仍才是真正性情风流、思致灵会的风雅之士。

这些切理入心的见地无一不是从汤翁的“至情”出发,以此昭明后人。

“天不老,情难绝”,永恒的情感指向人类伟大而自由的心灵,情与日月同久,才能穿越时空,把人类赖以呼吸的人文空气永恒地净化下去。所以汤显祖的魅力才能走过历史,走到现代人的面前,把人性高雅的自由之姿以绝美的艺术力量陶冶、净化人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长生殿临川汤显祖
试论《临川梦》对《牡丹亭》的再现与批评
长恨歌
临川四梦(乡音版)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汤显祖墓园发掘的纷扰
汤显祖家族墓初考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临川渡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