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课堂活动设计

2016-05-14 12:40姚洁
智富时代 2016年8期
关键词:本地化课堂活动设计

姚洁

【摘 要】本文从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出发,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经验,分析课堂活动设计在英语作为第二外语国家的挑战,并提出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设计的本地化。

【关键词】课堂活动;本地化;设计

一、研究背景

课堂活动这种交际式教学法自任务型教学法从上世纪8 0年代发展起来,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很多课堂活动直接移植到中国外语课堂总有些水土不服,因此需要精心设计,既能把握创造交际互动的课堂,又能最大程度调动中国学生的潜能。

二、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以活动组织教学,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认知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感知、认识、使用目的语,在“用”中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学界认为外语课堂上任务这一概念可概括为:学习者应用目的语所进行的促进语言学习的,涉及信息理解、加工,或解决问题、决策问题的一组相互关联的、具有目标指向的课堂交际或互动活动。可以看出对task的理解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更加丰富全面。

课堂活动在中国语境的运用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与国内传统语言教学观念的差异。任务型活动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解决问题,但这与中国传统的语言课堂文化有所出入。同时“考试文化”过重,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任务开展效果打折。作为外语,学生课下使用英文的机会很少,交流的欲望比不上印度等国家的课堂。

文秋芳认为以课堂活动为主任务型教学法:“有其明显的缺陷”。 中国现有的教学模式,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present, practice and produce),这种模式以语言形式为中心。每一种教学法都源于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基于这个信念,她认为任何一种从国外“进口”的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法在内, 都不可能直接用于中国的英语教育,必须中国化。在借鉴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因地制宜的设计本地化的任务,尽可能减少由于设计不当而造成课堂效果不到位的情况。

三、本土化任务设计要素

作为本土化的任务,课堂任务至少应在以下五个基本构成要素方面实现本土化:

(一)教学目标合理、明确、全面

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与其练习很多目标最后没有达到效果,不如把少量的目标充分练习,达到效果,少即是多。教师必须根据具体任务的特点(而不仅是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完成任务实际能力来确定教学目标, 除了语言知识、主题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语言技能、认知技能、学习与交际策略和学习态度等全面的语言训练目标。

另外传统语言学习的最大问题是脱离语境,脱离功能——目标就只是语言的形式——学生可能知道不同的语言形式,能做对题目,但不能以这些形式得体地表达意义和功能,不能把语言用起来。所以要学习目标要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要把语言形式和功能结合。

(二)内容紧贴国情,情景符合需要

任务的完成总要在一定情景中发生,比如任何一个语法知识点都能在实际生活中有用,我们用现在时可以描述我们现在的心情;用完成时可以表达曾经去过的地方,用虚拟语气表达对过去的遗憾等等。任何任务都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发生,否则变成了枯燥的记忆。

(三)脚手架充分

课堂活动参与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任务复杂,难度过高。在英语作为外语的国内环境下,学习外语的热情虽然很高,但学习水平并没有达到相应的位置。如果只是简单的把任务甩给学生自行完成,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一个总任务可以分解为小任务,小任务可以继续分解,搭好充分的脚手架,这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效仿的榜样,减轻学生的焦虑。任务的先后顺序,时间安排都要经过精心设计,才能符合认知规律,顺应学习的实际需要。

(四)输入材料丰富贴近实际

在国内的课堂上使用的教材中,真正为国内学习者开发的教学资料很少,一些改编教材中的情景在英美国家的学生看来非常熟悉,很感兴趣,而中国学生却并非如此。因此教师需要对教材做一定的整理改编补充,让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实现本地化,这样才能促进学习动机。

(五)教师和学习者之间形成新型互动

课堂活动设计相比于传统的讲授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过硬的语言功底、深入挖掘本地化的素材、跟急功近利考试为中心的思想抗争等等。实施课堂活动的工作量比传统教学法要多几倍,教师还要不断的自我学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不光是任务的监控者,指导者,也可以多参与任务,及时的给予帮助和反馈,促进任务更顺利有效的落实。

即便在设计任务时关照了中国学生的特色和课堂的实际,仍会有相当比例更加适应相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所以实际课堂应该适当搭配各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知识的课堂才是最正确的课堂。

四、本土化语境下任务设计

在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语境下,课堂活动的设计需要结合中国外语教学实际,博采众长、同时结合语言形式和功能、难易程度合理的任务是教师的挑战,也给创造性教学带来机遇,因此需要不断关注优化课堂任务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Nunan, D. 2002. The impact of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on educational polic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J]. TESOL Quarterly 37: 589-613.

[2] Richards, J. C.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吴文,2012,亚洲语境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J]. 现代外语(3):312-330.

猜你喜欢
本地化课堂活动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目的论视角下的电子游戏翻译
如何利用Memoq进行网页本地化项目翻译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课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研究的初探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