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冼星海诞辰 110周年、逝世 70周年,全国各地、社会各界都举行了诸如音乐会、艺术节、研讨会等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同时各个艺术院团也都创作了多种形式的舞台剧目,如舞剧、歌剧等,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人民音乐家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南方歌舞团也倾力打造了一台大型原创音乐剧《烽火 ·冼星海》,以表达对冼星海的追忆和歌颂。经过一年的反复打磨,这台剧目于 2016年3月26日在北京的中国剧院拉开了新一轮巡演的帷幕,笔者有幸观看了该场演出。
冼星海的一生,是音乐的一生和革命的一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创作出歌剧、交响乐及艺术歌曲外,还有二百多首大众歌曲,其中尤以抗战救亡歌曲为重。研究冼星海、纪念冼星海、以艺术形式重塑冼星海,并非易事。因为他既是历史文化名人,又是多产的音乐家,尤其是他的歌曲作品不仅记录了他的艺术历程、生命历程,更记载了中国革命的滚滚烽烟,因此艺术化冼星海就不能绕开其音乐创作的成果。所以,走进剧场的那一刻,我还在怀疑,这台以原创音乐剧形式上演的剧目,会不会做成冼星海作品演唱会?然而,看过之后,笔者不仅打消了这样的浅层次疑惑,而且认为该剧在剧本、音乐、舞美、本土化等方面均有值得称道之处。
一
该剧由序幕、第一幕、第二幕和尾声几部分组成,其中第一幕有归来之后、救亡之歌、热血之爱、太行之上四场,第二幕有情定黄河、歌起黄河、相约黄河、怒吼黄河四场,主体部分是这八场戏。从剧名中的“烽火”二字可以看出,该剧并不是对冼星海整个人生历程的回顾和总结,而是截取了他从法国学成归来,到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这一时间段。剧本的写作思路较为清晰,能够将星海回国之后的主要活动路线、情感生活、音乐创作以及主要成就叙述清楚。可以说,冼星海以音乐作为战斗武器投身抗日救亡运的光辉历程是该剧的主要叙事线索,而关于他的友情、亲情和爱情则是本剧的另一条暗线。与这些叙事线索相配合的,是编剧对包括冼星海在内的几位革命同志的人物形象的着意刻画。
比如,在刻画冼星海时,我们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事件和细节:因为无钱医治重病的母亲而被迫当琴,在此时认识了钱韵玲和王晓歌;在听到前线来的桂涛声介绍自己的歌曲在前线传唱的情况时,他体会到了音乐的巨大功能,不禁说出“真没想到,音乐也能当武器打鬼子”的感叹,而这也是为他奔赴延安做了铺垫。在延安时,“他是延安一怪,总拿鸡当下酒菜”(塞克唱),因为“他怪就怪在不吃鸡写不出旋律来”(光未然唱);不仅如此,他创作《在太行山上》时,则是吃了光未然送给他的白糖、《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则是喝着白糖水写出来的;帮着延安的部队乐团自己动手制造乐器;在上下两幕开始前均以冼星海写给母亲的家书来开场,显示了冼星海的家国情怀,正是这样的情怀,使他毅然从法国回到了中国,从武汉走到了延安,将自己的青春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抗战。这些情节的设计在以往关于冼星海的作品中是没有看到的,足以看出编剧的胆大心细。而看过演出以后,的确让观众再次为冼星海才华横溢、满腔热血的人民音乐家形象所感动,被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一代热血青年为民族解放奉献青春和生命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钱韵玲与冼星海,因为音乐与救国的理想在战火中相识、相爱、相伴,爱情与音乐融为一炉,共同谱写了一曲热血青年保家卫国的大爱之歌。冼星海与光未然、赛克、王晓歌等人的革命友谊、矛盾冲突与为抗战所做的贡献等,也展现了一代热血青年的群像。还有那条象征着对爱的坚贞和对理想信念的笃定的红围巾,已经化为一个符号沿着冼星海的音乐创作轨迹贯穿了全剧。
由此,我们看到了一个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音乐家——冼星海。
二
一部成功的音乐剧要有好剧本,但更需要好音乐。如果说剧本是音乐剧的肉体,那么音乐就是其灵魂。音乐剧的音乐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如角色的唱段、场景音乐、演员的歌唱及其与人物形象塑造的关系等。本剧主要是写冼星海在革命战火中不同阶段的成长故事,反映了他音乐创作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在唱法上,美声、通俗等多种唱法经由男声、女声不同音色的对比,展现了主要演员在声音色彩掌控与人物情感表达之间关系的处理能力和唱功;而独唱、有重唱、有齐唱与合唱等不同演唱形式,则呈现给观众一个具有层次丰富、结构清晰的声音场域,使整部戏的音乐性得到更好地展示。
正如文章开头所言,本剧并没有被写成“冼星海歌曲演唱会”,除了在剧情发展的几个关键位置运用了冼星海的作品外,占该剧重头的音乐唱段和背景音乐,均是作曲家原创,并且达到了较好的“以音乐塑造人物”的效果。体现冼星海本人音乐创作的细节有:开场的领唱与合唱《救国军歌》、合唱《在太行山上》;第二幕第四场“怒吼吧黄河”中的合唱《保卫黄河》与《怒吼吧黄河》;尾曲的《黄水谣》等等,可以说节点选得较为恰当,从整体的音乐布局而言,比例十分恰当,既将冼星海的音乐创作成就通过其代表性的曲目符号化地呈现在观众耳畔,又不至于让观众对冼星海本人的音乐产生某种“期待”,足见作曲家扎实的创作功力。
而体现作曲家原创的细节,在本剧中则更是可圈可点。比如,开场时小号 solo一节,虽然只有几个小节的旋律,虽然旋律的音区并不高、节奏较为简单、速度也很缓慢,但是每一个音都那样沉甸甸,仿佛写满了威武的正气和催人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号角”的力量,它奠定了剧目的整体基调,从一开始便抓住了观众的心;第一幕中,钱韵玲、王晓歌和塞克等各自有中意的对象,他们分别用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多声并置的旋律线交织着,将人物的情感线索也浮现出来;第二幕第二场的冼星海、钱韵玲、赛克和光未然的四人重唱《鲁艺时光》,在风格上也较为活泼,旋律优美,又不失活泼俏皮的感觉,不仅写出了冼星海在创作中喜爱吃“白切鸡”、写不出旋律借鸡出气的真实、接地气的人物特点,而且也将几位革命同志战火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描写得相当到位。第二幕第一场,冼星海与钱韵玲“情定黄河”,冼星海被黄河深深地震撼了,一曲《我要歌颂黄河》,让一种国破山河在的悲壮油然而生,也让观众通过冼星海的演唱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了体现该剧是广东的本土戏、冼星海为广东人的身份,作曲家特别将广东民歌《顶硬上》运用到了剧中,在开场、延安时期等重要场合中以独唱或齐唱的形式不断再现,可以说贯穿了该剧始终,成为另一条贯穿该剧音乐性的一条暗线,既体现了岭南音乐底色,也为该剧整体的音乐结构注入了活跃的因子。此外,为配合星海回国后上海滩时代背景的描写,作曲家安排了舞女们齐唱《满场飞》来为之配合,效果也十分到位。剧中还有诸多的音乐唱段,虽然短小松散,但是与剧情的结合较为妥帖。
整体而言,该剧的音乐塑造还是较为成功的,很多观众出场的时候,都是哼唱着《顶硬上》中“顶硬上,鬼叫你穷”,以及《鲁艺时光》中的“你是延安一怪,总拿鸡当下酒菜”“他怪就怪在不吃鸡写不出旋律来”等旋律。可以说,音乐已经与该剧的剧情巧妙地融在了一起。
作为冼星海饰演者的王传亮,则是一位来自星海音乐学院的 90后声乐专业的研究生。他于 2015年荣获第二届德国 Gut Immling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男子组第一名,是唯一入选的在校学生。在该剧中不仅其青春的形象与星海相像,其唱功也在塑造冼星海的过程中增色不少,让观众也领略到了他高音洪亮、中音结实、气息控制得当、发音吐字清晰等较强的演唱实力。
三
该剧除了剧本和音乐外,其舞台叙事也叫其他舞台艺术作品,尤其是音乐剧有了更多的新“气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全息图像为主体的影像叙事构建,这打破了以往舞台上视频影像与戏剧内容之间关系不够密切的“两张皮”的现象,让全剧的叙事影像与剧情、音乐结合得相得益彰。总体而言,剧中的大部分场景、故事情节等,在全息图像的辅助下,显得丰富而生动。
比如第一幕和第二幕开场时冼星海给母亲的家书,在冼星海的读出书信的同时,舞台上以全息图像的形式,将信的内容一字一字地“敲”出来。为了更好地表现冼星海等一众爱国青年躲避敌人轰炸、逃亡防空洞的紧迫感,我们看到了演员仅在原地跑步,而全息图像则将向后“流动”着的街道建筑成功塑造出来,造成了情绪上的内外互动。在第二幕的“情定黄河”一场,配合着冼星海《我要歌颂黄河》的唱段与舞蹈演员表演,舞台上则以全息投影呈现出众船工正驾船与汹涌澎湃的黄河搏斗的影像。应该说,该剧中全息技术的使用,不仅很好地配合了剧本和音乐,也从深层次将音乐家们用音乐作为武器投入抗日救国的主题表达得更加真切。再如在八路军血战太行山一场中,战士们与“鬼子 ”对峙,当“我要化成璀璨的星,对着大海唱你的歌”音乐响起,身后是特效呈现的暮云、残阳、烈焰、山岗,令观众们犹如身临其境。这些共同构成了该剧全方位的戏剧化表情。
该剧中的编舞也颇有新意。在讲述延安没有乐器时,通过赛克的 “创意”用勺子和茶缸来代替乐器,并由此编配了一出 “勺子茶缸舞”,而该舞也使创作团队在研读史料的基础上的创意。舞蹈总监邓士敏说:“为了延续戏剧人物的情绪和张力,我们在创作过程中特意打破了原有常规的舞蹈编排,多安排了些短小精悍的舞蹈片段,着重抓‘符号 来做创意,以虚实结合来体现剧情。 ”因此,这部剧虽然展现的是抗战的“烽火”,属于抗战题材,但在舞台,观众并没有看到正面的“鬼子”形象,取而代之的“鬼子”的符号:钢盔和刺刀等,或者是在乐池中出现的背影。
虽然该剧的舞台叙事很好地服务了剧情和音乐的发展,但是,笔者觉得对于全息图像技术的运用似乎有些“过火”,比如冼星海几人遇到轰炸逃往防空洞一节,过程显得过于冗长,而且音效嘈杂,似乎在刻意显示全息技术的运用,其实这一部分只需十几秒的时长就足以表现当时的气氛和场景的变化了,同样也能达到相应的舞台艺术效果。
总之,《烽火冼星海》一剧体现出青春与活力、开放与创新的创作精神,它的整体剧本结构、音乐、舞蹈及舞美等,综合形成了该剧较为鲜明的音乐剧气质。作为音乐剧创作的南方重镇——广东重大主题文艺精品创作的实践,尽管在音乐或舞美上还有继续打磨的空间,但是该剧依然可以被认为是中国音乐剧本土化的又一范例,将为音乐剧的创作提供大量的经验。同时我们更希望看到广东歌舞团能够运用音乐剧这一具有极强时代气息、受年轻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创作出更多的作品,以繁荣中国音乐剧市场。
陈艳秋: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