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杨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00-01
摘 要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这也带动了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是最能直接反应一个国家的体育发展水平,而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影响我国后备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对我国及国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进行研究,努力找出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优势与弊端,争取为我国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培养体制
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先后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模式也渐渐暴露出弊端,所以也渐渐被历史所淘汰,“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是在新经济体制条件下,为适应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是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暴露出弊端后,为缓解学训矛盾以及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所进行的改进。基于此背景,本文就我国培养模式及和国外对比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争取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一、国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一)“体教结合”模式概述
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充分发挥了我国社会主义优势,以举国资源、举国智慧、举国意志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1984年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就获得了15枚奥运金牌,到2008年奥运会荣登奥运金牌榜首,举国体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这种成就的背后,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运动员的教育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棘手问题,所以为解决运动员的教育问题,缓解学训矛盾,1986年,原国家体委向国务院报告提出:坚持以学校体育为战略重点。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各地具体条件,坚持以学校为基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多种训练方式。在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下,体育系统开始与教育系统合作出台了系列政策,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包括:体工队学院化;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加强体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和在普通中学试办二线运动队;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于是,“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与实践也就伴随着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延续应运而生了。
(二)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概述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原国家体委参照苏联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北京、天津、上海试办3所青少年业余体校,并制定了《青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和《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章程(草案)》,对业余体校的组织机构、教学训练、工作制度、经费、场地和器材等做了明确规定,使业余体校办学有章可循。这也为我国目前三级训练体系奠定了基础,即我国目前青少年运动员培养主要是由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形式。其体系主要分为三级,第一是国家队;第二是省级优秀运动队;第三是以各级各类体校为主的青少年训练队伍。其中,青少年训练体系分为三级,一是体育运动学校和体育院校附属的竞技体校;二是各级各类少儿体校;三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体系,为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体育地位。
二、国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少体校”一说,他们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可称之为“一条龙”。与国内体育学校脱离普通学校教育而自成体系的“一条龙”不同,西方国家的“一条龙”是在学校里完成的,即通过小学—中学—大学或实业团体和俱乐部来发掘优秀的运动员。青少年选手通过业余时间进行训练,始终不脱离学校教育,这样可以最大提高教育与体育部门的优势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效避免后备人才中途“夭折”及流失,避免资源的浪费。在许多国家,课余训练与文化教育有机结合,在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运动员顺利完成学业。参加业余训练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黄金年龄段,如果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脱节,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因而这些国家的学校都把从事课余训练学生的文化学习放在重要位置。比如,美国NCAA对各大学招收运动员的名额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对招进大学的运动员文化学习也有严格的要求。澳大利亚的青少年体育主要是在学校和社区俱乐部两大领域内开展。然而,它们的关系是不明确的,经常以松散的协会形式运作,青年人自己就可以决定体育活动是在学校还是在俱乐部,或者既在学校又在俱乐部进行。
三、结语
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合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有利于更多的后备人才脱颖而出,避免人才的浪费,我国先后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这些模式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经济体制的变化,使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也在变化,只有最适合经济体制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才能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教育和体育无缝对接,将体育寄托于教育必将是我国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冯庆梅,夏思永.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02:68-70.
[2] 金玉,潘绍伟,彭杰,张吉祥,方明,李仪.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6.27(5):86-87.
[3] 王飞,张加军.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9:182-184.
[4] 冯骏杰,刘江南,黄德敏,许静.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04:1-7.
[5] 苏宁.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思考[D].北京体育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