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阳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在打击违法犯罪的过程中,科学和技术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用智能眼镜追查嫌疑人
目前,智能手机成为警察的标配,在处理交通事故或民事纠纷时可以拍照或录像留证。然而,在追查刑事案件嫌疑人的过程中,用智能手机留证就显得有些累赘了。为此,美国警方开始为警察配备自带摄像头的警用智能眼镜。
当然,智能眼镜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互联网或警用内部网络为办案提供相关资料。集成在眼镜中的疑犯分析软件可识别摄像头拍到的每个人,让警察可以在人群中识别出他要找的嫌犯,或者在追击中可以预知嫌犯可能的逃亡路线。通过智能眼镜的联网功能,拍摄到的照片可以非常容易地分享给其他成员,同时也可以让警员之间更加方便地进行实时交流。
确定指纹存留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因此指纹是识别罪犯的最普遍方法,不过利用传统的鉴定技术无法判断指纹是何时留下的。荷兰科学家迪·普伊发现,通过分析指纹内含的化学物质比例,可推断出指纹存在了多久。
指纹是由人类汗液和皮肤油脂分泌物形成的,主要包括盐分、氨基酸、胆固醇和蛋白质等化学物质。迪·普伊指出,这些物质部分会随时间逐渐消失,因此只要鉴定指纹内化学物质的比例,就能推算出指纹存在了多久。利用这项技术,警方能够鉴定残留天数在15天之内的指纹。
用软件预测犯罪
在美国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中,2054年,警官可以预测犯罪并在犯罪发生之前进行阻止。但是,德国警方在2014年10月宣布,他们正在考虑马上将这一情节变为现实。
德国警方拥有的预测犯罪软件由奥伯豪森预测技术研究所研发,可以根据不同数据预测犯罪最有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预测犯罪软件依据某地的统计数据来进行预测,包括以往刑事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以及其他犯罪细节。一旦发生新案件,软件就会分析数据,并且寻找能发现未来犯罪目标的模式。
这款软件目前正在德国巴伐利亚州进行测试。在同一时间,英国伦敦警察局也宣布测试一款系统,可评估有犯罪前科者未来犯罪的可能性。
远程识别爆炸物
恐怖分子往往把炸弹伪装成行李或垃圾,然后遗弃在公共场所,通过种种方式引爆。警方探测爆炸物质常用到拉曼光谱,它在不破坏、不接触可疑危险物质的条件下,在几秒钟之内就可分析出可疑物质的成分,有助于在现场第一时间做出紧要的判断。但是,拉曼光谱散射出的信号非常微弱,很难探测到哪怕数十米外的物体。美国物理学家瓦拉迪斯拉夫发现,利用特殊的激光诱导击穿技术增强爆炸物散射出来的拉曼光谱信号,可以探测到几百米外的爆炸物。
欧盟的研发团队也研发出远程爆炸物识别仪器。这种仪器集成了远红外技术、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拉曼光谱技术,同时借助嵌入式数字软件自动处理系统,加强了该爆炸物检测仪器的检测范围和响应时间。
探测谋杀案的枪声
打击枪支犯罪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而这个领域的最新进展是美国对枪声探测器的应用。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等部分警察局已经开始使用这套系统。
枪声探测器由麦克风和智能软件组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白天,探测器能探测到1.6千米范围内的枪声,而晚上的探测范围则能够扩大到3.2千米。使用这种枪声探测器能够大大提高枪击案的侦破率。利用分布在城市各处的智能麦克风监听枪声,探测器的软件能提供枪声响起的准确方位,并将枪击地点定位到12~15米的范围。这套系统能够识别枪声,还能过滤掉汽车发动机爆燃、钻机打钻或鞭炮燃放等相似声响。
这套探测器如同在城市布下了天罗地网,一旦探测器探测到枪声,值班警员在15秒钟之内就能接到报警。有了枪响方位的数据,警察寻找弹壳等证物的搜索半径也会大为缩小。通过声音分析,该系统软件甚至还能部分还原案发现场,例如开枪者究竟射出了几发子弹、是否在移动中射击等。
吹风检测爆炸物
目前公共场所的安检主要以X射线为主。对于可疑行李,工作人员也会用特殊的布擦拭表面进行分析,但是比较花费时间和人力。
日本开发的爆炸物检测系统可以和X射线检验设备同时使用,不需增加操作人员。人们将行李放在传送带上进入检测装置时,从检测装置内部两侧吹出强热风,将行李表面附着的颗粒状成分吹起,并在瞬间浓缩后进行检测。该设备可以检测出最小 0.001 毫克的成分,也就是可以发现相当于一颗盐粒百分之一质量的爆炸物成分,并且可以不受行李大小的限制。
这套系统还可用在检票口,以检测某人是否接触过爆炸物。当有人持IC卡在检票机刷卡时,系统会吹出暖风,将附着在人手上的微粒子吸入,然后瞬间做出分析。如果发现爆炸物成分,系统会立刻拉响警报,关闭检票口。目前该系统仍在试验阶段,有望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安保工作中大显身手。
编辑/佟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