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5-14 14:08张玉莲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8期
关键词:质量检测检测技术食品安全

张玉莲

【摘 要】随着百姓餐桌上消费品种日益丰富,一些毒害食品或添加剂也通过食物流向人们的餐桌。在每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晚会上都能曝光出餐饮行业令人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涉及居民生命健康,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治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法律、政府监管和检测技术等各种方面约束,更需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关键词】食品安全 质量检测 检测技术

1我国食品质量检测存在问题

1.1食品质量检测体系有待完善

(1)检测权利职能。对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我国工商部门、农业相关部门及食药监局及环保部门等都有行驶该项权利的智能,但也存在着职责分工存在交叉重叠,容易出现重复检验、漏检或检查推诿的问题。

(2)检测机构设置。食品产品的专业检测机构往往自在一线及特大城市设立,二三线及偏远地区设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这就为食品安全问题增加了隐患。

(3)食品安全检验制度。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检测制度与规定仍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检验流程,没有细化食品监管部门清晰的职责分工、具体检测机构的工作范畴。

1.2食品质量检验难度越来越大

(1)食品生产从原材料选购、进入生产流程、形成产品,整个生产链与供应链的流程很长,设计的企业与部门很多,在客观上对问题食品的检验及问题源头的追踪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发展迅速的生物、化学等添加剂及其广泛的应用,环境污染导致水产品养殖源头污染、化学制剂导致种养殖源头污染、生物制剂引发微生物毒素污染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参与人员的健康问题及自身携带传染性疾病且并未佩戴安全生产卫生防护服,往往食品产品中带有大量病菌;另外,许多生产加工企业根本不按照食品安全标准操作、不严格按照工艺杀菌要求导致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加之目前较为盛行的转基因食品等,都对食品质量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3专业检测技术及检测人才亟待完备

要不断培养高素质的专业食品安全检测人员。他们要精于检测工作并熟悉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丰富的实战检验经验,要了解当前餐饮行业食品的制假动态, ,为产品质量监督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我国检测、监测系统科学性及其管理模式还不完备,检测技术和能力急需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有待全面建立,设备的先进性及更新速度都有待加速。

2加强食品质量检验的对策

2.1 完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与流程

(1)积极借鉴欧美先进国家食品安全的管控体系,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过程管控。具体要做到:建立国际通用的食品安全尤其是餐饮行业食品检测的标准框架体系;在标准框架体系内设置农药化肥、重金属污染物及生物菌群的技术检测指标值;学习并引进先进国家检测方法并推广应用并及时更新发布最新的技术与方法;在标准框架内设置能全方位衡量食品安全标准、卫生标准、营养标准、质量标准的综合评价分体系,并能达到国际承认标准。

(2)在完善食品质量检验体系中,要不断加强现有食品质量检验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及沟通协调,在明确检测监管部门的职责边界基础上,积极构建联合检测的机制,形成全覆盖无遗漏无重复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常态,积极发挥部门的整体合力。

2.2实施检测重点监控措施

为时效积极有效的防范我国食品安全,切实做好食品质量不出问题工作,在检测工作中要做好三方面的重点工作:

重点产品。重点产品就是与居民餐桌息息相关的食品,是生活中每天都要食用的产品,检测部门要重点关注。通过积极采样抽检,对经常食用的产品进行实施监测。重点企业。食品行业的重点关注企业主要是指中小生产企业与作坊,检测机构要加强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与生产作坊进行检测,使其安全卫生的从事食品生产。重点环节。主要检测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环节、生产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问题、产品保质期问题等关键生产环节。

2.3提升技术检验水平及检测人员综合素质

(1)检测技术。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通过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我们可以在作物种植及种子选取时进行安全性检测,同时在不明成分的作物确定时,也可应用转基因检测技术。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用于对三聚氰胺、氯霉素等物质成分的检验检测。酶联免疫分析法,用于广泛的食品源污染性的检验,如病原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食品中农药残留等检测。在普及并熟练操作上述检测技术的基础上,未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食品安全质量,要积极研发科技手段更为先进的检测技术

(2)检测人员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升专业检测人员的道德素质与综合素养,提高检验工作的独立性,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与影响,确保检测检验结果真实有效。

(3)提升检测水平。通过对检测人员周期性的学习与培训,使其掌握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技术掌握与应用,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同时,要通过积极开展国内国际的检验技术经验交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检验技术,不断提升我国实际的食品安全检测能力。

2.4 加大政府监管及宣传力度

(1)政府部门要不断创新、多措并举的从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控食品的污染,一旦发现问题要加大惩处与打击力度。实施分类监管。建立监管分级体系,设置监管指标,通过综合考察评分为餐饮企业综合评分并划入监管级别。对于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企业应当列入重点监管范围,并加大巡查力度。对于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并造成社会伤害的企业应立即采取停产整顿和取缔的措施,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2)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法律常识宣传力度。要积极宣传普及我国最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使得从事食品生产行业的经营者了解我国餐饮食品科学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及每一环节的卫生标准及要求,通过普法教育让从业者牢固树立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意识。宣传食品安全与卫生,人人有责,保障和监督食品质量安全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宣传食物获取要不损害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特别针对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及销售人员进行法律和道德宣传,处理好引导与强制推行、自律与他律的关系,不断提高整个食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综上,为保障食品安全,防止病从口入,要不断完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与流程,积极培养专业检测人员、不断提升技术检验水平及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同时,加强食品质量安全这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并不单单是检测检验部门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朱险峰.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质量与安全,2013(05).

猜你喜欢
质量检测检测技术食品安全
公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与控制
煤矿机电产品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