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兴
【摘 要】当前我国核电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前景广阔. 核电废液排放贮槽由于壁薄,焊缝密集分布且纵横交错,在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焊接变形与焊接应力。由于核电对焊接变形要求比较严格,需采用更加有效措施来控制焊接变形。本文介绍废液排放贮槽的主要部件的结构与连接形式,根据每个部件焊缝的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变形措施来控制焊接变形,效果显著,顺利通过验收。
【关键词】核电 废液排放贮槽 焊接变形 控制
台山核电站一期采用法国EPR第三代核电机组,两台单机容量为1750MW,该工程需安装3台立式圆柱形的废液排放贮槽用于收集、暂存、混匀待排放废液。主要由底板、筒体、拱顶和附件等构成。废液排放贮槽由于壁薄,焊缝密集分布且纵横交错,在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焊接变形与焊接应力。由于核电对焊接变形要求比较严格,为保证废液排放贮槽施工能顺利完成,专门制定一系列措施来控制焊接变形。
1 废液排放槽焊接顺序
储存罐底板的组对、焊接;最高层与次高层壁板组对焊接;顶板组对、焊接;顶板与筒体的组对、焊接;其余壁板组对、焊接(由上至下组装焊接,焊接一层提升一层);
最底层壁板与底板找正、焊接;相关附件焊接;
2 底板焊接
底板材质为Q245R,厚度为10mm,由10块散件搭接而成。由于焊缝纵横交错且厚度较薄,容易产生角变形与波浪变形;采取措施:
(1)刚性固定法:底板整体铺设完成后,在每条长焊缝上加固一条工字钢,工字钢与焊缝相距60~100mm为宜,然后在另一方向上均匀加固工字钢成井字架(图1);
图1 底板焊缝刚性固定及焊接顺序
(2)焊接顺序:把焊缝从中心向两端分成若干150~250mm长的小段,先焊接短焊缝A再焊接长焊缝B(按B1~4顺序焊接),长焊缝可采用隔条跳焊+分段对称跳焊由中心向外焊的方法,以均匀分散焊缝热量,使焊接时产生的应力及变形向外扩散,达到减小变形的效果;
3 筒体焊接
筒体由六层壁板层叠而成,每层壁板由4块弧型板拼接而成,壁板材质为Q245R,厚度为8mm,板与板对接组装而成;焊缝主要有纵向焊缝与环向焊缝组成。由于焊缝只有8mm,容易产生凹陷与波浪变形;
采取措施:
(1)焊接顺序 先焊接纵焊缝,然后焊接环焊缝,最后焊接纵环交错位置的T字焊缝;
(2)纵向焊缝焊接前,在纵向焊缝内侧自上而下每400~500mm点焊一块带圆弧的门形架,外侧使用槽钢进行加固以控制焊接变形,槽钢与纵缝相距60~100mm为宜;焊接时,把焊缝分成若干150~250mm长的小段,采用分段退焊法从下往上焊接。减少焊缝持续加热时间,从而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变形,同时焊接增长方向相反的焊接可以与焊缝残余应力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变形;
(3)环向焊缝焊接前,在筒体内侧每300~400mm均匀点焊板状卡块,每个点固焊焊点长度为20~30mm之间,以防止焊接时环向焊缝向内侧收缩变形;焊接时,把焊缝均匀分成若干150~250mm长的小段,由四个焊工采用分段对称退焊法见图2(箭头表示运条方向,A、B、C、D表示4位焊工,序号表示焊接顺序,内侧分段线表示卡块位置,外侧分段线表示焊缝分段线)焊接过程应尽可能同步,避免受热不均匀产生变形或增加应力;
4 拱顶焊接
拱顶由18扇形板及1块圆形板拼接而成,材料为Q245R,板厚为8mm;为T形接头形式;
采取措施:
(1)先焊接扇形板焊缝,再焊接圆形板;
(2)拱顶整体铺设完成后,在各扇形板离焊缝约50~60mm处平行点焊一条弧形板,每个点固焊焊点长度为20~30mm,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波浪变形与凹陷;焊接时,把每条焊缝均匀分成若干150~250mm长的小段,由于拱顶焊缝需要内外焊接,可采用隔条跳焊+内外分段对称跳焊法,自中心向外焊,以均匀分散焊缝热量,使焊接时产生的应力及变形向外扩散,达到减小变形的效果;
5 筒体上附件焊接
筒体上附件主要包括支架和加强板,由于厚度只有8mm,焊接筒体外壁附件时会产生收缩应力容易造成筒体壁板凹陷;
采取措施:在焊接部件对应的筒体内壁点焊四块临时加强板,焊接时采用逐层对称焊接方法并控制层间温度。
6 结语
通过对废液排放贮槽不同部件制定的针对性的防变形措施、优化焊接顺序及方法,三台废液排放槽经过焊后检验,底板局部凹凸度最大值为18mm,筒体及拱顶的局部凹凸变形经样板检查间隙最大值为8mm,焊接变形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满足核电废液排放贮槽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祝年.焊接工程师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付荣柏.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