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晓夫 邬爱其
【摘要】我国的大众创业要取得成功,创业者必须理解创业的真谛,避免盲创。同时,政府要制定政策与法规,使我国的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并重发展。中国经济从依靠FDI(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到今天,国家已经有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并提出了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这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创业机会。大众创业前景宽广,但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往往路还是走不长、走不远,因此,我国的创业者要注意学习创业理论,用理论分析创业实际问题。
【关键词】创业创业理论社会创业国际创业
无论是30多年前的微软、思科还是现在的谷歌、优步,或者是我国的阿里、华为、腾讯,都是推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功创业范例。在不同的领域,比如互联网,从其1969年开始应用于军事,到1987年9月我国互联网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成功发出,
(邮件内容为Across the Great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即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短短30多年,从第一封电子邮件到互联网,再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成功创业在不断改变国人的沟通交流方式,是成功创业在不断改变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全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成功创业改变的不仅是国人的沟通交流方式,更是国家经济实力。众所周知,我国经济成功的传奇,在早期一定程度上是依靠直接外国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来推动的,时至今日,中国已经转变为世界上主要的资金输出国之一。在世界范围内从新兴经济国家到发达国家的过程来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从几百美金到四、五千美金,政策的成功可以起决定性的作用;再从四五千美金到一万美金,政策必须与企业的战略调整,以及与创业创新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够起作用;但人均GDP从一万美金到两万美金以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是由经典创新和成功创业来推动与实现的。中国也不会例外。我国目前依然是新兴经济国家,如何定义新兴经济国家?笔者曾经在2013年战略创业期刊(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撰文指出,一是目前国民平均经济年收入低于一万美金,二是经济发展速度要快于发达国家2.5倍以上。我国是否可以在不远的将来超过上述最基本标准,进而实现国民平均经济年收入高于两万美金以上,是我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现阶段特别需要通过创业来创造更大的价值的原因所在。我国是否可以在不远的将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可能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成功创业创新,只有通过经典的创业创新才有可能使我国在不远的将来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研究者应该与时俱进地探索创业的研究前沿,思考创业的问题与成功关键。
创业理论:大学商学院创业教育与教授的作用
大众创业在我国提出以来,人们对于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理论,尽管观点很多,但系统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少,在创业实践中,很多创业者眉毛胡子一把抓,根本就不想去作深入的理解。然而,理论的力量就在于可以有效地指导实践,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如果理论研究跟不上,很难去引领一个国家整体上的成功创业。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成功创业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鼓励针对创业理论的研究,美国有许多大学的商学院教授在研究创业理论,重视创业理论研究,并能够快速有效地把创业理论运用于创业实践。这几年美国国家管理学会的年会所收到的创业研究论文数量一直排在管理学科的前几名。由于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对于创业的解释与定义同样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创业并不是外行干掉内行,而是趋势干掉规模,先进取代落后,创业与创新每天都在改变我们的世界。这种迅速变化着的管理实践活动,也导致了一个世界性的困惑,就是理论研究跟不上管理实践的千变万化。在缺乏理论有效指导的情况下,创业者仅凭经验与感觉创业,产生的创业误区自然也比较多。
在创业的理论研究领域,大学、商学院与教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教授研究理论,但他们不懂实践。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授与创业者其实都在实践。从管理哲学的视角看,把实践区分开来的,是实践的目的,不是理论。但每一种实践目的,都暗含了某种“理论”,因为每一种实践目的,都有其理由,一旦当教授们去研究理由就有可能会产生某种理论。从方法论的视角去观察与分析理由,理由可以是常识,因此一些人把它称之为前理论。有些理由可以是主义或信仰,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宏大理论。有些理由是科学知识,因此可以说是科学理论,凡此种种。科学理论和实践理论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本身其实就是理论,科学理论是以解释为目的的,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科学理论的对象是自然。实践理论是以价值为目标的,是关于“如何做”的理论,实践理论的对象是生活、是人。显然,创业理论是以科学理论为导向,但又是结合了以价值为目标的实践理论,由此组合成一种新的交叉组合管理理论。它研究的范围很广泛,但所有相关的研究内容是以创业机会为核心的。
与创业理论相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理论落地的问题。这关系到大学、商学院与教授在创业中的作用。应该说,大学不仅是产出科学创业理论,也是产生实践创业理论的地方。因此,大学的这个作用是其他机构无法替代的。大学、商学院与教授从事的创业教育不仅传递创业理论,而且能够通过理论分析帮助创业者与潜在创业者发现自己与创业有关的才能,以及相关的创业机会。事实上,到大学与商学院学习的创业者与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每一个人都是有用之材,而发现自己与创业有关的特长与才能,这是大学、商学院与教授的作用。事实证明,如果创业者与学生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去探索,发现自己与创业有关的特长与才能,然后去探索创业问题,比如通过什么方式与技术路线来发现或构建创业机会?可能会在实践中摸索很久,甚至可能走弯路。而大学,商学院与教授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当然,大学、商学院与教授提供的创业教育,可以造就创业者,促使社会通过创业不断进步,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大学与商学院可以帮助创业者与学生成功创业,但不是创造创业天才的地方。美国创业学者卡兹(2003)回顾与总结了1876年到1999年一共123年的美国创业教育历史,没有发现任何证据可以说明大学可以制造出创业天才。笔者认为创业天才是不需要学校教育的,而且创业天才(如乔布斯)是极个别现象,不是大众创业追逐的目标。事实上,大学与商学院非但不是创造创业天才的地方,也不是教授与复制创业天才的地方。现在中国成功的创业者,其实都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他们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对于现在的创业者与学生,现实中并没有时光穿梭机,可以帮助他们穿梭到那个创业年代。大学与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功能是教授创业规则(包括法规),使创业者通过熟悉与掌握规则,可以成为有希望的大众成功创业者。大学与商学院创业教育也是培养健康力量的地方,社会在不断进步,健康力量在不断回归,钻法律空子甚至那些制假售假的创业者,并不是大学与商学院培养的目标。
创业需要市场,如果把市场比喻成舞台,那么创业者是表演者。而大学则是撰写创业剧本的“人”。市场不是自然存在的,是靠创业家来创造的。中国的市场由于有大量的央企参与,因此这一市场是政府与企业家共同打造的。西方经济学家哈耶克、弗里德曼等强调市场的自由自发秩序,但在目前的阶段,创业者必须清楚政府不可能不对中国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这是中国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比较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创业者只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决定创业者表演是否精彩的是剧本,而大学的教授正是写剧本的人,大学与教授的这种功能与作用不是创业者擅长的。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大量公司、组织办创业学院,培养大批的创业导师的方向是值得商榷的。看看美国的创业教育,商学院的创业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越来越多聘请成功创业家到商学院担任应用型教授(Clinical Professor)或客座教授,大众认可的也是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公司或社会机构无论是出于社会责任还是利益驱动,如果要想通过创业教育这一途径来培养创业实践者,的确是比较难的事,成功的案例也不具有普遍性。另外,大多数创业者也认为大学商学院是培养创业者的地方,他们乐意受到邀请到商学院担任教职,而非自己去办一个创业学院培养创业者或创业导师。为了保证商业教育秩序与质量,美国商学院还有一个商业教育与商学院认证组织AACSB(全美精英商学院联盟)。对照目前国内如此多的提供给创业者心灵鸡汤的创业导师以及那些办学机构,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现在我国大学商学院的创业教育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能因为大学商学院与教授一时的资源不足,自身努力也有待加强等问题,而去否定大学商学院与教授是写剧本者的角色与创业教育的本质主体所在。
创业的真谛:兼顾经济与社会创业
除了创业理论建设与创业教育问题,我国的大众创业要取得成功,创业者必须理解创业的真谛,这个真谛简单地说就是要避免盲创,如果没有有价值的新想法,没有看到创业机会,就不要贸然创业。同时,政府必须要制定政策与法规,使我国的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并重发展。回顾我国过去37年的经济发展过程,发展不平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等的代价难以估量。因此我国要取得大众创业的成功,必须在一开始就要注重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的共同推进。先从一般创业来看,什么是创业(Entrepreneurship)?现代创业之父约瑟夫·熊彼特1934年说:创业,首先要有一个梦想和创建个人王国甚至王朝的意愿,尽管这不一定是必需的;其次,要有一种征服的欲望,即战斗的冲动,为了证明自己比其他人强大,为了寻求成功,不在意成功带来的结果,而在乎成功本身。上世纪80年代的一些创业学者提出了个人、组织、创立过程和环境的创业管理模式;到90年代又有一些创业学者提出创业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并提出了由人、机会、环境、风险和报酬等要素构成的创业管理概念框架,以及机会、创业团队和资源的创业管理理论模型。到本世纪初,创业学者研究发现并提出了创业者与新事业之间的互动模型,强调创立新事业随时间而变化的创业流程管理和影响创业活动的外部环境网络是创业管理的核心。谢恩(shane)2001发表了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研究论文,提出创业是一种机会发现与实现过程。创业是在不局限于所拥有资源的前提下,识别机会、利用机会,并产生经济成果的行为,或者将好的创意迅速变成现实。创业离不开创新与创意,建立在上述理论发展与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业、创新与创意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三创很难说谁属于谁。具体地说,三创中的创意是一种新想法,是一种灵光一现。这种创业是通过创新体现出来的,而创新是需要落实到实处的,因此可以说创业是创新的实践。上述三创概念并非是独立存在的,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是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三者是无法完全分开的。无论是转变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转型,还是实施新管理,以创新为主要发展战略的创业,都体现了从创意创新创业概念到实践的发展过程。上述三创可以直接产生诸多的创业机会。而创业者创业的着眼点应该是创业机会。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看到任何创业机会是不应该去创业的,因为这样的创业很可能沦为盲创。当然,看到创业机会的创业,也不一定成功,因为成功创业涉及到许多方面,但有创业机会的创业是成功创业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从理论上理解创业机会?笔者认为,创业的核心问题是创业机会,创业机会不仅是一个识别与发现过程。创业机会是存在于客观环境的客观事实,并且经由某些拥有独特个体特征的创业者发现。这一领域的多数研究着重阐述创业者识别他人容易忽视的创业机会的特质。这些特质主要是指一系列的创业导向(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与创业倾向(entrepreneurial intension),包括创新精神(innovativeness)、风险倾向(propensity ofrisk)以及诱发因素(provocativeness)。学习过创业机会识别与发现过程理论的创业者相较那些仅仅依靠实践经验的创业者,前者更善于把握住创业机会。另外,创业机会并非客观存在,也非先于创业者的意识存在于客观世界。相反,机会创造很难独立于创业者感知。这一观点承认某些客观的环境条件(例如技术进步、政治或监管环境以及人口转变)会影响创业机会。但是,这一观点认为创业机会最终取决于创业者的创造性想象与社会性技能等内在因素,而不是外在环境因素。因此,当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时,他并未看到预先存在于竞争环境的差距,或者需要满足的顾客需求。他能够明确的是他将发明并推广一款消费者尚未意识其需求的产品。创业机会存在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或文化环境,受助于创业者感知与市场需求的互动。创业机会并非先于创业者意识存在于环境的客观现象。相反,创业机会是创业者社会化构建其机会与产品/服务的内在、迭代的创造行为,因此创业机会是构建出来的。总之,创业者应该非常明确地知道:创业是高风险的经济与社会活动,创业是从创意、创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具体地说创意是一种灵光一现,创新是创意的体现,创业则是创新的实践。创业过程是一个不断的新陈代谢的过程,当一批批企业倒闭,一批批新的企业又产生了,这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企业与时俱进的必然过程。从美国等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创业的不断成功,需要创业理论,创业理论又必须快速为创业实践服务。大众创业最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避免盲创。现在有人提出创业与新阶层的观点(如依靠创业能使人快速向上层攀升),但实践证明,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极小,不是任何人都具备创业的资本,还有可能会造成很多的资源浪费,会给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阴影,陷入较长时间的经济困境。
政府应制定政策与法规,使我国的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并重发展。重视经济创业,轻视社会创业,没有将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是目前大众创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创业可以带来社会进步,比如,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兼顾,可以使创业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使创业规则与规范日益公平公正、规则清楚,并以此减少创业者的谎言与创业中的造假行为。成功的大众创业需要良好声誉做基础,发达国家走过来的创业之路证明了这一点。现在,我国的创业有一种倾向,就是关注经济创业,而忽视社会创业,也忽视了经济创业、社会创业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大众创业要取得成功,一定要重视使更多的创业者与组织在经济创业的同时,投入并进行社会创业,进而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创业的作用与意义主要是通过创业活动增加创业者的经济财富。但对于社会创业,尤其是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互制约的过程,还尚未有足够的研究来说明。从理论上来说,社会创业是一种通过创业为我们的社会增加价值的过程。社会创业涉及到很多内容与变量,但核心内容与变量是创新与减少贫穷、环境保护与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社会创业就是要通过创业的途径来推动以上三个方面的发展,为我们的社会进步增加价值与传递正能量。现在创业的时空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创业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创业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国家层面,一定要坚定地将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绑在一起,使二者可以同步发展。现在我们明显注重经济创业,相对轻视社会创业,因此导致不少创业带来社会问题。美国等国家创业之所以比较成功,经济创业与社会创业同步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国际创业与大众创业国际化
37年前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直接外国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当初推动经济的主要动力,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资金输出国之一。中国要鼓励创业,一开始就应该不仅注重国内创业,同时要开展与注重国际创业。尤其国家目前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它客观上给创业者提供了诸多国际创业的机会。
国际创业是一项创新程度高的创业活动,其包括五个环节:(1)发现国际创业机会。由于新创企业往往对外部环境缺乏了解,在国际创业前需要了解外部环境的基本要素、构成以及变化趋势,以发现和创造国际创业机会。(2)国际化决策。一是选择进入模式,二是选择进入国家。(3)投入运作资源。(4)动态调整进入模式和目标市场。新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市场进入模式,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5)实施创业型事件。布鲁顿等(2013)指出新创企业需要主动实施一些创新性和风险性的创业事件,激活企业的创业能力。这些观点,应该对我国的创业者走国际化的道路提供了有价值的启示。为什么成功大众创业要走国际化道路?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上近年来商业环境的变化,产生了大量的国际创业机会,如果中国的创业者看到了这些机会,但没有去把握,自然这些创业机会就流失了。因此,把握住机会很重要,同时要在具体展开创业行动之前,掌握足够的有关知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业方案。创业目前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热点,以往的创业与创业研究大多关注发生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的各类创业活动,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Bruton,eta1,2013)。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创业不断涌现,引起了创业研究学者的高度关注。传统的以渐进式国际化过程模式为核心的国际管理理论也很难解释这种现象。一般国际管理理论认为,由于新创企业往往缺乏相关的国际化知识,也倾向于规避风险,因此,企业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立足国内市场,随后逐渐走向地理和心理接近的国外市场,最终进入全球性市场。针对这种新的现象,Oviatt和MeDougall于1994年在国际顶尖的《国际商业研究杂志》发表了《国际新创企业理论》一文,对国际新创企业(intemational newventure)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即在成立之初在多个国家销售产品和使用当地资源,以此来获得竞争能力的组织。这些国际创业研究大多聚焦于外向国际化行为。在Oviatt和McDougall(1994)开创了国际创业理论之后,人们对国际创业的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识别出了一些重要的特征,如全球化的视野、广阔的国际网络、独特的知识、领先的技术、创新的组织文化、强烈的创业导向等。建立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提出我国大众创业国际化问题,首先要看到,目前外部环境的改善为我国的国际创业提供了种种机会。近年来,各国的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不断改进,极大地便利了中国的创业者与企业的国际化创业与经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创业机会,比如通过一带一路相关的国际创业,可以将我国的产能、资金与创业结合起来得到最好的应用。全球经济一体f匕进程的加快和加深,使得国际创业与一带一路创业的制度障碍会不断减少,而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在日益饱和的情况下,寻求国际市场创业,促使了创业活动从国内市场迈向国际市场,也符合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其次,中国创业者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创业,那里的创业制度较成熟,知识产权保护有效,资本市场也较发达,只要有创业机会,它有利于提高我国创业者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创业的水平,进而激发我国创业者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创业。
另一方面,企业和企业家也是促使国际创业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发现,创业者和管理团队的国际工作经验和国外教育背景是驱动国际创业的一大原因,因为这些国际经验增强了创业者对国际市场的理解和对国际创业机会的把握(Oviatt&McDougall,1994)。分析我国近年来的创业者变化,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海归创业者增多,海归创业者的一个特点就是有国际工作经验和国外教育背景。他们和本土创业者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创业团队,可以走到海外去,也可以回到国内来,这对于我国实施国际创业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Bruton,eta1)证明。国际创业导向不足以促使创业者成功开展国际创业活动,创业知识、创业机会与创业者才是国际创业的关键因素,这些与国际创业相关的知识主要有三类:有关国际市场的知识,有关东道国制度的知识,以及有关企业如何运营国际化业务的知识。创业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得相关的知识,借助社会网络关系分析出可能的创业机会,进而促进国际创业活动的成功进行。因此只要有创业机会存在,我国的创业者就会持续不断地到国际市场进行国际创业,进而推动我国创业整体上的成功推进,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一步一步向前迈进。
结语
改革开放37年,中国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FDI和政策上的成功所取得的。中国经济从依靠FDI(外国直接投资)发展到今天,国家已经有了庞大的外汇储备,并提出了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这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创业机会。所有这些,前景宽广,但如果没有理论指导,往往路还是走不长、走不远,因此,我国的创业者要注意学习创业理论,用理论分析创业实际问题。大学与商学院是产出创业理论的地方,如何产出有价值的创业理论,并快速有效地为创业实践服务,这是大学与商学院的任务。大学教授与创业学者应该是我国创业舞台剧的编剧人,是通过创业理论来指导创业实践的人,因此我国的商学院教授与创业学者屑负的重任巨大。成功大众创业不仅关系到我国是否可以在不远的未来跨过“中等收入陷阱”,也关系到我国是否可以在不远的未来从新兴经济国家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毫无疑问,经典创新与成功创业是实现这一重大转移的最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