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我为什么热衷于中西文化交流

2016-05-14 19:41
百年潮 2016年8期
关键词:推销员曹禺

英若诚(1929-2003),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话剧导演。译有《茶馆》《奥赛罗导演计划》等著作,并先后主演了《骆驼祥子》《茶馆》《推销员之死》等经典名剧,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戏剧协会理事、文化部副部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剧本室主任等职。

1980年,51岁的英若诚第一次出国。先去伦敦,又去美国访问了几所大学。他是陪曹禺同去的。后来,他对自己的传记作者、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康开丽女士说,“头一次出国,一开始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后来又时常陷入内疚之中,因为国人中能够亲眼看到外面世界的人太少,也因为国外物价太高,我们花这么多钱感到不自在。”

他和曹禺都喜欢喝一口,但他们每人每天只有一美金的零花钱,连一瓶啤酒都买不起。于是有一天晚上,他跑出去买了一瓶发酵的苹果汁拿回来,与曹禺当酒喝。

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访问时,东道主发现了他们的拮据,请曹禺做了一次演讲,英若诚做翻译,学校方面给了他们1000美金作为酬劳。

用这笔钱,英若诚买了台德国产的彩色电视机,曹禺买了套音响,他们奋力把这两个大件扛回了北京。后来,英若诚得到机会去意大利拍摄《末代皇帝》,他用剧组给的酬劳买了台热水器,也把它托运回了北京。

改革开放后,他精通的洋文终于派上了用场,《推销员之死》《哗变》《请君入瓮》《芭巴拉少校》《上帝的宠儿》都是由他翻译、引进到北京人艺的外国戏。

英若诚把自己认为一流的西方大师之作引进中国,同时也把中国戏剧文化传播到西方。作为密苏里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给美国学生排了两部中国话剧,《家》和《十五贯》。他是当时北京人艺海外影响最大的演员之一,《忽必烈》《末代皇帝》《小活佛》《马可·波罗》等影视作品为他赢得了一大批海外观众。

有人把醉心西方文化的他称为“假洋鬼子”,他毫不介意,还让四弟英若聪给他刻了枚“假洋鬼子”的图章。

1991年他与《英若诚》一书作者柯文辉有过一次长谈,完整地讲述了自己的“文化交流观”:

弘扬民族文化,并不是取消外来文化。……无论是洋奴、假洋鬼子、里通外国,什么文化侵略、黑干将之类的帽子都吓不倒我。……关门主义是代替不了艺术规律和人类渴望相互理解的规律的,……用艺术去感动朋友比说教更有力。

我们提倡爱国主义,首先要让青少年知道中国与世界的现状,加以对比,祖国才可爱。有的人认为应当把中国说成好而又好,革命灯塔、世界乐园、人间天堂,这便是爱国。……这种说法太片面,经不起比较和事实的检验,往往连真正的伟大之处,也被后代轻易否定……

什么叫爱国?就是“要在他的领域里赢得他的尊敬”!……世界上什么事都有一套公认的规则,不能关上门做皇帝。

我经常遇见双方的无知,我们对外国的无知和外国对我们的无知。……我会点儿外文,能看些洋书。……我看了好些书,对咱们中国有用的书,什么爱森斯坦哪,斯坦尼呀,以至于《推销员之死》《哗变》哪,我觉得它是外国文化的精华,但是光我一个人知道有什么用?我得让中国人都知道,我得把它翻译出来。直到现在这还是我的动力!

1986年,英若诚从一名股级干部一跃成为文化部副部长,主管艺术院团和艺术院校。曹禺送给他一幅字:“大丈夫演好戏当好官,奇君子办实事做真人。”

英若诚同自己的父亲一样,在官场也不失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他说自己在官场上看了太多喊着“文艺为政治服务”口号的人,他把这种来自上面的极左势力幽默地称为“左上方”。当副部长时,他竭力改变这样的状况。退下来后,他翻译导演了萧伯纳的名作《芭巴拉上校》,这场戏的第三幕有一句经典台词,父亲对干什么都不行的儿子说,“在这种情况下,搞政治也许是你唯一的出路。”

身居高位时,他也没有离开过舞台。1990年6月,他卸任了,锁上办公室的门,交出钥匙,轻快地与同事们握手道别,“欢迎明天到首都剧场,看我的戏。”

晚年,他躺在病榻上,严重的肝硬化时常令他陷入幻象,有时他甚至会用英文发表长篇演说。有一次他对英壮说,“演出快要开始了,咱们对对词儿吧!”

神志清醒的时候,他对康开丽说,自己这一生因为会洋文遭了些罪,但是“在我的生命结束之前,回想我的一生,在我所有的经历中,我决不会放弃学习外语的机会,这是我从我祖父、父亲那里继承的财富之一。他们把这个知识分子家庭的重任传递给我。……中国人狭隘的爱国精神在政治危机中被利用。现在国际关系舞台上最重要的事实是: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已不再闭关自守。中国的门已经打开,这是自最高领导层到街上的普通老百姓一致的共识。历史不会再开倒车了”。

(摘编《世家》,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

猜你喜欢
推销员曹禺
裱在墙壁上的批评信
好剧本离不开认真
推销妙招
推销电话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推销员星星狐
最强的推销员
曹禺三下“鸡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