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机器换人”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2016-05-14 14:38陆莉莎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机器换人调查浙江省

摘要:科技的进步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其内部的生产过程中实施了“机器换人”,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促进其生产效率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对于我国的工业强省——浙江省的一些企业在“机器换人”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对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浙江省;“机器换人”;调查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强省,其工业发展水平就全国来说名列前茅,对于我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招工难、工资上涨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出现以来,浙江省就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一系列的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设备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行业,如工业、农业、制造业等方面。浙江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强省,其在运用这些高科技、智能化的机器设备方面也不例外,大量的浙江省企业成为了引用这些智能化设备的受益者,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1.“机器换人”的原因

所谓“机器换人”,就是在一些产业中,使用一些高科技的、智能化机械设备来代替繁琐的人工操作,以减轻人们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近几年浙江省大部分企业都采用了先进的智能化的设备来代替人力,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1招工难,工钱贵

据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浙江省高达77%的企业都存在着用工缺口,其中有大约13%的企业缺口的岗位达到了企业全部岗位的22%。从短缺的企业职位来看,56%的企业缺少的是基础的操作工人岗位。23%的企业缺少的则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从工人的薪资水平来看,在我们所调查的企业中,浙江省的企业最基本的操作工工人的工资从2005年的14564元/年到2015年的43125/年,整整提高了将近3倍,至于一些重要的技术和管理岗位的员工其工资涨幅则更高。工人工资的直线飙升使得一些盈利水平较差的企业不得不寻求另外的解决之道,于是“机器换人”也就在企业中大面积的应用开来。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1%的企业是因为节省工人工资的原因而进行“机器换人”的。

1.2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

在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些因素上,基于操作水平的不同而造成产品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是造成产品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因素。而将这些高科技智能化设备替换成人工操作,就避免了因为操作水平过低而造成的产品质量出现瑕疵,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质量的达标率。进而使得企业的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据调查,有67%的企业在进行“机器换人”时,提高产品质量是其考虑的重要的因素。

1.3国家相应的规定要求进一步提高

为了加快社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工业、农业等一些企业实行自动化、科技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淘汰落后产能,国家也对于一些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应的措施。如采用一些高科技环保的相关设备,在生产线上必须要有能够自动检测的相关的装置等要求,这是基于国家的这些硬性规定,使得一些企业不得不进行“机器换人”。据我们的调查,大约有31.2%的企业是因为行业的准入门槛提高而进行“机器换人”的。另外还有一部分企业是因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产能和进行“机器换人”可获得政府相应的优惠措施等原因而进行“机器换人”的。

2.企业在“机器换人”后所取得的成绩

浙江省在近几年大规模的使用“机器换人”后,其企业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包括浙江省高于全国的人均GDP也和“机器换人”所带来的良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1降低了企业成本

浙江省目前的企业仍属于加工密集型企业,大量的一线操作工是企业内的主要的员工组成部分。据统计,大部分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占到了企业总人数的73.2%,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后,其企业内的一线操作工人的数量得到了大量的减少,人员的减少不仅使得企业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也节省了大量的员工的工资。据统计,全省有72.1%的企业在进行“机器换人”以后,其公司内的总人数下降了10%,经过这轮“机器换人”,浙江省大概有70万人被机器所取代,仅2015年一年,因为“机器换人”而节省的人工工资就接近了300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值,所节省下来的巨额的工人工资可用于企业智能化设备的再引进等发展费用。据相关的调查,有71.3%的企业在进行“机器换人”之后,企业的年生产成本降低了7%以上。

2.2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行“机器换人”后,大量的高科技自动化的智能设备代替了人力后,生产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在适应传统的人力时,由于操作水平的限制,使得生产效率一直不高,但随着智能化的“机器换人”的实施,使得在生产的过程中失去了水平限制这一影响因素,无形中就提高了生产效率。据调查,进行“机器换人”后,有72%的企业生产效率都有了15%的增长,有53%的企业生产效率有了24%的增长,还有37%的企业生产效率有了35%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企业的综合利润进一步提高。

2.3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在企业的生产中,由于操作水平的限制,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优良率一直不高,毕竟在一些重要的工位上,人工操作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要求比较精密的工位上,产品的出错率一直高居不下。实施了“机器换人”以后,一些高精密的机器设备替代了人工,在一些重要的岗位上,一些机器其精度可以达到零点零几微米,大大地提高了准确率,进而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据调查,有36%的企业在实施了“机器换人”以后,其产品的优良率提高了5%,有28%的企业产品的优良率提高了10%左右,有20%的企业产品的优良率提高了17%左右,有13%的企业其产品的优良率提高了25%左右。产品质量的提高使得企业的综合利润进一步的提高。

2.4降低的能源的消耗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响应,一些新的技术和机械设备在生产出来的同时就赋予了其绿色、节能和环保的相关的功能。大量的使用这些新机器来替代那些老旧的能源消耗量大的机器,对于能源的消耗有着明显的降低作用。如浙江长兴恒月无纺布有限公司在使用了装配、分装一体化机器人后,其对于能量的消耗直线下降,仅用电量方面每个月都减少了30%左右。长此以往,仅用电费用就为公司节省了一大笔资金。据调查,在浙江省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中,有39.7%的企业能源节省率达到了28.5%,有30.5%的企业能源节省率达到了20%-25%,有25.6%的企业能源节省率达到了15%-20%,有20.8%的企业能源节省率达到了10%-15%。极大地节省了能源,也是浙江省工业发展中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标志之一。

2.5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可以在一些比较危险的、人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相应的智能化设备来代替人力,进而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据相关调查,就浙江省宁波市在安全事故发生的数量上,实施“机器换人”后,整个宁波市据可查到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全年比2010年全年所发生的安全事故的数量减少了27%。这是一个可喜的数字,其充分说明了“机器换人”所带来的成效。据调查,目前有43%的企业认为实施“机器换人”后能后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从侧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3.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企业在实施“机器换人”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阻碍,其有以下几点:

3.1实施“机器换人”成本过高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实施“机器换人”成本过高仍然是阻碍企业往智能化、自动化企业发展的重要的阻碍,使得大部分企业在“机器换人”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据相关调查,若要进行“机器换人”,有超过60%的企业要花费超过800万元以上,这800万对于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其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况且,实施了“机器换人”之后,由于这些机器是高科技、智能化的相关的设备,对于企业来说,也应该成立专门的设备部来对于这些新机器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其中招聘和培养这些先进的技术人员则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这都对于企业的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和融资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企业面临着更为紧张的资金形势,2015年浙江省规模以上的企业在利息支出上比2014年高出了17.8%,且2016年上半年企业的融资成本也一直在高位震荡。从各个方面可以看出,企业在实施“机器换人”后其所面临的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

3.2机器本身无法满足企业的深层需要

我国的机器人的发展也就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其在科技性和智能化方面还不能满足企业的深层次的发展。在一些特殊的岗位上,有时候工序会比较繁琐,但应对与这些岗位的机器人却有时在市场上存在空白状态,企业也就面临着无法购买到合适的机器人的境地。况且,目前针对企业发展的相关的机器人的服务方发展的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机器的维修和售后人员并不是特别的充分。使得这些企业在购买这些机器人的时候顾虑重重。据调查,大约有68%的企业在因为无法购买到适合企业本身岗位的相关的机器人而使得“机器换人”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就“机器换人”而言,如果企业自身能够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对于企业自身所需要的一些特殊的工种进行相应的设计,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据我们的调查分析,目前具备自身研发机器人的相关企业就业仅仅只是占到了13.8%。大部分的企业还只能是依靠购买成品来解决设备的问题。这对于企业来说,购买设备不仅是成本上的消耗,其所带来的一系列的后续反应也成了企业所头疼的问题。

4.促进浙江省企业“机器换人”的相关建议

4.1 创新对企业“机器换人”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企业进行相应的税收优惠是促进企业进行“机器换人”的重要的刺激因素。这样企业在无形中就减少了“机器换人”的成本,使得企业在“机器换人”上减少了一些后顾之忧。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东北工业基地的做法,对于企业的一些正在使用的、老旧的机器设备进行相应的折旧,以减轻企业的经济压力。也可以企业所缴纳的一些所得税中对于购买机器人的相关资金进行一定数量的抵扣。另外,对于企业相应的金融融资,国家相关部门应给与一定的优惠,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从融资方面减轻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所带来的严重的成本压力。

4.2加大对于机器人的研发支持力度

要使得企业进一步实施“机器换人”的力度,对于机器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得机器人进一步的契合企业的生产需要,充分满足企业特殊的生产岗位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于机器人相关研究单位的支持力度,包括从资金和技术上进行相应的支持,使之能够迅速地发展,研究出更多适合企业发展的机器人。另外,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于机器人行业的售后服务工作,加大力度培养机器人行业的售后服务等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得企业能够在实施“机器换人”后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刘晓,徐珍珍.“机器换人”与职业教育发展:挑战与应对[J].教育发展研究,2015,21:13-17.

[2]乔润令.机器换人:静悄悄的变革[J].中国投资,2014,09:88-91+9.

[3]刘晓,徐珍珍.“机器换人”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藩篱与跨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19-23.

[4]尉小成.浅谈如何做好“机器换人”[J].中国集体经济,2014,11:55-57.

[5]张岸嫔,施清理.刍议金华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基于机器换人的视角[J].中国商贸,2013,35:150-151.

[6]胡红生,王娟,孙江,张今朝.机器换人产业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03:186-191+221.

[7]刘晓,石伟平.“机器换人”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J].职教论坛,2016,10:33-37.

[8]易芳.机器换人 并非用“无脑”换“有脑”[J].中国纺织,2015,02:26-28.

[9]于冬梅,朱成喜.“机器换人”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02:44-47.

[10]金梅.在全球视野下“机器换人”与自动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金华为例[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287-288.

[11]周良,陆国平,叶益平.海盐县农业领域“机器换人”与实施农机政策性保险的思考[J].现代农机,2015,05:19-21.

[12]李繁,马山水,段余君.制造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状况与发展的潜在危机[J].中国市场,2015,21:67-69+72.

[13]陈志成.设备“智能”管理:企业准备好了吗——工业物联网发展与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5,02:26-31.

[14]毛光烈.进一步发挥高新园区在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载体作用[J].政策望,2014,11:7-11.

[15]王健生,毛文彬.金融支持临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建议——以浙江临海户外休闲行业为例[J].经济师,2016,02:157-158+186.

作者简介:

陆莉莎(1991- ),女,汉族,浙江嘉兴人,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2014级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机器换人调查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