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理性的价值

2016-05-14 02:07姚亚菲郝婧
亚太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性主义正义理性

姚亚菲 郝婧

摘 要:理性是政治学诞生以来所关注问题之一,且在不同时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推崇或批判。以柏拉图、洛克等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家高度宣扬理性的积极性,柏拉图将理性视作正义的基础;洛克认为理性即自然法。反之,以埃德蒙·柏克、迈克尔·欧克肖特为主要代表的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家,推崇传统和历史,批判理性的抽象性、有限性、技术性或工具性。双方陷入了一场“理性之争”,双方观点既有合理之处也有片面之处,各自面临着相应的困境。

关键词:理性;正义;传统;理性主义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理性被唤醒,人们发出对自由、平等、民主的呼唤,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的愚昧,最终破除了教权、神权对人们思想的内在压制和外在控制。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宣扬破除了人类在精神上所处的奴役地位,赋予个人以精神上的独立性。然而,理性苏醒之后滥觞激起了众多学者的批判。本文仅以柏拉图、洛克、埃德蒙·柏克、迈克尔·欧克肖特为例探讨西方政治思想中理性的价值之争,分析四位政治思想家对理性推崇或抨击的内在缘由以及双方观点的困境。

一、柏拉图:理性是正义的基础,是至善之路

(一)理性是正义的基础,正义是理性的体现

在柏拉图看来,脱离理性而有某种正确意见的人与瞎子走路是一样的。他强调在整个社会中劳动者克制其欲望服从统治,军人以意志协助执政者守卫国家,哲人以理性知识掌管国家,这就是正义的国家。这种正义观以人性的理性为前提,只有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其主导作用,社会各阶级的人才各司其职;只有在理性控制下,灵魂的三部分才互不干涉,协调统一,才能按照正义内涵做自己的事。由此观之,理性是正义的基础,正义就是理性的体现。

(二)理性是至善之道

感觉中的事物凭感官就能判断,但是,有些事物需要求助于理性,感官对它们不能作任何判断。当灵魂在触觉的判断所给出的信息不准确时,就需要借助于理性。柏拉图认为,理性是善的指导,理性决定人的行动满足善之道,而人最善部分也愿意服从理性的指导。只有借助理性才能看清楚灵魂的真实状况,辨别正义与不正义,只有借助理性,人性才能达到善。柏拉图的“灵魂不死”也是旨在确认思维的内在本性,高扬理性的权威:理性是灵魂的最高部分。

二、洛克:理性即自然法

(一)理性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准则

自然法是神的意志,神是善和理性的象征。而人之为人,而区别于其他的动物就在于人有理性,能思考并维护自己的权利。洛克认为,构成犯罪的罪行是违法和不符合理性规则的行为,对待罪犯是要根据冷静的理性和良知,罪犯对自然法的触犯就是没有按照理性和公道的规则生活,而理性和公道是上帝为人类安全所设置的人类行为尺度。在洛克看来,如果谁企图将另一个人置于自己的绝对权力下,谁就同那人处于战争状态,根据理性的原则,可以把这个人当作敌人来看,因为他违背了上帝赐予的公共规则。

(二)财产权来源于理性

理性教导说,人类一出生就享有生存权利,可以享用自然所提供的以维持他们生存的其他物品。理性促使人们为了生活而占用属于大家共同享有的东西,因为对它施加劳动就成了他的财物。理性指示人类为生活而开垦和改良土地,可以把属于自己的东西——劳动,施加于土地之上,这样便对财产产生了拥有权。

(三)自由来源于理性

理性法则是人行动的指南,是自由的前提条件。我们是生而自由,而且生而具有理性,但我们实际上不一定就能很好运用二者。在洛克看来,亚当生来就是一个完整的人,他的身心具有充分的体力理智,因而他生来就能自己维护自己,并按照上帝所赋予他的理性法则要求来支配行动。支配亚当的法律就是支配他的所有后裔的法律,即理性的法则。在不具有理性来指导行动之前的放任自由,并不能获得本性自由的特权。

三、埃德蒙·伯克:抽象理性的有限性

(一)抽象理论不能作为政治行动的指导

伯克指出,对于抽象政治理论和未经过历史检验的经验,都只能持保守态度,不能把它当作实践的指南。因为社会经验优先于理性,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理性,传承下来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智慧”,是在人类自身的演进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理性,它优越于人的理性推理所得的智慧。

(二)人类社会远比理性方案复杂与精致

理性产生于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发现之中,它与人类情感、历史传统联系在一起。伯克意识到每个人的理性能力都不尽相同,理解水平也有很大出入,人性和理性的距离还很远,仅仅有理性并不能提供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情感因素和行为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性惯性思维做决定,并生活交流,而理性思维的储存是微少的,如果我们可以按照理性思维的观念处理身边事,我们会把事情做的更好。

(三)理性教条缺乏柔性,容易趋于极端主义

伯克反对法国大革命,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是以抽象的理性观念为基础的,以空想或哲理的概念为依据,没有把现实生活作为依据,法国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都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只能会造成灾难,真正的自由、平等乃是现实生活中的自由、平等,是与自然秩序相符合的。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公民社会中所能享有的权利,不能诉诸任何抽象、普遍的先验原则。在人类的感情与关怀的全部复杂的总体之中,人们的原始权利经历着如此之多的折射和反射,以至于如果谈论它们,就仿佛它们始终处于他们原始取向的简单状态之中那样,就会显得异常荒谬了。

四、迈克尔·欧克肖特: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一)理性的专制性

理性主义无视权威,怀疑传统、经验,最终唯理性是从。欧克肖特认为,理性主义者的精神态度既是怀疑主义、乐观主义,也是个人主义的,不管习性、信念有多么根深蒂固,广为人接受,它都毫不犹豫向其质疑,用他称之为“理性”的东西来判断它。从不怀疑自己的“理性”决定事物的价值或行动的适当与否。将自己与社会的传统知识切断,否认教育的价值,认为人类缺乏经验,还对时间深深怀疑,对永恒急切的渴望和面对一切局部、短暂的东西时表现出烦躁不安。理性主义者相信不受阻碍的人类“理性”是政治活动绝对可靠的指南;用意识形态来代替传统;预先拒绝了唯一能纠正他错误的外在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性主义者总是拒绝传统。

(二)理性的技术性

所谓的理性主义的“理性”,还是近代以来的“技术理性”或称“工具理性”,其信仰的是技术,它可以通过学习规则、公式、条例或其他书本的东西掌握,认为理性主义只相信和承认技术知识。因为理性主义者认为,实践的知识不是知识,而主张没有知识不是技术知识,实践知识实际上是一种无知。技术知识可以制定为各种建议,是确定的实践的知识不能这样制定。另一方面,技术的知识可以教与学,实践知识不能,只能传授和习得。政治在他们的眼中不是一种实践的智慧,而是可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专家时常很显著地表现出“对理性的不容忍”,导致的结果是技术的霸权。

(三)理性主义追求确定性

理性主义者对精确性的专注,问题的核心是理性主义者专注于确定性。技术和确定性在他看来是不可分割地连在一起的,因为确定的知识,在他看来,是不需要在它自身之外寻找确定性的;知识,就是不仅以确定性终,而且也从确定性始,确定性贯彻始终的知识。技术知识似乎正好就是这样。政治中理性主义是现代政治的特点,其根本原因是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只要促使理性主义政治出现的环境,就必须料想政治在气质上是理性主义的,而滋生理性主义政治的温床就是现代性。

五、结语

本文认为,决定现实政治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单单是理性或传统,二者在历史的进步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缺少理性的政治是无头脑的政治,而缺少德行的政治是无良心的政治,是比缺少理性的政治还要糟糕。所以,理性是政治的头脑,德行是政治的心脏,政治需要智慧,需要理性的德性(正义和善)的引导,需要理性为之立法,传统的美德与理性都是政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2][英]洛克.政府论(下)[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86.

[3][英]埃德蒙·伯克.自由与传统——伯克政治论文选[M].蒋庆,王瑞昌,王天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张汝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美]斯特劳斯.自然权力与历史[M].彭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姚亚菲/集宁师范学院经管系;郝婧/河套学院)

猜你喜欢
理性主义正义理性
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思想刍议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从理性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利益观的形成理路研究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论梁遇春散文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想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