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绍娇
摘 要:教材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载体。如何改善教材管理模式,规范教材建设管理,成为目前教学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对高校教材管理的环境及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教材建设规划、教材编写与出版质量监控、教材的论证和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教材建设;管理模式
高等学校教材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材,是指供教学使用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载体,包括文字教材、声像教材或电化教材。文字教材主要包括课本、参考书、参考资料、工具书、讲义等;声像教材包括供教学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录像带、光盘和各种教学软件等。随着本科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材建设的弊端以及矛盾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必须逐步完善教材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广泛开展教材建设体制改革,才能有利于高校教材管理和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探讨当前我校教材建设管理模式的一些弊端以及相关的解决措施。
一、当前我校教材管理现状分析
1.教材建设规划不足。原国家教委在《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学校应有专门人员组织管理教材研究工作。教材研究应纳入学校教学和科研计划,建立制度,签订合同,明确任务及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及经费。对于获得的研究成果,要进行必要的评价,并开辟发表园地。”但实际上,由于教材建设工作不被重视,教材建设也明显缺乏相关规划。虽然现行大部分学校都成立有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教材建设规划、教材选用审定、优秀教材评审等工作,但涉及到教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还是较少关注,并且缺乏推动规划实施的具体措施。教材建设委员会未切实发挥管理职能。
2.教材编写与出版缺乏质量监控。目前,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有院部教材建设管理小组,由各学院院长或学校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组长,成员由各系主任或对教材研究造诣较深的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但是仍有个别学院的教材建设管理小组对本学院的教材选用缺乏指导,教材选用基本上由教师个人或者系决定,教材选用的随意性较大,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优选率不高,一些未经审核评定的教材仍在使用。其次,在教材审定过程中未清晰界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权利和责任,不利于教材审定工作的有效开展。
3.缺乏对教材的论证和评价。缺乏教材选用的科学评价工具,未建立教材使用后续老师与学生的信息反馈,缺乏对教材质量全程监控的意识。存在部分任课老师所征订的教材未经院部教材建设管理小组讨论和论证就发到学生手中,教材的版本也随着任课老师的更换而更换。并且,有些老师长期从事一门课程的教学,为方便自身备课,不愿更换新、优教材。随着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材也应该要不断更新,这样才利于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体系。
二、改革措施
1.教学管理部门应重视教材建设规划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教材建设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教材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结合学校教学综合改革,强化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修订教材建设管理办法。并且,为了推动和加速教材建设,可以加大教材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促进教材更新与发展,提高学术研究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编写高质量、有特色的教材,学校每年划拨一定的教材建设专项经费。教材建设经费的使用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审核管理,并定期向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报告使用情况。教材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国家规划教材的经费配套、学校规划教材的编写及出版;优秀教材的评审及奖励;开展教材研究活动等。
2.为确保教材选用和教材编写的质量,要加强教材建设委员会管理职能,切实发挥委员会的决策、监督的作用。同时,各教学院(部)应设立教材建设小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此外,要积极加强教材建设,开展自编教材立项申报工作。各教学院(部)应结合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教材建设规划,并依据教材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申报。有获得优质专业立项的、特色高校立项的、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立项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的学科和专业应积极组织申报。新出版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已经使用的自编教材,实验指导书、习题集和自编讲义等,均可申报立项建设。尚未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但已有较为成熟的编写计划的教材建设项目,也可纳入申请立项范围。教材建设立项重点是有显明地方特色,因此,所编教材一定要能够反映我校专业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编者立意要新颖,能凸显新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过程中,优先立项建设与各级各类精品课程、重点(特色)专业建设相配套的教材;或填补我校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空白的专业课程教材;或独立开设的实验及有特色的实习指导书等教材;或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和明显专业特色及区域特色的专业课程教材。
3.加强教材选用管理,严格教材选用程序。要杜绝教材选用中的随意性和主观臆断现象,确保选用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从提高教学质量的高度。同时处理好选用推荐教材和自编教材的关系,自编教材的选用应当以建设立项教材为依据。加强教材质量评估和教材评优工作。学校将对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跟踪调查分析,收集广大教师和学生对该教材的意见,同时由学校组织同行专家,老师和学生,从选用到使用各环节进行全面评估。对优质教材进行宣传和推广,对建设立项教材进行中期检查,确保教材建设立项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如何提高教材建设管理质量,已成为当前教材建设的重要课题。首先,教学管理部门要重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其次,各教学院部也要积极配合实施,按章程办事,严格教材审核程序,选用合格优质的教材,才能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石鸥,许玲.在多样化中繁荣与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之回顾[J].基础教育课程,2010(Z1):103-105.
[2]张凤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下的高校教材建设管理[J].重庆高教,2011(6).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