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
摘要 依据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面向的对象、要求及任务,研究计算机课程体系层次结构的衍化过程,结合实际情况,阐明课程体系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期促进计算机课程体系发展。
关键词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8-0084-03
1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对象、要求及任务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向全体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并在非计算机专业中开设计算机课程。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全体大学生90%以上,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计算机专业教育相区别,命名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各专业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只可借鉴和参考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但不能简单照搬。原国家教委在1997年就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以及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及开发能力以及计算机文化素质。这也是对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育的普遍要求。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类别众多,涉及范围广,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学生毕业后涉足的行业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面向各专业领域,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与计算机专业不同,其任务不是培养计算机专家或专门研究计算机理论的科研人员,而是培养能在各行各业中熟练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2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层次结构发展情况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各高校相继开展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会早在1985年就提出了“层次教育”的思想以设置计算机基础课;原国家教委在1991年成立了“工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全国工科院校提出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三个基础层次。这种层次结构体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循序渐进的特点,有助于根据不同专业开展针对性更强的应用技术教学。原国家教委在1995年制定的5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层次、名称、目的与任务及对象如表1所示。该课程体系主要体现了高校工科专业对大学生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软、硬件不断换代更新,网络、多媒体等相关技术日渐成熟,使计算机应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除了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外,还需考虑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有较大影响的新概念、新技术适当地引入课程体系,这样不仅满足了社会信息化需求,而且保证了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因此,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层次及内容大多如表2所示。
“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在其撰写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简称CFC 2008)中提出各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设计参考方案,它既是20多年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计算机教育工作的重要文件。各高校可参照CFC 2008建立有特色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体系。本文仅列出理工类、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如表3、表4所示。理工类、文科类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现代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全面性和适用性。
高校师范类专业不仅在众多非计算机专业中占据数量较多,而且是高校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要求的不断增强,对师范生信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而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则是重中之重。笔者通过长期对部分地区高校师范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研究以及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的调研、分析,建立了计算机课程参考体系,如表5所示。该课程体系是以大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为基础,同时兼顾师范类生将来从事教育的应用需要而构建的。
3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各高校在此方面的实际情况,认为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发展中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各专业缺乏独立完整课程体系等问题。
1)课程设置脱离培养目标,对信息素质缺乏系统的教育,对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缺少整体研究与规划。
2)大学期间计算机教育应不间断。从各高校设置的课程体系中可以看出,大多在第一层次投入较大,而在后两个层次关注甚少,而且很多专业只在第一年,最多一、二年级开设计算机个别公共课程,在三、四年级较少或几乎未开设有关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知识、技术的相关课程。
3)由于大部分高校对后两个层次不够重视,导致计算机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各自专业特点,造成学生在后续学习中不能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软件解决专业领域中的相关问题,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就业。
4)课程体系中理论和实践学时安排不合理。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上机实践达到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和理解,在非常有限的课时内,要保证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的安排一定要科学、合理,避免轻实践、重理论。
4 结语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少数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所有高校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相关课程。21世纪,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围绕“面向应用,强化能力,培养计算思维”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工作,而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发展己然成为推进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研究其发展规律的同时,必须克服和解决上述存在的普遍问题,必将对培养大学生现代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式和今后的工作方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