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测算研究

2016-05-14 18:30陈天红
当代经济管理 2016年8期

陈天红

摘 要 演科学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是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的关键。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市采用均一制方法确定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过低,难以有效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采用薪资比例法,将失业保险金标准与失业前的工资相关联,还原失业保险金的收入替代功能是今后改革的方向。文章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出的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40%左右;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和家庭规模经济效应时,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55.3%。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测算结果为各地制定科学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演失业保险金;替代率;薪资比例法;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6)08-0080-06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失业保险是应对失业风险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保障制度。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水平是失业保险制度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失业保险金一方面可以保障失业者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但是同时也可能对失业者的再就业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最优的失业保险金标准应该在这两种效应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1-2]贝利(Baily,1977)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失业保险金领取者的岗位搜寻努力程度对失业保险金的替代率是敏感的,最优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应保持在65%左右。[1]弗莱明(Flemming,1978)则研究不同的资本市场情境下,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最优替代率:当资本市场很完善时(即劳动者可以通过工资、自身储蓄、家庭成员间的经济帮助、银行贷款等获得较好的流动性),最优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小于50%;当资本市场不充分时,最优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可高达75%。[2]此外,大量的经验研究表明,失业保险金延长了工作搜寻的时间:平均而言,每月实际失业补贴增加10%会使个人的失业期限延长半周到一周。[3]

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方法有均一制、薪资比例法和混合制三类。均一制是指不考虑失业者过去的工资收入,一律按照相同的绝对额来支付失业保险金。运用该计算方法时,往往以社会平均工资、法定最低工资或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参照基准,确定统一的失业保险给付水平。英国采用该方法,即根据失业者年龄确定失业保险金标准:年龄在25岁以上的失业者,每周发放72.4英镑的就业津贴;年龄在25岁以下的失业者,每周发放57.35英镑的就业津贴①。

薪资比例法是指按照失业人员失业前一定时期内平均工资的一定百分比计算失业保险金。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采用该方法计算失业保险金水平,如:日本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失业者本人日平均工资的50%~80%,且最低标准为1 864日元/天,最高标准为7 890日元/天②;韩国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失业者本人日平均工资的50%,且最低标准为最低工资标准的90%,最高标准为40 000韩元/天③;中国台湾地区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失业者本人月平均工资的60%,且为每个抚养者提供相当于本人月平均工资10%的津贴(最多为2个被抚养者提供该津贴)④。

混合制是指采用薪资比例法和均一制相结合的方式来发放失业保险金,即一部分按失业前工资的一定比例计算,另一部分按照固定数额来支付。芬兰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根据失业前收入水平划分:失业前月收入低于3 429.3欧元,则每日获得的失业保险金为32.66欧元加上45%的本人日平均工资;失业前月收入高于3 429.3欧元,则每日获得的失业保险金为89.74欧元加上20%的本人日平均工资⑤。

中国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各地采用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方法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按失业者失业前平均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计算、按当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计算、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计算、由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确定固定给付标准并且进行不定期调整。[4]其中江苏省和海南省参照失业者失业前平均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计算失业保险金标准,其他地区则基本上采用均一制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方法。如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根据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一定比例计算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黑龙江省规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20%,且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的最高限为城市最低工资标准⑥;西藏自治区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5%~165%,且工作每满一年加发2元⑦。中国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确定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如北京市、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辽宁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等。参照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方法,混淆了失业保险和失业救助制度的功能定位,造成我国目前的失业保险制度是筹资上的失业保险,给付标准上的失业救助。[5]柳清瑞和于婷婷测算出的全国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水平约为20%,失业保险金标准过低。[6]

学者进一步对中国各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郑新业和王晗运用2003~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指出人均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和失业保险参与人的失业率是影响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因素,且人均失业保险基金收入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呈正相关,而失业保险参与人的失业率与失业保险金标准呈负相关。[7]杨翠迎和王国洪在郑新业和王晗(2011)的研究基础之上,加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和各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两个变量,其研究表明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对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影响显著为正。[5]王国洪和杨翠迎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各地失业保险金标准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各省失业保险金标准的提高主要受邻近省份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在职职工平均工资、人均GDP的提高和本省最低工资的提高以及参保人员失业率降低等因素的影响。[8]

关于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方法改革的研究中,陈世金和李佳提出以实际工资的一定比例为调控目标,根据失业人口的年龄、家庭结构和赡养情况设计出动态的递增或递减的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9]王乔、李春根等建议将失业保险金标准设定为失业保险金领取者失业前12个月平均缴费基数的40%~50%[4],但是缺乏对该给付标准的测算。

综上所述,改革失业保险金标准均一制的确定方法,采用薪资比例法,并测算出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是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本文接下来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以期为确定科学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提供依据。

二、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确定失业保险金替代率的关键在于测算出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水平所需的收入。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ELES),测算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及其占工资收入的比重,并以此测算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所需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水平。

(一)模型介绍

英国计量经济学家斯通(Stone)在1954年提出一种需求函数系统,即线性支出系统(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10]。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pixi=pix■■0+βi(ν-■pkx■■0) (1)

在式(1)中,i=1,2,…,n,pi表示消费者购买第i类商品的价格,xi表示购买第i类商品的数量,x■■0表示对第i类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ixi和pix■■0分别表示对第i类商品的实际需求支出和基本需求支出。βi表示边际预算份额,ν表示预算总支出。

该系统可以解释为:消费者对每种商品的支出pixi都可以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pix■■0表示消费者对第i类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第二部分βi(ν-■pkx■■0)为超出基本消费支出部分。在线性支出系统中,由于预算总支出是内生变量,这使得线性支出模型中的参数难以被估计。

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朗茨(Lluch C.)提出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11]。他在线性支出模型的基础上做了两点改进:以收入y代替预算总支出ν;以边际消费倾向代替边际预算份额。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经济涵义可以表述为:在一定时期内,在给定收入和价格的前提下,消费者首先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支出,扣除基本需求支出之后的收入按比例在各类商品支出及储蓄之间进行分配。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pixi=pix■■0+βi(y-■pkx■■0) (2)

令Ci=pixi,C■■0=pix■■0分别表示对第i类商品的实际消费支出和基本消费支出。则式(2)可以表示为:

Ci=C■■0+βi(y-■C■■0) (3)

进而,式(3)变形可得:

Ci=(C■■0-βi■C■■0)+βiy (4)

在使用截面数据时,可以假设在同一截面上,商品价格对于不同的收入组基本相同,即C■■0和■C■■0都是常数,这样可以使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参数估计较为简单。令αi=C■■0-βi■C■■0,则式(4)可以改写成计量经济学模型:

Ci=αi+βiy+μi (5)

其中αi和βi是待估参数,μi为随机干扰项。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式(5)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得到参数估计值。

对αi=C■■0-βi■C■■0两边进行求和,得到:

■αi=(1-■βi)■C■■0 (6)

即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等于:

■C■■0=■ (7)

将αi和βi的估计值■i和■i代入即可求得对各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

(二)数据来源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覆盖的对象主要是城镇职工,由于缺乏对城镇职工的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本文采用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作为城镇职工的近似替代。在估计参数αi和βi时,本文采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作为截面数据。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城镇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按收入水平进行分组时,被调查对象可分为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七组。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分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八大类。由于数据可得性限制,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测算时间范围为2004~2012年。

三、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测算

将2004~2012年的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和按收入分组的城镇居民人均分类消费支出数据代入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式(5),利用Stata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OLS),计算各项消费支出的参数αi和βi的估计值■i和■i。各项消费支出的参数αi和βi的估计值■i和■i如表1所示。

(一)失业保险金标准基准替代率测算

将表1中αi和βi的估计值■i和■i代入式(7),可以计算出中国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支出数据,具体如表2所示。失业保险金是对失业者工资收入的部分替代,因此本文采用人均工资性收入数据,计算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比重。2004~2012年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基本维持在40%左右。因此,为维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需求,以人均工资性收入为基数计算的城镇职工失业保险金平均替代率不应低于40%。

(二) 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时失业保险金替代率测算

当一个正常工作的劳动者失业后,他所面临的一个直接打击就是收入来源的中断,这无疑会影响到其个人的生活状况。对于那些作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者的失业人员来说,失业的痛苦则会波及其家庭成员;失业保险金水平不仅影响到失业者的基本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其家庭收入来源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因此,在测算失业保险金标准时,不仅应考虑失业者自身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同时要考虑其负担的人数。就业者平均负担人数是指包括就业者在内平均需要负担的人数,该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在此我们考虑就业者平均负担人数,测算失业者及其负担人数的总生活消费支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就业者平均负担人数数据时,需要考虑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规模经济效应(Economies of Scale),即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消费总支出应该小于人均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与人数的乘积。家庭成员之间的规模经济效应受到家庭规模大小、家庭总收入、家庭消费习惯、家庭消费水平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学者在研究收入分配以及贫困问题时注重对家庭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分析。鲍曼(Buhman, 1988)较早对家庭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研究[12],提出以下计算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公式:

EI=D/Se (8)

其中EI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D为家庭可支配总收入,S为家庭规模,用家庭人口数表示,e表示家庭规模经济效应的大小。e的取值范围为0~1,0和1分别是e的两个极端值:当e等于1时,表示家庭成员之间不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于家庭可支配总收入与家庭人数之比;当e等于0时,表示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完全的规模效应,即每个成员的可支配收入等于家庭可支配总收入;当e等于0~1之间的某个取值时,表示存在着一定的家庭规模经济效应,且e的值越接近0,家庭规模经济效应越大,e的值越接近1,家庭规模经济效应越小。一般情况下,学者通常假定家庭规模经济效应处于中等水平,即将e取值为0.5[13-16]。

为此,本文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及规模经济效应对失业保险金替代率进行测算时,将e的值定为0.5,并将式(8)改写成:

E=AE*N0.5 (9)

其中E表示就业者及其负担者的总基本生活消费支出,AE表示人均基本生活消费支出,N表示就业者平均负担人数(包括就业者自身)。

由此,我们将2004~2012年期间就业者平均负担人数、人均基本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代入式(9),测算就业者及其负担人数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以及此时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得到的数据如表3所示。考虑规模经济效应时,2012年就业者及其负担者的总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55.3%。这表明,当失业保险金不仅考虑保障失业者自身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且考虑其负担者的基本生活,则失业保险金的平均替代率需达55.3%。

四、结 论

中国失业保险金标准抛弃了工资替代率概念,使得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从收入维持转变成为缓解贫困。改革中国失业保险金标准均一制的确定方法,采用薪资比例法,还原失业保险制度的收入替代功能,是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题中之义。本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测算出城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并以此测算失业保险金维持失业者基本生活时的失业保险金给付水平。

测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占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此外,考虑到失业保险金不仅影响到失业者失业后的基本生活,而且会影响到其家庭收入来源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状况,本文将就业者负担人数纳入测算模型,并考虑失业者及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的规模经济效应。考虑就业者负担人数和规模经济效应时,2012年就业者及其负担者的总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55.3%。国际劳工组织第168号公约要求各国的失业保险金标准达到失业者失业前工资收入的50%。本文测算得到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与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较为相近。美国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也为50%,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该水平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能够满足失业者家庭的生活必需品支出需要,即保障失业者家庭的基本生活[17]。本文测算出的失业保险金替代率为各地制定科学的失业保险金标准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Baily M. N. Unemployment-Insurance as Insurance for Workers [J]. Industrial & Labor Relations Review, 1977,30 (4):495-504.

[2] Flemming J. S. Aspects of Optimal Unemployment Insurance: Search, Leisure, Savings and Capital-Market Imperfection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8,10 (3): 403-425.

[3] Atkinson B. A., Micklewright J. 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and Labor Market Transitions: 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Economic Review,1991:1679-1727.

[4] 王乔,李春根,等. 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比较分析及科学确定[J]. 财政研究, 2013 (1): 40-43.

[5] 杨翠迎, 王国洪. 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影响因素研究[J]. 商业研究, 2014 (4): 57-63.

[6] 柳清瑞, 于婷婷. 中国失业保险支出水平的测度模型与实证分析[J]. 社会保障研究, 2009 (1): 21-27.

[7] 郑新业, 王晗. 失业保险金标准的决定因素[J]. 世界经济, 2011 (2): 103-118.

[8] 王国洪, 杨翠迎. 我国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5 (1): 60-68.

[9] 陈世金, 李佳. 我国失业保险金待遇调整探索——以河北省为例[J]. 人口与经济, 2011 (4): 70-76.

[10] Stone A.R.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s and Demand Analysis: an Application to the British Demand[J]. Economic Journal, 1954(64):511-527.

[11] Lluch C.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73 (4):21-32.

[12] Buhmann B.,Rainwater L.,Schmaus G.etal,. Eqivalence Scales, Well-being, Inequality, and Poverty: Sensitivity Estimates Across Ten Countries Using the Luembourg Income Study Database[J].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1988 (34):115-142.

[13] Ruggles, P. Drawing the Line: Alternative Poverty Measur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Policy[M]. The Urban Institute Press, Washington, DC,1990.

[14] Forster,M.. Measure of Low Incomes and Poverty in a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R]. Labor Market and Social Policy Occasional Paper No. 14.OECD, Paris, 1990.

[15] Coulter, F. A. S., F. A. Cowell, and S. B. Jenkins. Equivalent Scale Relativities and the Extent of Inequality and Poverty[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2(102):1067-1082.

[16] Hagenaars, A. J. M., K. de Vos, and M. A. Zaidi. Patterns of Poverty in Europe[Z].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3rd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IARIW, St. Andrews,Canada, August 1994.

[17] O′Leary J. C. & Wandner A. S. Unemployment In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alysis of Policy Issues[M]. Michigan: W.E. UPJOHN 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Research,19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