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暗示在家教中的魔力

2016-05-14 10:58章四娥
琴童 2016年8期
关键词:牛心王羲之智力

章四娥

王羲之,这个名字几乎成了中国书法的代名词,特别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 事实上,王羲之曾是个“笨小孩”。他做事不灵活,特别不善言辞,“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周围的人都不看好他。父母对小王羲之愁肠百转,不知这个儿子长大后还能不能自食其力。

对于这样的“笨小孩”,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呢?最好的办法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古人在这方面似乎颇有研究。王羲之13岁那年,有一回去拜访东晋的一位名叫周顗的高官。周长辈觉得这个小朋友还是有潜力的,只是没有被发掘出来,决定试一试。

当时东晋有一道很高大上的菜,叫做“牛心炙”,牛心做的,一般人吃不到。宴会上,周顗当着各位宾客的面,要人将牛心炙割了一份端给王羲之,然后说,王羲之同学,今天这道菜就是你的了。在场的人目瞪口呆,王羲之更是受宠若惊,吃了一份牛心炙,从此王郎是牛人。

这事在社会上、在“朋友圈”里传开来,大家都纷纷认为,能吃到周顗家牛心炙的,将来必定是牛人,这孩子有前途,于是,王羲之出名了。一个人成才与否,与周边人对待他的态度有极大的关系,周顗带动“朋友圈”里的人重视王羲之,等于给了王羲之一个积极开朗的成长环境。所以说,在公开场合给孩子尊重和荣耀,是极其重要的。

孩子得到关心和爱护,获得爱和尊重的体验,就会心情愉快,身心健康,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反之则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

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了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经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于结果的内容。

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相互安慰:“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一种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忍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生活与工作中,懂得使用积极的暗示,可以让事情更美好。而习惯使用消极的暗示,往往把事情弄糟。比如,有的女孩老是觉得“人家不喜欢我”,到头来发现,大家果然不再喜欢她了。因为她老是这样暗示自己,大脑的意识就停留在她那些不好的方面,她的行为就难以逃出这些不好的方面。

还有的人总是觉得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能力差,到头来,他真的差了,因为这样的暗示令他减少了努力尝试的机会。一个总暗示自己失败的人,就会失败。 暗示、引导和有意无意地激励确实能开发一个人的潜能,从而改变这个人的一生。曾听说这样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一个贫困潦倒的流浪汉,以捣乱的心情去让一位相面先生相面。这位先生看他脏兮兮的,想让他快点走开,便戏虞地告诉他:你可不是一般的人,你的面相酷似拿破仑,你年少时若当兵,肯定也是个大元帅。不过,你如今当个大富豪绝对没问题。谁知,就这几句话,还真打动了这个流浪汉的心。他想,自己不缺胳膊不少腿的,怎么混成这个样了,不行,得改变一下自己的处境,改变一下人生。于是,他开始致力拼搏,没用几年的光景,他真的成了百万富翁。当他去感谢那位相面先生时,相面先生却惊异地告诉他:“我当时是说着玩的。”

在孩子的教育上,心理暗示的影响不可忽视。

晓刚妈妈告诉心理医生:“我在生晓刚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他今年9岁了,和一般的孩子不太一样。先天不足,脑子不正常,学习上有困难,成绩位于班里的后10名,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妈妈越说越激动,“我已经带他看了七八家医院,也做了很多检查,就是没查出什么毛病。他主要是脑子有问题,是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妈妈反复强调。

当医生将目光转向了晓刚,晓刚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我也挺着急的,不知怎么办才好。”

事实上经测定,晓刚智力水平正常,根本不存在智力低下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学习成绩不好的问题,完全是由于妈妈不良心理暗示的结果。而妈妈又是接受了医生的“这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的不良心理暗示。种种不良的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造成了晓刚生活和学习上的种种困扰。

心理研究表明,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会对人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情绪受到波动,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健康。晓刚就是由于长期的不良心理暗示导致学习困难。而往往施加不良心理暗示的人恰恰是被暗示者身边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比如母亲。如果长期对某人施加不良心理暗示,必然影响到个体的认知思维过程,使人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模式。而对于缺乏辨别能力的儿童来讲,不良的心理反应更易于形成和固定下来,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其一生的发展。

因此,作为父母和老师,对于儿童的正常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的思维能力、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所以,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要尽量多给儿童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以及实际的帮助和引导。此外,让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或许更重要。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认知,更利于他们成年后在社会上找到正确的位置。

猜你喜欢
牛心王羲之智力
牛心山人
王羲之送字
一夜成名的大杀器
《王羲之 兰亭序》
王羲之书兰亭序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王羲之 丧乱贴》
欢乐智力谷
牛心坨油田调驱现场效果评价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