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军
【关键词】 评价;目标;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8—0025—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习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态度、兴趣、情感、知识及技能和考试结果应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评价目标系列化
评价的目标系列应以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核心。制订评价的目标系列,需要一个先自下而上,而后自上而下的双向过程。首先,由教师在深入理解学习大纲、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点的分布、能力培养的载体以及思想教育的因素,初步制订出评价的目标系列;然后,由教研人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研究评价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并确定评价的目标系列,向师生公布。
1. 知识与能力的结果性目标系列。实施素质教育,并不是要改变知识及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也并非要降低课堂教学质量,而是对课堂教学质量所涉及的内容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使得小学生经历真正的学习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真正的有用知识,掌握具有迁移性、生动性、活泼性的知识结构。想要对学生一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师应该首先把好教材关。教材把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化了,因此,我们应当认真研究,找出每一节课、每一单元、每一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构建一个知识评价系列。
2. 知识能力的过程性目标系列。能力的发展只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离开知识,能力就成了空壳子。因此,建立能力评价系列既离不开“数学知识”这个载体,又要在教学活动中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建立能力评价系列的主要目标不是为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鉴定性的评价,而是为了促进教师把培养小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中自觉的行为意识来加以重视,开拓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潜能。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应该尝试建立各年级的能力评价系列。如学生在小组内的感受与经历、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发现、创新与实践等各方面的内容。
3.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系列。一个具有主体性的人,其核心素质是高尚的人格。小学教师要对小学生学习数学时所表现的情感、意志、习惯、道德品质等一般性发展目标进行定性的评价。根据新课程标准,按不同学段和学年儿童的身心特点,教师要拟定出对他们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系列。
二、评价时空的过程化
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要随时随地地对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从时间上看,应有学习前的准备性评价、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和学习后的总结性评价;在校外,应包括家庭评价和其他活动评价。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学习数学和领悟数学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行为,使得全体小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实现评价过程化要求注重平时的了解、考查,包括课堂提问、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时达标测试、课堂操作、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意力和听课习惯等。显然,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评价的指向是唯一的,而评价者既可能是小学生本人,也可能是同学、教师、家长或其他活动参与者。因此评价时空过程化,要求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三、评级方法的多样化
1. 个人、小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可以按照学习小组评价或班务小组评价。个人、小组与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单元检测、情感态度、能力目标、课堂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2. 口试、面试、笔试相结合。口试的主要内容是让小学生说理,即说算理、说解题思路、说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面试的主要内容是操作,如操作小棒演示算理,拼摆学具推导公式等。笔试的主要内容是为了考查小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加强口试与面试,有利于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有利于教师及时对学生提供帮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 免试与再试相结合。由于小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也就存在差别,加之学校及教师工作的实际问题,对于学习能力强,学习认真,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免试。对于评价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应当给予他们重新考试的机会,鼓励其产生再试的欲望,并以再试的成绩为准。这样不仅使学生中的学困生在再试之前找出不足,进行重点学习,而且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