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源于西方十八世纪初期资产阶级的兴起而对贵族的统治权提出挑战,确切地说,自由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自由主义的产生是资产阶级对君权斗争的结果,它的对立面是专制、君权、宗教,这是早期的自由主义,也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古典自由主义,保守主义。
自由主义在西方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的主旨是人们拥有宗教信仰自由、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自由主义主要是强调个人的权利不受侵犯,以个人的财产、权利为重心。这是早期的自由主义,但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自由主义。西方的自由主义实质是一种责任,在行使自由的同时是以不伤害到他人为前提。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可这句话传到中国往往变味,就像中国的文学作品被翻释到国外时一样,牛头不对马嘴。伏尔泰说的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实质上是一种批判精神,质疑精神。而传到中国后却成为谩骂、人身攻击的代名词。尤其是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一些国人本身麻痹的批判精神也随着市场化而消逝。许多人在对不同意见的问题进行争论时并不是有根据的批判,而是相互谩骂,转而上升为人身攻击,而这种行为往往被一些不良用心的人利用,给这种行为赋予了自由主义的名义,混淆视听。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也提出,因为纯粹贪欲的冲动只会使人成为一种奴隶,而我们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服从才是真正的自由。还有,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先履行公民的义务。同样,我们在追求自由权利的同时也要先履行自由的责任。
正是因为许多人只追求自由的权利而忽视了自由的责任,造成了西方自由的泛滥进而演变成许多不必要的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不只是要追求自由的权利,更要担负起自由的责任,自由的责任就是你要承担你享受自由权利时带来的后果。
每一种行业都需要有自由的精神,但同时也需要有自由的责任。新闻行业也是如此,对西方新闻行业的自由,许多国内同行总是羡慕得很,总是不断批评国内的新闻行业。这也是只注重自由的权利忽视自由的责任的看法。很多人只看到西方新闻自由的权利,却忽视了西方新闻自由背后担负的责任。
2010年初,在中国的网络出了一件震惊华人世界的大事,那就是影星陈冠希与几位女明星的艳照被别人公布到网络上。一时舆论哗然,照片在众多网友迅速转帖下传遍了全球。这还不算,许多人不仅不批评那个发布照片的人,反而帮助他传播这些不雅的照片,还要受害者向他们道歉。这种事如果在西方会怎么样呢?据说法国总统萨科奇的夫人也有一些不雅的照片被传到网上,同样是名人,但是并没有像中国的网络那样迅速被传得到处都是。一些网友反而是同情事件的受害者,谴责发布照片的当事人。还有,在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一位黑人牧师是一个黑人反抗运动的领导者。有一个美国白人记者为了打击黑人运动不停跟踪这位牧师,结果调查得知这位牧师有情人(基督教牧师是不允许有情人的)。发现了这个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后,再通过私自偷拍收集一些有效证据,这位白人记者高兴地拿着收集到的证据到当地的报社,结果却被报社拒绝,原因是那位记者的行为违反了新闻行业的执业精神。他们不支持用这种手段来收集新闻情报,即使收集到再有价值的新闻也不能超越新闻行业的执业精神。
这就是西方新闻自由背后的责任。自由如果没有责任的牵制,没有原则性,任何存在的自由都会造成自由的泛滥,危害到他人的自由。从十八世纪末的自由放任主义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从六十年代的“性解放”到现在各地未成年人的早熟现象,就足以证明,单单行使自由的权利并不意味人权的解放,履行自由的责任才是对人权最大的尊重。
(选自“王涛的博客”2010年6月19日,有删节)
[【点读】]
作者从自由主义的起源谈到自由主义对西方的影响及其实质,同时指出国人对自由主义的误解和一些用心不良的人利用自由主义混淆事实的现状,引用卢梭的话解释真正的自由,从而明确“我们对自己制定的法律的服从才是真正的自由”,继而明确自己的观点“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提出这一观点后,作者列举了一些由于人们对于自由的片面理解造成的社会问题来阐明对自由的误解带来的危害,还结合中外媒体在一些类似事件上截然不同的表现鲜明地指出:自由是一种责任,不承担责任的自由只能带来危害,成为自由的“杀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自由。
作者旁征博引,从历史源流谈到网络热点,丰富的事实论据很好地证明了“自由是一种责任”。我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也要学会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