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社会变革的隐喻

2016-05-14 15:03孙松
人间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兄弟鲁迅

摘要:《在酒楼上》是鲁迅处于“彷徨”期的一部重要作品,作者通过吕纬甫这个形象刻画出当时一部分失落的知识分子的无奈心理,而作为小说重要意象的“小兄弟”因为这部小说意蕴本身的丰富性也具有深刻内涵,将“小兄弟”这个意象与当时社会的历史事件相结合,就会发现这个意象其实隐喻了失败的社会变革。

关键词:在酒楼上;鲁迅;吕纬甫;小兄弟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33-01

《在酒楼上》是鲁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的背景下写就的一篇极具分量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迁葬”、“送花”两个情节塑造了吕纬甫的形象,勾勒出特定时代下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又无可奈何的精神状态。“小兄弟”作为“迁葬”一节的重要意象是吕纬甫“飞回来”的起因。吕纬甫作为一个曾经参与过中国社会变革事件的知识分子,其经历本身就含有缅怀历史的意味,如果将他的经历与“迁葬”一节中“小兄弟”这个意象结合起来,那么“小兄弟”意象就具有了另一番意味。

中国自1840年以来屡遭列强的侵略,最终由一个封闭但自主的主权国家沦为被迫开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自19世纪60年代起,企图救国救民实现民族独立自主的知识分子便开始探索中国的出路。先是认识到“器物不如人”而开启了洋务运动,随后因洋务运动失败而认识到“制度不如人”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后认识到中国要有出路“其首在立人,立人而后凡事举”而发起了旨在启蒙大众的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不论是器物、制度还是思想的改革都因为强大顽固的敌对势力而未能完成其最初的目标,因而中国探索近代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尽管《在酒楼上》没有交代具体的时间背景,但是吕纬甫作为一个曾经有着改革中国志向的知识分子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过以上的历史事件,当初怀着救亡中国的宏图志向投入到历史的洪流中,最终回头却发现自己曾经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甚至于并没有改变中国的任何现状,自己的改革努力只是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便被扼杀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小兄弟”三岁死掉的情节,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兄弟”又是中国失败改革的象征。

从这个角度理解吕纬甫为“小兄弟”迁葬的情节也就带有了回顾历史的意味。辛亥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但是这个胜利的“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先是废除《中国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独裁性质的《中华民国约法》,随后又公然在北京“称帝”……辛亥革命所描绘的“民主共和”蓝图并没有实现,反而带来了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民国”自始至终未曾被“人民”享有,反而成为“野心家”们夺权的幌子。从这个意义上看,辛亥革命的成果早已在军阀们的权力争夺中“踪影全无”。而旨在宣扬“科学”、“民主”的新文化运动随着一部分早期的启蒙者转向政治活动阵营出现分化,启蒙本身也因为没有在广大的普通民众中产生预期的效果而以失败告终,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因为这场运动有所启迪,愚昧落后的思想依然顽固地盘踞在广大民众的头脑当中。从这个角度看“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虚无”的运动。因而“踪影全无”的小兄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辛亥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反思。当曾经参与过这些历史进程的知识分子回望历史,当自身最初的理想与现实的遭遇产生落差,一种“虚无”的情绪便很自然地由心底产生。因此“踪影全无”的“小兄弟”在一定程度上又象征了面对“虚无”过往的“虚无”情绪。

现实的事实与过往的初衷尽管有落差,但是毕竟是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现实尽管证明曾经的努力“踪影全无”,但是作为一种探索确实值得祭奠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吕纬甫执意为“踪影全无”的“小兄弟”迁葬也就具有了缅怀失败的中国改革的意味。

吕纬甫式的知识分子作为曾经有志于改革中国的有为之士在经历了种种失败之后产生了深深的失落感,但是他们的失落并没有与过去割裂:“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吓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2]“停在原地点”说明曾经离开过,现在之所以失落是因为曾经试图“飞”离的地方并没有“飞”离,反而被它牢牢地拴住,如此一来,曾经执意“飞”就充满了讽刺。“迁葬”是对曾经那“一圈”的缅怀,同时也是对现实中自我失落的嘲笑。这一举动恰恰证明了吕纬甫式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完全丧失掉自己早年的志向,因而“迁葬”也就具有了对中国改革的缅怀和对现实中自我嘲笑的双重意味。

吕纬甫作为当时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其心态反映了当时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心态,也正是基于此,“小兄弟”作为中国失败的革命的象征才具有了它更为复杂的意义,成为既是现实中自我的嘲笑又是对革命失败的缅怀的象征。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想刻画着中国人的心理百态。《在酒楼上》作为鲁迅处于“彷徨”期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吕纬甫这个形象将当时一部分失落的知识分子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解读吕纬甫的“小兄弟”这个意象、“迁葬”的情节才具有了多重的内涵。通过解读“小兄弟”这个小小的意象,可以看到其背后蕴藏对失败的中国改革祭奠的意味,这不仅仅在当时具有发人深省的意味,对当下反思历史和反思知识分子自身思想依旧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伟峰.《在酒楼上》新解[J].鲁迅研究月刊,1999(4):35~40

[2]鲁迅.彷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孙松(1992-),男,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小兄弟鲁迅
鲁迅防窃
读懂你的诗样年华
最是一抹少年蓝
打饭即景
孔乙己
心如止水
小雨点儿出嫁
阿迅一族
敢于接受别人的帮助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