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城市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探究

2016-05-14 07:25郝瑞瑞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保护与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郝瑞瑞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但是社会、环境以及人文因素的改变使得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了变异,有的甚至处于濒危的边缘状态。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思考,旨在分析当下社会环境中非遗保护的紧迫性,研究新媒体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发挥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进而思考当下新媒体传播的路径与方式,从而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关键词:新媒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保护与传承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到来,世界文化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它们受到越来越猛烈的冲击,有的弱势遗产已经濒临灭亡。面对严峻的社会局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能够生存的社会、自然和人文环境被打破,相应的传播方式也由以前的口传身授到现在的新媒体传播。在国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当下,探究新媒体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的利与弊,进一步探索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正确方式与途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紧迫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传承价值、审美艺术价值、科学认识价值、社会和谐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它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声音、技艺、形式是其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的方式得以传承,这也是文化传承中最脆弱的部分,一旦人不在了,那么这项遗产也就相应地消亡。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困难与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变迁与发展。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记忆,展现伟大民族的智慧。从时间特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既有历时性又有共时性。就历时性传播而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无人的现状。像我国的地方戏,我记得小时候还经常有机会听到,现在种类越来越少。民俗节庆也逐渐淡化,慢慢演变成了经济利益的手段。还有一些乏人问津的传统手工艺也处于濒危的状态,像南京的绒花本身工艺具有复杂性,再加上巨大的社会压力,没有传承人愿意加入。另一方面就共时性传播而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一些西方文化。我国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受到极大的冲击,有些甚至被影响或异化的现象。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七夕等,没有了以前热闹的气氛,剩下的大多数是商家的经济营销。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大大冲击了国家传统的文化习俗,而传统文化被贴上土、落后的标签。

全球化的浪潮以及现代科技的进步,破坏了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互联网的普及使全民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拥有独特传统技艺和民间口头文化的艺人日益减少甚至死亡,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被毁坏、被消逝的威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也十分缺乏,主要包括面对面的传播和静态展示传播。像一些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类只能通过传承人口口相传,数字化记录不健全。传统手工艺技能的传播也仅剩下师徒传承,学习这些技艺的人只能向传承人学习。静态的展示传播主要是工艺品的展陈,将实物陈列在博物馆或者艺术馆,给观众近距离欣赏展品的机会,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最基础且最主要的途径。另一个展陈的方式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官方网站的图片展示,虽然将文字与图片展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少了观众互动、参与的成分,传播的意义和效果不明显。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保护与传承。

二、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效果

传播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完成,新媒体的出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就是有效的传播媒介。它的传播走向互联、分散、无等级、无中心的信息交互网络中,颠覆了封闭、孤立、单向、深度的传播过程。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另一方面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提供其他参考。但是尽管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一大创新,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求保持原状,控制其不发生变异,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可能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有所改进使之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一)积极作用

新媒体的出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多的姿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并置于网络之中,逐渐累积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数据库的产生可以将那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保存下来,让后人还能看到传统的文化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延长,并提供传承与传播的路径。国内的一些国家级或者省级的官方网站,往往是采用图片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各个网站独立存在相通的内容也无法实现共享。而新媒体的运用可以将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展示出来,便于观众更好地了解与比较。新媒体的时空融合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播过程中的内涵更丰富、更生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只是单纯地向受众展示,还提供了受众参与、互动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新媒体这一特性,让受众积极参与其中,让传播过程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新媒体的可视化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促进了非遗传播方式的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景数字化使观众融入其中,更加贴近非遗原有的本真性。

(二)存在问题

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数量比较少,像网络、新闻、通讯软件等很少会有文化遗产的影子。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还不够重视,使得很多新媒体方式相应地也没有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回事。就算有相关的传播,也会有很强烈的偏见,重在对一些“新、奇、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关注,让很多人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一类的东西。而那些处于边缘的、濒危的遗产,根本不会有被宣传和重视的机会。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看似有被展示的机会,却缺失了文化遗产本身的内涵与价值。像现在的端午节,过节的意义成了无关紧要,那存在于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内涵就得不到宣扬,新媒体的传播缺乏更是深度与广度。

三、新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具有突出的优势,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提供了技术保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将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相结合,全面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非遗艺术形式、技艺和知识,征集并且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建立档案。结合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全方位协作的模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和现状真实的再现,尽量客观系统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形态。新媒体的传播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提供可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或者设立相关的论坛,提供可以下载的图片、音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开发有声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机铃声推广给更多的受众,如东北二人转、陕北民歌都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元素,容易引起当地受众的兴趣,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声传播;移动电视作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媒介也是不错的,移动电视的流动性比较大,可以在受众多的地铁、公交车甚至出租车循环播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视频,吸引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手机或网络游戏,可以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在游戏中设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闯关项目,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与传播的年龄层次。年轻的一代是新生的力量,对他们进行有效宣传很有可能培养出下一代的传承人。

“以人为本”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记录非遗,将文字、图片、录音与录像相结合,把传承人的技艺和知识记录下来,永久保存。将数字化档案数据库置于博物馆或者艺术馆,供观众欣赏。同时,传承人还可以借助现代传媒的方式,实现传播方式与技术手段的创新,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国家应该对传承人的生活提供保障,对积极传承非遗的传承人予以鼓励和支持。通过新闻媒体以及网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舆论宣传,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懂得保护与传承非遗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地方“重申遗、轻保护”,地方政府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善管理,完成申遗就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摆设放在一边,不花心思进行管理和保护,这就需要网络等新媒体的舆论监督。学校教育也很重要,年轻人上网时间相对长,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上网时间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年轻人对于新事物、新媒体的接受程度更快、使用更广泛。可以通过现在的微信、微博平台推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内容,也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吸引大众的参与互动。

新媒体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表演的舞台,让传统的口传类、表演艺术类走舞台化的道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持不改变其本真的状态下,考虑创新并且融入当下时尚元素,以符合新一代观众的审美心理。还可以利用文化遗产日或者传统民俗节日,策划组织展演、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才可能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充分利用好现代传媒,可以将表演艺术类、传统工艺类与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发展。

新媒体在城市文化发展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对当今文化传播的趋势,新媒体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思路与方法,转变传播方式与观念,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与功能,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为更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知、了解和传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人们所感知、认同和接受提供更好地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谭宏.利用互联网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新闻爱好者,2010,(14).

[2]赵新艳.新媒介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中的媒介角色与传播特点[J].新闻传播,2011,(08).

[3]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

[4]喻小珉.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现状研究——以川剧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

[5]楼圆玲.大众传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研究——以端午节的传播为例[D].浙江大学,2010.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保护与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洛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