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调查分析

2016-05-14 13:25辛莉张广德
今日健康 2016年9期

辛莉 张广德

【摘 要】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9月某院急诊处方共1347张进行调查,统计抗菌药物处方,分析处方合理性。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30.36%,不合理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比例:39.9%。结论 该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未达到三甲医院评审要求,应引起重视并制定方案和措施予以规范化。

【关键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现象日益严重,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危害[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应该先确定致病原(通过血液检验等),在熟悉该抗菌药物特性(包括抗菌特性、药代动力学特性、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患者状况(包括生理情况、肝肾功能、免疫状况等)情况下,掌握用药指征,避免药物滥用(包括预防用药、局部用药、联合用药和病毒感染),制定出正确的给药方案。本文应用回顾性方法对2015年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急诊处方共1347张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公开出版的相关书籍和国内外参考文献等资料对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不合理处方等。

2 结果与分析

调查急诊处方总数:1347张,抗菌药物总处方数:409张,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数:163张。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30.36%,不合理占抗菌药物处方比例:39.9%,急诊儿科占比67.5%,急诊科占比:32.5%。所有不合理处方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的共149张,占比:91.4%,其中急诊儿科98张,急诊号51张。对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进行详细点评分析,结果见表1。

3 讨论

由统计数据得知,急诊儿科处方占不合理处方比为67.5%,可见抗菌药物在儿科使用率之高,但小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许多器官和组织在不断成熟且相对功能较弱,容易出现异常的生理和病理改变[2]。儿童作为特殊的用药群体,科学、有效的应用抗菌药物可以救治大量患儿,若使用不当,轻则延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3]。该院急诊儿科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98张,占60.12%,主要原因包括患儿较小,多数家长急于见到疾病的好转,而要求医生开具抗菌药物;医生根据习惯和经验用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保险治疗。有报道表明,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为病毒性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如非细菌性感染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非但无法治疗疾病,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细菌耐药性。也不排除有少数患者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但仅仅是推测,需要有病原学检验的相关结果予以支持。

由表1可见,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1)非感染诊断如:胸闷/糖尿病,头晕/糖尿病/高血压诊断使用抗菌药物;(2)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如使用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做溶媒),由于复方制剂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是3.75%葡萄糖和0.225%氯化钠混合液,是1/4张的等渗液体,主要作为脱水患儿初期水和电解质的补充及对患儿高渗血症的预防与治疗。将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作为常规药物溶媒不合适,同时由于价格的原因,将增加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3)抗菌药物用法不规范,如头孢唑林钠是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注射后有效血药浓度维持为8小时,一天一次的给药频次不足以维持有效浓度;(4)抗菌药物选用不合理,如皮肤疖/淋巴结炎选用头孢唑肟钠(3代),宜选1代头孢,(5)有些诊断不明确或矛盾,如肺炎/皮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眼;(6)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使用抗菌药物较多,多为经验治疗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为病毒引起,不宜把抗菌药物作为初始治疗,建议动员患者加强指尖血常规或做Q-CRP等检查,确定为细菌感染后再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是目前医院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也是我国推行临床合理用药中最需要整改的一类药物,其整体使用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1]。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应加强抗菌药物有关知识培训,宣传合理用药知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晓磊,吴恒.我院2013年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淮海医药杂志,2014,32(5):500-501.

[2]董志强,杨庚,石研.儿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5):37—38.

[3]孙倩.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13,6(13):5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