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降速、商业网点盲目扩张、消费多元转变、电子商务冲击、新型业态快速发展……遍布中国大小城市的百货商场,风光不再。
竞争加剧,市场饱和,人气低迷,销售下滑,关店……在零售业诸多业态中,百货业遭遇的困境是最为严峻的。
淮海路商圈没落
由于20年的租约将于2017年到期,内地百货业黄金时期的代表、上海淮海路曾经的商业“地标”——太平洋百货淮海店最近传出即将关店的消息。
据报道,每年8月是太平洋百货与其店内品牌租户的年度续约时间,不少租户考虑到明年此店关门可能性极大,已经提前离场,商场六楼男装区的专柜更是撤走了近一半。
早在2015年3月,此店就曾传出过关于物业回收、商场关门的消息。物业方——瑞安集团方面明确表示,太平洋百货租约到期后会将部分零售商业面积收回,由自己开设购物中心。
淮海店已非太平洋百货第一家因“租约到期”萌生退意的门店。
2013年10月,同样因租约到期,20年老店太平洋百货成都春熙路店关闭。也因类似原因,天津店与无锡店于去年闭店。同时,太平洋百货宣布更名,除上海三家保留太平洋百货的原有名称,大连太平洋百货更名连太百货外,其余门店LOGO变更为远东百货,且业绩也在大幅衰退。
作为内地百货业黄金时期的代表,太平洋百货曾是内地最大的连锁台资百货巨头,开设的商场数量最多时达到12家,选址几乎全在核心商圈,而且开业历史也较长。
太平洋百货的步步衰落,是内地百货业态日益颓败的一个缩影。
仅以上海淮海路商圈为例,2008年,在淮海中路经营了15年的沪上最早的外资百货之一——华亭伊势丹闭门谢幕;2012年,开店19年的第一百货被宝马旗舰店取代;2013年,开店20年的二百永新让位于优衣库全球旗舰店;2009年,在淮海路开设11年的新华联商厦关闭,翻牌为东方商厦淮海店,6年之后,又被无印良品全球旗舰店取代。
百货业全面溃败
和其他行业关店、开店并存的情况不同,在百货店频频关张的同时,却鲜见百货新店开业的消息。
在整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业绩大幅下滑、回天乏术的百货企业不得不关店求生。
即便是百盛这样的百货巨头也概莫能外。
作为外资百货第一店,进入中国22年的百盛集团曾经创造了辉煌业绩。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百盛在中国市场的业绩每况愈下,持续亏损,频频关店。
百盛业绩自2010年以来就开始滑坡,从2011-2015年,百盛净利润分别为11.53亿元、8.8亿元、3.72亿元、2.46亿元和-1.83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亏损较去年同期又增加超过100%。
2012年至今,百盛总共关闭了11家门店。但几年的策略性连续关店,并未使其走出业绩低谷。
不仅百盛如此,百货业整体业绩仍在大幅下滑,这从多家A股上市的百货公司半年报上可以清晰看到。
新华百货下滑幅度高达七成;银泰在国内45间门店,超过一半销售额下跌,营业额最差的跌幅高达37.8%。
海航基础、汉商集团、杭州解百、汇嘉时代、三江购物的下滑幅度分别为50.38%、32.83%、20.52%、19.31%和1.73%。
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数据显示,调查的80家规模较大百货企业,2015年销售总额同比增长9.3%,利润总额却下降12.05%,销售利润率下降19.53%。
2015年,万达百货关店48家,NOVO百货、马莎百货和金鹰商贸各关闭门店5家,天虹商场关闭4家,新世纪百货、王府井、华堂商场、银泰百货等均有门店关闭。
百货业开店趋于谨慎,关店速度远快于开店。据统计, 2015年一年百货关店114家。关店最集中的城市为沈阳、天津、北京、广州、上海等商业高度竞争的一二线城市,常州、湛江、桐庐、海盐等百货业原本较饱和的地级市则出现了新入局百货店水土不服退市的现象。
今年以来,各大知名百货仍在不断关店:
2016年8月:太平洋百货宣布,位于上海淮海东路地标性商业体淮海店即将关闭。
2016年8月:百盛集团将关闭重庆万象门店,上半年已关闭西安东大街和重庆大坪店两家门店。
2016年6月:华联商厦关闭开业22年的成都店。
2016年5月:南京八佰伴停业。
2016年4月:友谊商店关闭广州南宁店。
2016年4月:世纪金花关闭银川店。
2016年3月:来雅百货关闭泉州中骏世界城店。
2016年3月:喜乐地购物中心关闭长沙万家丽路门店。
2016年2月:摩尔百货关闭成都天府店。
2016年2月:新华百货关闭银川东方红店。
2016年2月:NOVO百货关闭重庆大融城店。
2016年2月:天虹商场关闭深圳深南君尚店。
2016年1月:新世界百货关闭北京时尚店。
……
内忧外患
商业设施过剩,同业无序竞争,房租和人员工资等在内的经营成本不断攀升,电商的剧烈冲击,以及整体经济形势下滑,让本来就增长乏力的百货店经营不堪重负。
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百货店将面临被关闭的命运。
成本剧增
物业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过快对百货业造成了很大压力。据统计,近年来房租成本平均上涨约30%,人工成本平均上涨15%。日益增加的运营成本对净利润率平均水平在2%-3%的零售业而言,确实是极大的挑战。
过去10年,中国主要城市的优质商铺租金年复合增长率达6%,北京沿街商业店铺近两年租金增长25%。
业内人士透露,在北京,10年前,一年50万元房租的小店,现在要到200万元。开一家便利店单店在150平方米左右,一年需要100多万元的房租。
即便是在二线城市,开设一家1万平方米左右的卖场也需要数千万元的成本,加上人工和租金的逐年上涨,卖场的日营业额需达到30多万元才可保本。
租期届满的百货企业都面临租金上涨的窘境,而大量门店本就处于亏损状态,关店止损成为明智的选择。
与此同时,人力成本也持续上涨。
百盛今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约3.78亿,比去年同期增加约4560万,而营业收入则减少了1.25亿。
商业网点过剩
为了控制租金成本,构建可持续稳增长的基础,不少百货企业开始通过开发或收购等形式加大自有物业比重。
与此同时,一些地产商开始主动或者被动抛售物业,原因是招商困难。
今年上半年成都计划开业的商业项目有34个,实际开业的只有2个。
长沙已建和在建的综合体共计44个,城市综合体总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而按照国际惯例,商业面积与人口的配比是“人均1平方米”,这不仅包括综合体,还包括了社区商业。而2015年底,长沙的常住人口仅为743万。
2016年4月底,上海商业用房可售面积为1023.04万平方米,同期住宅可售面积为915万平方米。商业用房库存已经超过住宅。
一边是身陷亏损的实体商业,一边是迅猛过剩的商业地产,让百货企业无所适从。
经济形势下滑
经济形势下滑之势远超人们的想象,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消费需求,且电商对百货零售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经济步入新常态,整体消费疲软和消费升级所带来的影响,对传统百货业所带来的冲击继续发酵,从上市公司已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报告可以看出,多数百货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业绩依然呈现大幅下滑态势,百货公司普遍陷入经营困境,甚至遭遇生死考验。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上购物愈发依赖。传统的百货零售业没有能够及时跟上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导致电商对传统百货零售业的替代性逐渐提高。
百货企业的转型投入,无论是向购物中心方向转型,向社区便利店转型,还是互联网化发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在百货业绩下滑、利润减少的重负下,转型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内忧大于外患
外部压力重重,但这并不是百货业当前困境的决定因素。
自身经营能力薄弱,营销手段单一、服务水平下降,未能把实体店的核心能力及价值优势充分发挥和展示,才是百货业衰落的最重要原因。
百货企业90%以上依然靠二房东似的联营租赁模式,远离了商业零售的本质。老旧的经营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很多企业只考虑怎样尽可能多地把柜台租出去,考虑怎样能够最大化地利用商铺面积赚取租金,而没有综合考虑提高消费者体验。
百货经营理念以商品为中心,经营模式简单粗暴,以联营为主,仍采用“制造商—中间商—消费者”的经营模式,逐步丧失核心经营能力,使得百货业跟不上消费者和市场的变化。而制造商对消费者的需求反馈不能做到及时有效。
经营定位过于追高求大,千店一面,同质化严重,商品价格虚高。在消费渐趋理性的当下,高端商品需求持续下滑,原本的商品结构对运营产生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而百货业的营销方式仍是千篇一律的打折返券,过分依赖价格手段。没有快速地满足用户需求,更没有快节奏地跟上市场的变化。
一个即不拥有物业也不掌控商品的百货企业,如何能应对这众多内忧外患的冲击呢?对于中国传统百货业而言,自强于身、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