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俊
有个成语叫“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小题大做”出于明、清时代的科举考试。在考试时,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中的文句命题,叫作“小题”;以《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这五经中的文句命题,叫作“大题”。“小题大做”即是用“五经”文的写法作“四书”文,流传到今天,就引申为用小题目做大文章,把小事当作大事处理。
本文要谈的“大题小做”,是指大题目用小章法进行写作,不含比喻义。所谓“大题”,指的是题目可写的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空间距离也比较大,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很多,题旨不够明朗的题目。“大题”一般字数较少,不带修饰语。所谓“小题”,指的是从小的角度取材立意,即用小章法写作,力求以小见大。
“大题”可以“小做”吗?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这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比如补足因素法。就是说,我们遇到一个大题目,这样的题目往往条件少,题意隐蔽、空泛,题目内含的信息多是隐型的,在不改变原题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变题目的隐型信息为显型信息。如写《变化》一文,有位同学就在“变化”的前面补足一个新因素“四季景色(的)”。有了这个新因素作为修饰语,题旨就明朗多了。接着就从“四季景色的变化”这个角度,写一年四季的景色如何变化:
四季分为春、夏、秋、冬,它们为我们展现出了各种各样的景色变化。
我们先来说说春天吧。春天,万物复苏了,冰雪融化了,天气变暖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冬眠的小动物们也从甜蜜的梦中醒来了。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偷偷地钻了出来,那个嫩,那个绿,那个尖。垂柳也开始醒了,那光秃秃的树枝冒出了小芽,那芽看上去,翠绿翠绿的,像一颗颗小珍珠。
接着,文章依次写了夏、秋、冬三季的景色变化。最后在结尾写道:
如果能把四季合成一天,那会是什么样子呢?我很喜欢四季,它让我懂得了春的播种,夏的丰实,秋的喜悦,冬的快乐,我爱它们!
写出了自己对四季的感悟,升华了文章中心,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再如佳作《感悟》,文章首先叙述了数学老师为精心勾画一个“最终会被同学们遗忘”的示范图,而忘了下课一事,最后写道:
是呀,老师又何必这么认真呢,精心勾画的图,还不一样会被擦掉?随着黑板刷的舞动,也最终会被同学们遗忘。但老师还在认真、细致地画着,直到他把自己认为最满意、最准确的图画出来后,才宣布下课。望着黑板上虽然不大却极为匀称的连绵的“小山”,我陡然感悟到老师之所以这样,不正体现着他崇高的敬业精神吗?
《感悟》本是一个宽泛的大题,小作者巧妙地利用“补足因素法”,在文题的前面补足一个新因素“我在数学课堂上(的)”,把大题变成了小题。文章从小处着笔,大处落墨,取得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另一篇作文《起点》,也是一个大题,下面让我们看一下这位同学是怎样“大题小做”的。文章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妈妈下岗了。
一向性格开朗、有说有笑的妈妈沉默了。每次从她房门前走过,总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声。虽然爸爸极力安慰她,可妈妈总是皱着眉头,一天难说两句话。也难怪,妈妈只有三十多岁,突然成了家庭妇女,整天和锅碗瓢盆打交道,她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现实呢?
接着,文章叙述了妈妈在同事的帮助下,走出了下岗的阴影,决定去学习电脑,要自己开一个电脑工作室,重新再就业。文章最后写道:
从此,妈妈早出晚归,开始了紧张的学习。妈妈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一条新的起跑线,那银铃般的笑声在家中又不断响起。
作者也是利用“补足因素法”,把大题化成小题——妈妈人生的新起点。这样,通过自我扩充题目,缩小了写作范围,“大题”化成了“小题”,写起来自然就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大题小做”通常的方法是在标题前面加修饰语,当然,也可在后面补足因素,还可前后都加。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运用“补足因素法”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或擅改原题。
【优秀例文】
战争与和平
河南省信阳市第五中学如月文学社
吕悦
人们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可我的家呢,却变成了一个“战场”。
一进家门,便听到刺耳的争吵声、打骂声,以及弟弟哇哇大哭的声音。我走的每一步都那么无力,心中一片迷茫:“这是家吗?”抱起从身旁扑过来的弟弟,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默默地在心中回答:“是呀,这是家,曾经带给我温暖的家,只不过曾经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去劝架?劝得住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是能劝得住,现在也不会这样了吧?”
和弟弟走进了卧室,笑着逗弄着他,用苍白的话语安慰着他,也是安慰着自己,对那边的“战争”充耳不闻。弟弟毕竟还小,不一会儿那张哭泣的小脸就有了明媚的笑容,给卧室增添了一份生机。我们玩着,闹着,笑声回荡在房间里,与另一边的争吵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过了好久,“战争”停止了,妈妈推开了门,又狠狠地关上了门,拖着气愤的身体倒在了床上。弟弟被这突如其来的剧烈响声吓了一跳,惊慌失措地扑进我的怀中。我冷眼地看着一切,淡淡地问了一句:“吵完了?尽兴不?”然后直接拉起弟弟出了房门,看见客厅狼籍一片,无奈和伤心涌上了心头,好像在问自己,也好像在问弟弟:“‘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不懂事的弟弟只是迷茫地望了望我。
夜幕降临,一切都那么寂静,躺在床上,妈妈突然问我:“我们要是离婚了,你跟谁?”“离婚?”这个敏感的字眼儿颤动了我的心。我无法回答,也无从回答,只好以沉默逃避。妈妈见我不出声,说了一句:“就这样吧,不离了,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吧。”话一说完,妈妈便缩了缩身子,合上眼,睡了。回归了寂静,却也冷了我的心。一滴泪无力地划过眼角,浸进了被子中。我不敢哭出声,父母的“战争”已深深地伤害了我的心,不管在外人面前我如何以笑脸掩盖我伤痕累累的心,也是那么无力。我呆望着天花板,注定一夜无眠。
“战争”就在我身边,那么触手可及,可是我却无法阻止。我是不是很没用?难道一场争吵能让他们分出高低?难道他们不知道在争个谁对谁错时,也在伤害着某些人的心?我只想要“和平”!
【教师评语】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史诗般的鸿篇巨制,而吕悦同学的《战争与和平》则表现的是家庭中的矛盾冲突以及作者对和睦、幸福家庭的美好愿景,展现的是家庭的小场景。文中的“战争”指的是父母间的争吵,“和平”指的是家庭的安宁与温馨。吕悦同学巧妙地运用“大题小做”法,从小的角度取材立意,收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