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达明
出于对心腹幕僚和弟子赵烈文的真诚关心,曾国藩不仅多次建议他出去做官,而且为他在浙江谋得了副知府级的同知职位,还说只要赵烈文一点头答应,他就会给浙江省的头头们打好招呼。曾国藩这么做,除了赵烈文跟随自己多年,应该对他有所回报,更为关键的是曾国藩对赵烈文的从政能力期望很高,说他聪明绝顶,理论水平当今无人可比,唯有实践经验稍有欠缺,只要在实践方面加强锻炼,以后一定能够成为全才。这种评价是极高的。在得一实职难于登天的晚清时期,曾国藩能够积极主动为赵烈文谋取官位,可以说是最大的照顾了。但赵烈文总以各种理由加以推辞。原以为赵烈文故意违反世俗人情,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有些过于矫情,直到看了同治六年(1867)九月十五日他与曾国藩的对话,才发现是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
曾国藩和赵烈文的对话原文是:
曾:“足下如去,吾为谆属浙大吏,不无所裨。足下天分绝顶,世间学问事理有虚实二宗,无虚则实,有时而窒碍不行;无实则虚,又无所附丽。论虚处则足下当世无敌,惟实处讨探未尽,再能勉力,便为全才。”
赵:“做官未必能了负累,烈一游客,而干请者尚纷纷,况做官邪?爱钱无以对知己,不爱钱无以了一身,进退维谷,徒稽首屈膝于流俗,亦何为邪?烈以菲才而素负虚声,一入仕版,责备必严,再操师竿牍以往,彼省大吏即无畛域之见,同辈中能无侧目邪?故以做官为身谋,烈皆未见其可。至政务本儒者之所当知,无关出处。师亦虚实二义尤为的当不移,烈请远归后,即来师处亲炙一二年,烈虽散诞,自问于求学一事而不敢自画,且何忍负师厚意邪。”
原来赵烈文不愿出去当官,并不是不想当官,而是怕当官。
一是怕别人上门求办事。赵烈文只是一个普通幕僚,来走门子托关系的人都络绎不绝,更何况做了官!他是个正人君子,也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亲戚朋友找上门来,向他求官要项目等等,是铁面无私加以拒绝呢?还是照顾面子违背原则满足他们的无理要求?这对乐善好施热心肠的赵烈文来说是件大难事。
二是怕拒绝不了别人送上门来的钱物。别人上门求办事,大多不会空着手,对送上门的钱物,赵烈文是接呢还是不接?接了,就是受贿,是搞腐败,他不愿为、不忍为;不接,就是驳人家的面子,情面上过不去。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赵烈文如果坚决不受贿,两袖清风只靠死工资,做官后当然不能解决家庭“负累”问题,还不如在幕府工作收入更高。所以对他来说,把做官作为谋生的手段和途径,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三是怕不能为百姓办实事。正如赵烈文所说,一旦做官,就要奉公守法、为百姓办实事,否则既对不住这份俸禄,也对不住自己的良心。但是古代官场上的人,说奉公守法就能奉公守法吗?说为百姓办实事就能为百姓办实事吗?绝大多数官员,最后只能曲从世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得过且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这些,都不是赵烈文愿意面对的。
四是怕别人说三道四。赵烈文是个很有能力和名望的人,出去做个知县、知府之类中下级官员,按说不会招致多大非议。但为什么众多有能力有名望的人得不到官位,偏偏你赵烈文能轻易得到,还不是朝中有人好做官,背靠大树好乘凉!何况曾国藩还想跟浙江的头头们打招呼,要为赵烈文的官途铺路架桥,这就更让赵烈文感到为难了。这种把自己放到炉火上烤的事,赵烈文无论如何不敢答应。
正因为有这些“怕”,所以赵烈文宁愿在曾国藩幕府待着,也不愿意走入官场。看来官并不是那么好当啊!
如今想入仕途或即将走上官场的人,想清楚了其中道理和利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