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引进火龙果生态种植富农家

2016-05-14 15:11赵武强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郑伯防虫网霜冻

赵武强

日前,笔者来到重庆市铜梁区庆隆镇同康村火龙果种植园,放眼望去,一排排白色的大棚在阳光的映照下格外引人注目。

大棚里,鲜红的果实掩映在藤蔓丛中。果园的主人郑伯有夫妇正忙着给客人采摘、称重、收款。“前两天镇里请来记者帮着宣传,这几天上门来采摘的人每天都有好几十个,这批马上就卖完了,下一批要等到8月底了。”郑伯有笑着说。

火龙果千里来安家

郑伯有过去是一个跑长途的货车司机。他与火龙果结缘,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原来,老郑常年在广东、广西一带跑车。七八年前的一天,他跑长途经过广西一个地方,被当地村民种植的成片水果林吸引住了,便停下车跑去了解情况。

“当时看到红艳艳的水果挂满枝头,开的花相当漂亮,看起来特别舒服。”回忆起初见火龙果时的情景,老郑还是一脸沉醉,“我很快了解到这种水果价格好,产量非常高,一亩能产好几千斤,种植收益很不错。”

从那时起,老郑就对栽培火龙果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想如果能移植回来栽种,就算地理条件不同,即使产量减半,收入也是相当不错的。”

2011年春节刚过,回到老家的老郑凭着一腔热情,把自家的几亩地全种上了火龙果苗。

大棚保温度寒冬

最开始,他按照外地的露地种植办法,松土、施肥、除草,一样都不马虎。可一晃到了第二年2月,郑伯有满心期望地等待花开满山红时,没想到遭遇了早春的霜冻天气,把火龙果苗冻死大半,20多万元投资打了水漂。

他请来果树专家,对方的一番指点让他茅塞顿开。原来,火龙果是热带水果,生性喜光耐热耐旱耐瘠,特别怕湿涝和霜冻。而重庆地区冬春季基本上都有霜冻天气,火龙果的生长发育受到阻碍,肯定不会结果。“为了确保成功,必须建大棚保温栽培。”专家说。

2012年,郑伯有夫妇按照专家的建议建起了5个大棚,在大棚里挂了温度计,随时观测里面的温度。同时,多施腐殖质丰富的热性有机肥料。很快,他发现,大棚里的温度比露地高3℃左右,加之施用了热性的有机肥,大棚里的火龙果苗不但安全地度过了寒冬,而且长势喜人。

2013年8月初,郑伯有的火龙果成熟了。由于他是铜梁第一个成功种植火龙果的人,果子供不应求,亩收益达到1万元。

在接下来的两三年里,郑伯有稳扎稳打,逐步扩大面积。“我种的是市场上比较少见的红心火龙果,不仅味道好,营养价值也大大高于普通的白肉火龙果,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基本上是在家门口就把产品卖完。”他说,有了良好的口碑,去年他的火龙果种植面积已达到50多亩。

生态种植果香甜

如今,郑伯有的火龙果基地被镇政府列为重点支持的特色产业,镇里不但帮他把水泥公路修到了基地,还帮助他成功申报了微型企业,并从技术上指导他实行生态种植。

首先,他养5桶蜜蜂,利用蜜蜂为火龙果授粉。“过去我也搞了人工授粉,但人工授粉相当费工,效果也不太好。”他说,自从改用了蜜蜂授粉后,省去许多劳力不说,产量也增加了两成以上。

其次,郑伯有引进了防虫网技术,将塑料防虫网安在了大棚下端的四周,把迁飞性害虫挡在了棚外。细密的防虫网既透气,又防了虫害,一举两得。

而郑伯有的另一招更绝。他在水泥柱桩上的中间和顶端,安放了下小上大的两个轮胎。郑伯有介绍说,火龙果是喜光植物,安放轮胎的好处是增加了藤蔓的受光面积,减少了藤蔓间的阴蔽,同时也形成了一个下大上小的塔形,形成了高产的苗架。

郑伯有坚持只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他表示,有机肥养分全面且肥效持久,满足了火龙果一生的需要,结下的果实既香又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生态种植,我的火龙果不但花开得好,而且果子既香又甜,每公斤60元在市场上抢手得很。”郑伯有说。

猜你喜欢
郑伯防虫网霜冻
近50年海原县霜冻发生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农作物防御霜冻六法
作物遭受霜冻该如何补救
防虫网作用大 种类多巧选择
中国热科院专家研发新型简易防虫网种植蔬菜基本可以不打农药啦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农作物的杀手——霜冻
张家港地区不同防虫网覆盖方式下设施环境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