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玲
刻葫芦
兰州刻葫芦是闻名全国的民间技艺,属微雕艺术门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小小的葫芦里,暗藏怎样的玄机?莫非真像神话故事所描绘的那样,能从宝葫芦里掏出仙丹?
拂去历史的烟尘,我们向岁月深处眺望。
魏晋时期,中国丝绸经西北之地,辗转被贩卖到中亚、印度。兰州,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重地,商贾云集。胡商西行而来,携带巨型葫芦,那是盛水之物。长途跋涉,沙漠腹地,水是保命仙丹。兰州的工匠在葫芦上刻上图案和文字出售。如此,每个商队,又或者商队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葫芦,在漫漫旅途中,不会搞错,它是每个人的随身物品。这就是兰州刻葫芦的起源。
到了唐代,书法、诗歌艺术到达鼎盛巅峰。丝绸之路,除却经商,还有文化的传播融合。兰州周围大面积种植葫芦,而且出现了鸡蛋葫芦,小而精巧,质地坚硬,刮皮磨光,雕刻上书法碑帖、花纹图案便是精美的艺术品,观赏把玩,陶冶性情。而当时,兰州的中医铺前都挂着一个药葫芦,上面刻着一个“药”字作为招牌,多么风雅且有古意。
随着时代变迁,兰州刻葫芦的艺术地位不断上升,最终艺术性取代了实用性。明、清两代,刻葫芦的艺术大师自成一派,各有风格,或镂刻山水花鸟,或描摹人物面目,无不栩栩如生。
兰州刻葫芦空前繁荣,始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专门的工艺美术社,遍寻人才,从事刻葫芦的创作。所用的葫芦经过改良培植,如鸡蛋大小,有的甚至小到像蚕豆,颜色浅黄,晶莹透亮,细腻光滑,圆润饱满,艺人们在葫芦上刻云山烟雨、花卉诗文,钢针线刻,刻功精妙,炉火纯青。
兰州刻葫芦以“微”、“繁”、“细”为特色,融合了绘画、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刻法讲究,针刀并用,以线描为主要表现手法,钢针打“底”,刻刀运用刮、铲、削、磨等技巧进行修饰,用以再现水墨渲染、皴擦等中国画的韵味。
葫芦,谐音“福禄”,又有很多籽,故寄寓多子多福、多富多禄的美好含义。
刻葫芦,既有刻刀的意趣古雅,又有书画的情韵飞扬,把玩在手,逸兴飞遄。于此,便是对美好生活寄予向往、希冀的最好承载物。
桥
兰州,黄河穿城而过。黄河上的桥,千姿百态。
最早的莫过于中山桥,它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建于1907年,由德国商人兴建,弧形钢架拱梁。桥两端,各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有“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沿用至今。
这是兰州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桥。百年以来,中山桥经历了风雨剥蚀、洪水冲刷、地震摇撼乃至战火的洗礼,饱经沧桑,却依旧挺立着钢铁的脊梁,担负起连接黄河两岸的责任。它是纽带,连接着城市的南北两岸,将黄河天堑变通途;它是驿站,开启了新疆、内蒙、青海等地的商道,让兰州走向全国各地,也让全国各地的物资涌入兰州。在兰州人心里,中山桥不仅是一座桥,更是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是这所城市的象征。黄河水哗啦啦地流,中山桥静静地听。走在桥上的人,望着奔腾的黄河水,抚今追昔,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发展的脚步刻不容缓。
要想富,先修路。于兰州,是架桥。
一条大河将兰州城区一分为二,整个城市的中心被挤压在城关区一带。兰州的发展,缺乏开阔的空间和伸展的弹性。
自古渡口码头是商贾云集、商机涌动的集散地。兰州提出了“桥头经济”的构想,围绕一座又一座新建的大桥,规划兰州的城市布局和经济走势。
2003年12月28日是兰州城建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西向东,新城黄河大桥、小西湖黄河大桥、雁滩黄河大桥同时竣工通车。其中的雁滩黄河大桥是当时国内建成的三跨连续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中跨度最大的。
与之而来的,是经济一跃而起的跨度。黄河诸桥的架设,把过去的农村经济纳入城市轨道,雁滩过去是无人问津的河滩地,现在变成了争相追捧的开发热土;小西湖大桥建成后,交通更为便利,客流货源充足,以批发经营为主的小西湖商圈迅速向品牌化、集约化发展,成熟的城市经济在变革中提升改造。
兰州,这座高原古城,步履稳健,向现代化都市迈进。
说起现代化,不能不提银滩大桥。银滩大桥是黄河上游第一座现代化斜拉式吊桥,也是代表当今桥梁最高水平的的独索双面斜拉桥,高桥桩呈“H”形,两边各有30对钢丝绳斜拉在主桥桩上,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利用三角形最具稳定性的原理而设计。在波光粼粼的宽阔河面上,银滩大桥像一条银色的巨龙,蓄势待飞。华灯初上的夜晚,灯火璀璨,有人形容此时的银滩大桥像一把悬在夜空中的彩扇。我更愿意把它想象成一把竖琴,弹奏华美乐章,每一个音符都需要仔细地去谛听,去品味,那里有黄河的故事,有兰州的故事,有老百姓的故事。
雕塑
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风骨和灵魂,历来被人喻为“凝固的音乐”。一个好的雕塑,能震撼人的心灵,引起共鸣。
在兰州,大大小小的城市雕塑浸透着历史文脉,也彰显了这所内陆城市的特质。
在40里黄河风情线上,反映丝路文化、彩陶文化的雕塑比比皆是。每一座都匠心独运、各具特色,合在一起,又构成了整体风格协调统一的雕塑群,掩映在繁花绿树间,提升了兰州的城市文化品位和形象。
与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塑遥相呼应的是雕塑“筏客搏浪”。雕塑的钢筋混凝土基座镶嵌以黄河卵石,呈黄河巨浪翻滚状,皮筏斜飞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飞;青铜铸成的青年筏客呈跪姿昂首挥桨,其后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拢鬓,神态从容。这座雕塑生动地再现了昔日黄河上羊皮筏子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画卷,体现了黄河儿女乘风破浪、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除了生动再现黄河文化,兰州雕塑还表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在热闹的西津路与临夏路交界处,竖立着一个独特的雕塑,这是大名鼎鼎的牛肉面。走遍全国各地,兰州拉面谁人不晓?但说到正宗,惟有兰州。为地方小吃正名,让其唱主角,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这气魄唯兰州有。无独有偶,在繁华闹市的西关什字西单商场前面,“热冬果”雕塑引人驻足。热冬果是兰州传统的街头小吃,把兰州特有的冬果梨加热蒸熟后文火慢熬,使梨皮脱落,梨肉入口即化,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热冬果”雕塑由爷爷、孙子两人构成,爷爷卖梨,孙子在一旁垂涎欲滴地吮着手指,充满童真,惹人怜爱。这就是兰州人的家常生活。
在兰州,艺术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与平常生活交织在一起,水乳交融,像吃饭、呼吸一样自然。
读者大道
一座城市,总会有一条著名的街道,譬如北京的长安街、上海的淮海路。
在兰州,有一条读者大道。
读者大道,紧邻黄河,在兰州雁滩到段家滩一带。这是兰州的文化区,读者出版集团、甘肃出版集团、甘肃省画院、甘肃省图书馆、体育公园等,都在这一带。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视野开阔,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兰州,堵车是家常便饭,堵在别处,窝在车里半天不能挪动,心头搓火,烦躁愤怒,而堵在这里,心头却是安静的,悠然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垂柳银杏,繁花草地,没有喧闹,没有争执,也没有拼搏,一颗心已经融入了这里,变成了这里的一棵树、一株草……学会在忙里偷闲的生活中,滋养心灵,释放自我,这是那本杂志——《读者》的功劳。
这条路,就是以《读者》杂志来命名的,由此可见这本杂志的重要。
尽管身处闹市,但如《读者》杂志一样,读者大道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街道两旁,绿树掩映,熙熙攘攘;而那些人行道,树木茂盛,曲境通幽,不时冒出一张长椅,供游人休憩。倘若此时,从怀里掏出一本书来读,怕是很应景呢。
读者大道上的树木,大多有来历。静美高贵的银杏自不必说,还有闻名遐迩、所剩无几的“左公柳”,大道上还幸存着五棵,枝桠虬劲,枝繁叶茂,盘旋着顽强的生命力。
读者大道,一年四季都很美丽。春日的清晨,太阳升起来了,树木深处,光线氤氲,鹅黄柳绿,在光晕里升腾,流动着生机勃勃的安宁、喜悦;夏日的午后,艳阳高照,草木绿意深沉,风过处,枝叶拂动,细密的欢悦在舞蹈;秋日的黄昏,天地沉静,林中色彩斑斓,银杏叶落,铺就金黄色的地毯,而那一簇簇通红的树叶成片成片,像燃烧的火焰,多么有枫林向晚的意境;冬日的傍晚,最好落过薄薄的雪,街道空旷,树木挺立清瘦的枝干,冷峻挺拔,是沉默不语的厚重,隐含着蓄势待发的力量。
从读者大道上走过春、秋、冬、夏,领略的不仅是自然风景,还有人生况味。
一条道路,十年树木;一本杂志,百年树人。
走在读者大道上,希冀《读者》杂志的明天和未来,一路顺风,步步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