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业不忘初心 培育主体继续前行

2016-05-14 12:06:55王黎娜
上海人大月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民职业农业

王黎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新需求,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作为今年的重点监督项目,笔者作为农业生产的基层代表,参加了主题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监督”代表履职培训班,同时参加了浦东、青浦、松江、金山等涉农区的专项监督调研活动。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虽然目前利润微博,且容易受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确实是关系国家安全、人民幸福的重要产业。参加此次专项监督调研后,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对农业人才的引进、培养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培育职业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

记得刚回乡务农时,“未来十年谁来种地”这样一个命题将大家考倒,如今命题依然存在,且时间更紧迫了。如何破解这样一个现实的难题,除了用现代化设施、设备来代替一部分人工之外,如何吸引、培育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更是关键。这几年,从浦东试点开始的职业农民培训已在全市实行,考核通过由市农委授予职业农民证书。目前职业农民的培训由各区自行设计、安排,建议将培训课程标准化,并纳入人力资源保障局系统,让职业农民证书全国通用,真正将农民职业化。同时设立评级或职称评定制度,使农业人才能在农业领域流动,在土地流转、政府财政支持等环节中逐步将职业农民作为支持的重要条件,吸引年轻人务农,鼓励农业从业人员主动、积极地参与职业农民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建立职业农民信息库,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鼓励发展服务团队 开展农业专业服务

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稀缺的是一线生产人员,老农人力不从心,年轻人不愿从农,引进、培养农技人员来农业一线长期工作,难度大、成本高、时间长,这就为农业专业服务提供了市场需求。目前市、区、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服务,但还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在现有基础上可发展一批更具针对性、市场化的农业技术、生产管理等专业服务团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者由农业生产者按需采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需求日益增长。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多渠道收入,还能将城市信息、资源、气息带到乡村,促进城乡互动。农业亲子游既能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农业,也能融洽家庭氛围,增进家人情感。农业旅游的专业人才既要懂农业、擅开发,又要能经营、擅管理、会服务,要发展农业旅游,需要吸引和培养一批农业休闲产业管理和服务人才。

建立教育交流机制 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相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上海郊区农村的孩子对土地接触较多,对农业更有感情,如果选择农业就业或创业,不仅更熟悉当地的民风、特产,还能就近就业,带动一方百姓。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教育尤为重视,在市政府报告中也多次提出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倾斜。现在,农村建起了很多硬件配置一流的学校,但在软件尤其是师资建设上和一流学校还是有不小差距。如何让农村教育在软件上也能同步提升呢?建议建立教育交流机制,鼓励优秀教师到郊区农村交流,建议交流时间不少于2年,给予相应的职称评定、生活补贴,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特别嘉奖等,通过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交流,把真正的优质教育带入农村,让农村发展更具活力,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习总书记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建议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前景等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优秀人才能关注农业,使更多热爱农业的有志之士能进入农村,使更多乐于奉献的爱心人士能携手农民,共谋现代农业发展大计,共创祖国美好未来。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红刚青扁豆生产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总经理)

猜你喜欢
农民职业农业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国内农业
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 12:29:47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