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建设美丽乡村

2016-05-13 19:11李兵
红旗文稿 2016年8期
关键词:鄂州生态农业美丽

李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省鄂州市并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再次强调:“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能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两年多来,鄂州市委、市政府在总书记讲话精神指引下,大胆探索和实践,坚持生态优先,按照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目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保护生态空间,建设和谐乡村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构建平衡适宜的乡村建设空间体系,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全面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实现人水和谐、城乡和谐、区域和谐。

1.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坚持全域理念,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着力构建以主城区为龙头、若干个新区为支撑、特色镇为链接、新社区为基础的“四位一体”新型城镇体系。重点在沿江、沿港、环湖等区域打造 “一线串珠”的美丽乡村示范带。在建设过程中,结合各村发展基础、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等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搞一刀切,不囿于一种模式,不强调一套标准,充分彰显鄂州作为江南水乡的特色和韵味。

2.均衡服务,提供保障。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将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着力点,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制度的统一、标准的一致、水平的均衡。我们在自来水、水泥路村村通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村电话、电视、宽带网三网融合,做到了移动通信基站村级全覆盖。2014年以来,先后投入4800万元资金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用电质量显著提升。公交、班车已通达全市大部分行政村、社区,初步形成以主城区为中心,区、乡(镇)、村相互通达的半小时交通圈。实施“清洁乡村”工程,在全省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体系,一部分村已实现雨污分流。推动公共服务下沉,打造一刻钟服务圈,依托社区“1+8”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网格管理服务站,为农村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综治维稳、农技指导等公共服务。

3.注重自然,顺势而为。鄂州是山水园林城市,有山有水,水借山势,山凭水秀,水天一色。我们依托现有山水脉络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不打破自然系统,更不搞劈山填湖、大拆大建。不追求大广场、宽马路,也不刻意去整齐划一的“翻新”社区,而是力求展示小桥流水、石径竹篱的自然景致,凸现田园情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梁子湖万秀村严格按照原始风貌进行规划建设,不砍树、不拆房、不填湖、不搞假生态,聘请专业团队策划“万秀八景”,现已成为鄂州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品牌。

4.开拓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农民通过土地入股与社会资本共同成立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发展生态农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置了一个对农民的保护机制,叫“农民股优先”,即不管公司是否盈利,都要保证农民年终每亩一定数额的保底分红。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根据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特点,制定各有侧重的考核评价办法,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考核。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并从严问责。

二、开发生态资源,建设富裕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使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充分挖掘鄂州丰富的生态资源,做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文章。

1.创建生态园区。生态园区是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的龙头。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限制开发区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2013年以来,梁子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按照最高的生态标准、最生态的产业定位、最好的社会保障、最充分的农民就业等“四最”要求,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园区内全面提高环保标准,凡是国家有标准的,严格执行,就高不就低;凡是国家有关于环境保护的标准、规章、政策创新需要试点的,力争先行一步。先后关停22家排污企业,拒绝重大工业项目30个。拒绝低端资本,却迎来高端资本争相进入。湖北联发投、以色列商会、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等集团先后入驻,有力推动了全市环保产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有机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确立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出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财政每年新增1亿元生态农业发展资金。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变“资源”为“资产”、变“农民”为“股民”、变“产品”为“商品”,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市、区两级“四大家”领导和涉农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办基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全国首个有机产品检测认证综合体落户鄂州,十几个品种的优质农产品在网络热销。“梁心”番茄、纯之源苕尖、涂镇蓝莓、沼山胡柚、“万亩湖”龙虾等有机农产品上市后,产品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3.发展生态旅游业。立足鄂州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围绕“都市乡村游”主题,打造黄金旅游线路和最佳目的地,逐步建成武汉等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娱乐的“后花园”。通过举办捕鱼节、红枫节、蓝莓节、红菱节、胡柚节等主题活动,发展“农家乐”、“渔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让城市人在田间采摘、捕捞垂钓、袅袅炊烟中体验最自然、最原生态的生活。

三、弘扬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每一个环节、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1.强化生态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只有环境保护、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等理念深入人心,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共同的思想基础。我们编制《生态文明教育读本》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在中小学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干部培训中突出生态文明重点,让生态文明进机关、进学校、进家庭,努力使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蔚然成风。

2.彰显生态元素。鄂州是百湖之市、武昌鱼的故乡,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我们在挖掘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湖乡文化时,注重展示生态内涵,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特色村落。依托古村落、古建筑、古树名木、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村落”。项目、园区规划设计,道路、桥梁建设改造时,注重凸显和谐、农耕、渔猎、养生等传统生态元素。推广“武昌鱼”“梁子蟹”等独具特色的生态美食,形成“舌尖上的记忆”。组织民间艺人成立农民合作社,将雕花剪纸、布贴画、麦秆画等民间生态艺术品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3.倡导绿色生活。通过张贴宣传挂图、播放宣传片、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讨论、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开展社会宣传等活动,倡导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引导全体市民关注空气质量、做好健康防护、减少烟尘排放、坚持低碳出行、选择绿色消费、养成节电习惯、举报污染行为、共建美丽乡村。低碳生活小区、循环生态农业示范小区、新农村能源站建设的加快,环保新能源的利用,低碳出行方式的推广,不仅改变了居民的生产方式,还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

(作者:中共湖北省鄂州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艳玲endprint

猜你喜欢
鄂州生态农业美丽
老年岁月乐无涯—湖北省鄂州老年大学校歌
武汉至阳新高速公路鄂州段项目获批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建政、救亡与启蒙:再论鄂州约法之人权条款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