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项规定实践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2016-05-13 20:07陈菊英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5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陈菊英

[摘 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体现在实践之中。从八项规定这个具体实践中,可以体认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对于党员干部具有信念支撑作用,坚定的信念可以促进行动的自觉;对于社会大众具有道义申明作用,光大的道义可以促进人心的凝聚;对于党建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科学指导作用,科学的因应之策可以保证党自身的有序完善与社会的理性变革。

[关键词]八项规定;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5-0026-02

人的持久而坚定的行动,如果不是本能的驱使,必是基于某种信念。而健全而坚定的信念,不是基于意志主义的偏执,也不是基于神秘信仰的启示,而要基于规律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总体趋势,为共产党人的社会发展信念奠定了理性基础。有了科学而坚定的信念,对规则、规矩和规定等社会约束和社会干预,就能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反映。中央做出的八项规定,在形式上是一种组织纪律、一种组织规定。因而有些人把它当作纯粹外在的规定性。有人曾断言它会像风儿一样吹过;有人感到规定太过苛刻,很不习惯;还有人说它不符合“国情”和“人性”。实际上,八项规定的出台和持续实践,正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自觉遵循。比如,在经济新常态下,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让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就必须破除一切阻碍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新的科技革命孕育之际,要把握和用好创新的绿灯期,争取不落伍并大有作为,就必须反对一切制约创新的官僚作风和僵化思想;要根本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走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康庄大道,必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厉行节约,倡导绿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大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的中坚主体必须自觉顺应时代潮流,与封建陋习和官本位文化作最彻底的决裂。仅就公共财政而言,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它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就有严格要求,因为正像熊彼特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中所说的,“公共财政是考察社会的最好指标,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社会结构,其政策所导向的行为,所有这些以及其他内容,都明明白白地写在它的财政史中”。

因此,八项规定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要求,体现了生产关系的合规律建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自觉,体现了社会进步和政治文明的必然进程。诚然,八项规定对于惯常的做法和想法,是一种很大的改变和改造,最初有些不适应也属正常。但有了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就会增强自我改造、自我净化和自我提高的内在自觉。于个人,少却了烦恼、根绝了侥幸、增添了甘心;于组织,少了一些或明或暗的对抗情绪和绞尽脑汁的腐败花样,多了一些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和尽职尽责的担当。扩大这种信念与自觉,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就会少一些衙门作风,少一些权力自恋,少一些惯性思维,大家会在促进制度完善的同时,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这是青年马克思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这也是马克思的毕生追求。为人民服务也是共产党人的最高道义。舍此,党执政合法性的源泉就会干涸。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因此,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做衡量党员干部作风好坏的重要标尺,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的党的作风建设,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通过抓好党风促进民风转变,进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是顺应民心、争取民心、引领民心的重大战役。

2013年5月29日至6月6日,也就是在八项规定出台半年多之后,人民日报联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论坛问卷中心,针对网友和基层干部两个群体展开了为期一周的调查。结果显示,八项规定内容已深入人心。虽然八项规定只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切口,却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认可,原因就在于它以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决心申明了马克思主义的道义立场,体现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切实尊重和对人民根本利益的真心呵护。八项规定是一次立德之举,也是一次立信之举。它让群众看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主流正道,看到了从严治党和推行治理现代化的决心,从而更加坚定地拥护党中央决定,拥护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法治方略,满怀信心地支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事业。

一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作风建设入手,逐渐拉开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幕,既突出针对性,又体现渐进性。八项规定出台前,党员干部中的作风问题已相当严重。一些党员干部大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少数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精神懈怠等等。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党中央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制定并实施八项规定、六项禁令、限制三公消费等,迅速集聚了信心和民心,增添了动力,注入了压力,减少了阻力;随后因时乘势,在全国部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三严三实”教育,系统修订法规,全面从严治党。八项规定为治本集聚了人气,赢得了时间。

二是破立相依,严字当头。树正气,必祛邪风;立新规,必破陋习。作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开局,八项规定重在落细、落小、落实,意在久久为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从严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一切何必当真的观念,一切干一下得了的想法,一切得过且过的心态,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大害而无一利的,都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是直面矛盾,精准施策。八项规定深入持久开展,都是直面矛盾和问题。针对基层“还需进一步落实”的期盼,针对社会对不良现象“反弹”的担心,针对“缺乏一些具体细化标准,制度建设需要跟上”的症结,针对“潜规则和面子观念作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本位思想严重”、“监督力度有待增强”等问题,中央出台跟进举措,要求各级党委结合实际,认真查找问题,系统分析原因,精准务实整改。

四是统筹协调,系统推进。除了清查整改之外,党中央站在全局的高度,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精准思维,提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作风问题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把党内问题与中国发展联结起来,系统考虑,整体推进。于是,筑牢制度笼子,改善法治环境,优化政治生态,加强党性教育,破除党内潜规则,扩大社会监督等措施纷纷出台、交相辉映,既有效促进了具体问题的解决,又整体推动了社会文明进步。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就在真实和真诚的实践中。“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是“高大上”,一点也不错。但它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让人敬而远之,而是让人心向往之。马克思主义的“高”,就是能够提升人的境界,它让党员干部不仅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坚定性,而且具有改造主观世界的自觉性;马克思主义的“大”,就是能够扩充人的胸怀,它所关照的不仅是个人的得失,更是普遍而长远的社会利益;马克思主义的“上”,就是不断向善向上的实践取向,它要求遵循科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使理想趋于现实,形成健全的理性;另一方又使现实趋于理想,形成变革的行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青浦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刘 捷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