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多元素的建筑设计研究

2016-05-12 00:08宋奇
科学与财富 2016年8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建筑

宋奇

摘 要:在建设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崇尚将多元素的内容融入设计中,使建筑变得多样化,建筑物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环境以及场所所带来的影响。不同的环境以及场所对建筑物的效果也各不相同。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达到天人合一的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重点论述了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到将多种元素有效的融为一体,使建筑焕发生机。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更多的建筑设计者带来崭新的思路,将创作灵感应用于建筑设计中。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文化;光元素;运用

建筑设计实际上就是为建筑物披上了一层外衣,人们是否能够从建筑物中感受到舒适与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者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环境因素,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效的融为一体,才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同时兼顾艺术性以及技术性是当前建筑的内涵,这才是当代建筑的最大特色。因此,通过本文的论述,希望建筑设计者能够将更多的元素融入进设计中,是我国的建筑设计不仅满足贴近自然的效果,同时还能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蓬勃的生机。

1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这一元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状况以及人文景观,结合建筑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设计因素融入进建筑设计中,这样不仅使建筑看上去具有当地的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加贴近天人合一的感觉,如运用当地的材料,可以达到节约的效果,又能将建筑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又或者考虑到当地的文化因素,当人们观赏到建筑后,又会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满足地域性特色的要求。

地域文化可以分为物质层面以及非物质层面两种类型。物质层面主要是指物理环境以及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两点因素。如在高纬度的地区,则需要加强保暖方面的设计,在多雨地区则要注重防止雨水对建筑的侵蚀等。建筑材料主要是采用就地取材的原则,当地盛产何种资源,就尽量选取何种资源。例如生土地区的建筑多以窑洞为主,产木地区的建筑也是以木构建筑为主。充分体现了我国地大物博的特点。

在非物质层面上,主要以现在一些抽象的因素上,例如不同地区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设计时就要满足人们在这方面的基本要求,将人与社会生活有机的融为一体。社会地域文化是长时间积累的一个过程,也是不断积淀的一个过程,最终才应用在建筑设计中,通过相关方面的设计,可以从中看到该地区的文化以及历史。例如印度的泰姬陵就十分具有地域性的特点,整座建筑呈对称性分布,无论从哪一角度观看,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我国相类似的建筑也不少。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域性,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建筑文化。

2 建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变

传统的建筑文化当然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建筑的需要,但是其中的一些元素也是可以为现代的建筑所借鉴的。当代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一种概念化的发展模式,在传统建筑文化向当代建筑文化转变的过程中,主要是在形式上、技术上等多个方面产生的变化。例如在形式上,当代建筑更加重视建筑语言,可以展现出创造性的特点。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差异性的变革。当代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愈发注重技术性的应用,为了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更多采用就地取材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有些资源还可以进行循环使用,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从人们当前的生活方式来看,追求与自然的相互贴合已经成为人们所追寻的目标,传统的设计元素中是对过往经验的累积,现代的设计元素中不应该仅仅是对过往的一味追求,同时还应该融入一些时尚感,这样才能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满足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追求。此外,还应该重视起文化保护相关方面的意识,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保留当下珍贵的资源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人们的生活也会以为将现代建筑与传统的人文气息相结合而变得更加舒适。

3 建筑设计实践中对光元素的运用

光是生命之源,自然光的魅力在于周而复始地更迭支配着人体生物钟,使我们的生命节奏保持平衡。人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感知世界,在所获得的信息中有80%来自光环境下的视觉结果。作为空间的存在物,建筑的实体特征在“光”的作用下被我们的眼睛去解读,自古至今“光”一直成为建筑实体表达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空间是建筑的实质,而光是建筑空间的灵魂,光与空间一体化的关系倡导光与空间双向的互动的设计模式,建筑空间中的“光”经过建筑师精心构思,以人的视觉规律为尺度,充分利用技术性和艺术性,融合光元素的实用功能、美学功能、精神功能于一体,使建筑空间与光相映成趣,人们身处其中感受着明亮、愉悦、轻松、韵律、层次、对比等艺术效果,从而塑造满足人们视觉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建筑及环境空间。

在光元素的应用和理解方面,历代建筑师都在追求对光线真正意义的理解,在几千年的实践中,不断涌现出对光线有着深刻理解的作品,无论技术高低或文化差异,光始终作为建筑空间艺术表现的重要元素和设计手段。首先是光在建筑功能使用的技术性作用,建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要提供舒适的声光热等物理居住环境,采光功用不言而喻。建筑设计规范中规定光气候分区、采光标准、日照间距、窗地面积比等,对不同建筑采光质量提出了明确的技术性规定。建筑设计中在光元素的作用下呈现丰富的空间层次,光对营造建筑空间的独特氛围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可以说,光为建筑空间带来照明和活力,是空间中最生动、最活跃的元素之一。

光是界定空间的要素,光的明暗边界作用是空间限定的基础,通过光元素的亮度交替带动了建筑空间的明暗变化,是人们在行进中因光亮变化的视觉差异而产生相应的心理起伏感受,以取得突出重点又引导人流的良好效果,使各区域之间形成合而分之的空间整体,增加空间的层次感。突出视觉中心,塑造空间主体。光可以突出重点空间,形成突出的视觉中心。在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光元素来将人们的视线集中到某一特定的中心区域,要运用线性光源,水平光带导引和顶光的集中投射突出建筑物的艺术氛围。

结束语

所以说,没有光就没有建筑,建筑设计中除了空间组合、色彩搭配、材质运用等方法之外,更多地要依赖光元素的创造,创造并不是一味地依赖人工光源和乱用光元素。人性化的光环境塑造是以“人”为前提,并非建筑或光本身,其潜在的效应是符合客观人的视觉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只要我们不断挖掘光的潜在效能,发挥光的自主语言,结合建筑主题,就能给人类带来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刘文雯,唐湄.浅析自然与人文环境对柳州传统建筑的影响[J].广西城镇建设,2015(10).

[2]宋秀英.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探析[J].江西建材,2015(24).

[3]杜娟.特殊地段城市设计中建筑元素的提炼与应用——以拉萨河城市设计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空间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